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闲行》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的精选散文集。散文集共分四辑,分别是“淡之美”“自然说”“风物谈”“世间事”,收录了李国文谈生活、品人生的经典文章,如《淡之美》《耕耘者说》《晚霞的赞美》《茶余琐话》等,透过这些真性情的文字,读者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处世智慧,收获丰富的人生启迪。
1.文坛常青树李国文讲述人生与生活感悟的随笔散文集,全新诚意推出!
2.李国文是当代文坛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他以平常心写作,嬉笑怒骂,从心所欲不逾矩。对生活的磨难,他有坦然面对的勇气;对自然的馈赠,他含着本能的敬畏;对自古而然的积习,他敢于质疑;对世间不平之事,他毫不留情地批判指责。
3. 至情至性之文字,辛辣、睿智,直面人生百态。
4.生活本就是一场辽远的跋涉,因走过很多很多的路,看过很多很多的风景,才能找到远行的答案。
辑一淡之美
淡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乏意。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懂得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我呢,觉得淡一点儿,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儿,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一些;看得淡一点儿,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融洽些。
近莫近乎夫妇,亲莫亲于子女,其道理也应该这样。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儿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后落一个身心俱瘁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儿,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媒体评论
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评论家谢有顺
李国文,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早期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代表作有《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近十几年来以散文为主,出版散文集《大雅村言》《中国文人的活法》《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
《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实录(徐华康)》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丛书”之一,丛书致力于通过十数年
新诗界 本书特色 李小洛主编的《新诗界》自创刊以来推出了大量的重要的诗人、诗作和诗论。《新诗界》力图以高瞻远瞩的精神和胸纳万壑的包客情怀涵盖百年新诗的发...
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 本书特色《七部名著读伦敦:寻找狄更斯》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星,图文并茂,通过狄更斯作品来认识伦敦。伦敦创造了狄更斯,狄更斯创造了...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 )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著名作家,创作小说、剧本、随笔、文学评论、政论杂文等。诡谲...
闲话-倾城之恋 本书特色 因为从小素食,丰子恺自带了酱瓜乳腐,每餐吃三两饭,劳动是采棉花,洗脸用的是河浜的水,睡的是稻草床,却是铺在地上的!冬天下了雪,他和另一...
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
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 内容简介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本书钩沉所写的人物,自成一格,自辜鸿铭以下,既有作者结识的文坛前辈,也有被世人淡忘的名人雅士...
坟地里走出的孩子-玩者 本书特色 伴随共和国解放的炮声,一群在特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以特有的爱走上收藏之路,各自演绎了一段色彩斑斓的人生…… 每位收藏家,都是一...
舒婷随笔-舒婷文集·珍藏版 本书特色 《舒婷文集珍藏版:舒婷随笔》汇集了舒婷的思想精髓,作为一名女诗人,舒婷博学慎思、感觉敏锐,她用精炼独到的语言以及犀利的眼光...
《诗经名物新证(修订版)》的作者是扬之水。无论如何,诗只是歌,只是乐,而不是思想史、社会史、风俗史,但这唱彻五百年的歌与乐
中华经典诗话东坡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本书特色 1.苏东坡本人的人格魅力。苏东坡是一位博学有趣的人,他论诗也一定很有趣。 2.苏东坡的超逸旷达、幽默机智在诗话中也...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民间童话和传说的采集者、整理...
古文鉴赏辞典--中华诗文鉴赏典丛(平装) 本书特色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
新书--宁肯文集:中关村笔记 本书特色 ★“当代文坛刺客”宁肯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2018年“宁肯文集”系列作品之一。★2017中国好书 荣获2017年度大...
妄谈疯话 本书特色 一部《妄谈》道出人生百味,一部《疯话》说尽世态炎凉。有一种书,读后让人大呼过瘾,心中之块垒宣泄而出;有一种语言,读之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有一...
来自天堂的药方 本书特色 这里有*酣畅的文字、*勇敢的呐喊、*精粹的传承、*真挚的情感、*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
漫说聊斋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除了唐诗、宋词中一些广为流传的篇章外,在当代读者中影响*大的,恐怕还得数小说。小说中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
《朱德风采》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朱德同志的传记,本书生动展示
只因相遇太美 本书特色1、丁立梅,被誉为“*暖人心散文作家”,《读者》《青年文摘》签约作者。 2、《只因相遇太美》是丁立梅2015年个人自选集,她用文字呈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