1.美学大师写给青年朋友关于人生问题的解答书,助你人生道路上不断汲取正能量。
2.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之作,畅销把十余年,常读常新。
3.本书特别增补作者珍贵文章,以飨读者。
4.精装图书,版本精良,封面由知名设计师打造,是收藏的佳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在本书中朱光潜针对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比如读书、活动、静处、社会运动、作文、恋爱……提出了诸多诚恳而有益的意见。他的宗旨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序
夏丏尊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同人都曾依了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好的收获第1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踏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吧: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踏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 年元旦书于白马湖平屋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1,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
朱光潜(1897—1986),20世纪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著有《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本书特色《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1755年应征第戎学院征文。文中把原始社会当作黄金时代加以描绘,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
圣乐与崇拜 本书特色 华东神学院创办于1985年,设有神学专业和圣乐专业,至今已为中国基督教会培养教牧与圣乐人才1000多位。 谢炳国主编的《圣乐与崇拜》为华东...
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本书特色 ·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恩宠与勇气,有深...
正义女神的新传人:约翰·罗尔斯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
君主论 本书特色 由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所著的《君主论》论述的君主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惊世骇俗,被西方学者称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独特、*精辟、*诚...
人生的亲证:诗哲泰戈尔的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泰戈尔,一位恒河畔静修林中的智者,一位人格洁白的诗人。 他以一双明澈的眼采撷自然里的风物,以一颗伟大的心灵体悟博大宇...
儒家五圣书(图本儒家圣典今解) 本书特色 《儒家五圣书》是不朽的精神智识系列丛书之一。知天地、明事理、通人情,古今显达之士终其一生而寻至高境界。精确感悟东方至圣...
论语的智慧(超值典藏19.9元) 本书特色 《论语的智慧(超值典藏)》:以经典诠释智慧以人性温暖人心,穿越千年的时光感悟先贤的睿智,《论语的智慧》终极传递的是一...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佛教表现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力图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中国佛教...
红楼梦哲学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红楼梦》的哲学内蕴,是红学史上**部系统的《红楼梦》哲学研究专著。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解读了《红楼梦》文本,提出《红...
王阳明人生励心课-幸福只在心中求 本书特色 用正能量激励内心,开启幸福的活法。知名王阳明研究专家鹤阑珊专门写给大众的心灵修行课继《一生伏首拜阳明》《王阳明:人生...
从制度变迁到思想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论辩 本书特色 韩强、周德丰、陆信礼编著的《从制度变迁到思想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论辩(精)》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大...
周易的历程-从数字卦到《易》卦-从决疑到医理 本书特色 冯昭仁编著的这本《周易的历程:从数字卦到卦从决疑到医理》试图通过对《周易》这部传统文化开山之作的剖析,使...
中国美学思想史 本书特色 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是目前所见*为成熟的一部中国美学史著作,也是一部充分展示了著者的学术个性和在传统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方面之深...
大乘起信论新释 本书特色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佛教的一部论书,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相传为马鸣菩萨所作,由真谛法师译出。内容凡一卷,全文一万一千字左...
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特色 《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由李石岑所著,本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本书...
朱光潜-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
严复:天演论-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附:论自由) 本书特色 国学泰斗季羡林多次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民国时期影响国人的大师著作。严复:天演论-民国时期影响国...
西方历代哲学家思想纵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9部分, 内容包括: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古希腊繁盛时期哲学家、古希腊晚期哲学家、古罗马时期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文...
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书特色 本书是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编译,1974年由(日本)河出书房新社出版的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