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本书提供了《道德经》的原著实录,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进行了说文释义,还逐章对相应的经典思想进行了活学活用。阅读本书,能更深刻地认识《道德经》中所蕴涵的思想,本书更是现代人修身处世宝典。 《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经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道经》共三十七章,是关于宇宙之根本问题的探讨,即关于宇宙真相及其运动总规律的探讨。老子把宇宙的运动总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万物生生灭灭,不停地发展运动变化着,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任何人、任何物也逃脱不了的。《道经》中的第十六章、二十五章、四十章都体现了这一说法。 老子了悟了人类以及宇宙万物的实相——空,无,以多维空间之慧眼看地球三维空间的生生灭灭的规律,认知到空性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由意识的“无”创造人类可见的“有”,观察有无相生的变化。上和光同尘,是道也是术,更是人类践行宇宙终极真理的实操性方向,也是改变现实创造未来的人生之道。悟道实修,连接宇宙能量,体验宇宙源头显化事物奇迹的过程,更深刻地认知和遵从宇宙规律,了悟生命实相。 我们也可以在老子的哲学宇宙论中,领会宇宙万物的根源和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进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求为人、处世、修身的治国之道。文中每章的内容都很有阅读价值,值得广大读者品味、欣赏。 一章 把“道”作为哲学概念提出来,是从老子开始的,它贯串《老子》全书。 本章极力称述“道”高远深奥、无可名状而又至关重要,是万物的始源和根本。老子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是“无”产生了天地,天地又产生了万物。至于“道”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实体还是绝对精神,本章并没有明示。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③;名可名,非常名④。 无,名天地之始⑤;有,名万物之母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⑦;常有,欲以观其徼⑧。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⑨,同谓之玄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此处为名词,本义指人们应走的道路,即事物应该遵循的规则或做事的途径。可引申为事物规律性、自然法则等。 ②可道:可以解释清楚,说得明白的。道,在此处为动词,意为说明,解释。 ③常道:永恒不变之道。“常”字在马王堆帛书版本(以下简称“帛书本”)中为“恒”,当以汉时为避孝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为“常”。 ④名可名,非常名:**个“名”为名词,指具体的事物名称。第二个“名”为动词,称名、命名之意。第三个“名”是老子特用术语,指称“道”之名。 ⑤无,名天地之始:“无”指“道”。它首先产生了天地,故“无”是天地的本始。 ⑥有,名万物之母:“有”指“道”由无形质转向了有形质。指由道而产生的万物,故“有”是万物的本原。 ⑦妙:事物演化之道的微妙、奥妙。 ⑧徼(jiǎo):边界。此处指此物与彼物区别的界限,也可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指上文的“无”和“有”。帛书本此句为“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⑩玄:深黑色,意为深远、看不透。形容“道”之深邃。 众妙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译文】 可以用言语说出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母体。所以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来源相同而称谓不同,都可说是幽隐深远的。而幽深又幽深,是一切玄妙的门径。 【解析】 老子认为“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实际上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确实惊世骇俗。其意蕴深邃超远,不是西方的“否定之否定”哲学原理能简单涵盖的。只能说玄之又玄,只可意会,难以言表。 老子提出了“道”,又提出了“道”同时包含了“无”和“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老子讲到的两种认知“道”的方法,“观”就是认知的意思,“其”就是指“道”。 “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说明了一种从上至下的认知方法,即从“道”的本体“无”入手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妙”。“妙”的意思是精微奥妙。具体说,就是哲学、数学的方法。哲学一般并无实验基础,所有的哲学都是起源于哲学家对事物、对真理的感悟,而直接建立一套理论去认知世界的。数学这点上有点像哲学。用哲学、数学的方法去认知世界,会得到这个世界的“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明了一种从下至上的认知方法,你从“道”的作用“有”入手认知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徼”。“徼”的意思是广大。具体说,就是实验科学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的方法。用实验科学去认知世界,会得到这个世界的“徼”。 古代社会的物质匮乏,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相对丰富,人类多能从“无”的角度入手看世界,从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实验科学却相对薄弱。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在大量物质的缭乱下,人类再难以从“无”的角度入手看世界。所以,现代社会的哲学发展十分缓慢,但实验科学却能得到大力的发展。 老子认知世界的方法当然是“常无”,但老子并没有否定用“常有”的方法去认知世界。不仅没有否定,而且郑重其事地把它写在了**章。不过可惜的是,中国人太重视“常无”的方法,太忽视“常有”的方法。老子早就指出,认知世界不只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认知,哲学数学和实验科学是认知世界的两种方法。但后人却没有认识到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名家点评】 蒋锡昌:“老子书中所用之名,其含义与世人习用者多不同。老子深恐后人各以当世所习用之名来解《老子》,则将差以千里,故于开端即作此言以明之。” 高亨:“道可道非常道者,例如儒墨之道,皆可说者,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者,例如仁义之名,皆可命者,非常名也。老子此二语实为其全书而发。其意以为吾所谓道之一物,乃常道,本不可说也;吾所称道之一名,乃常名,本不可命也。” 张默生:“本章可以说是老子哲学的本体论。他首先把道的本体和道的名相提示出来,教人不要执着语言和名相,入了是是非非的迷途。” 余培林:“先秦时代,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黄金时代,但各家所讨论的问题,都集中于人生修养和政治方术,很少涉及宇宙问题。只有道家,除研究人生、政治问题外,进而探讨宇宙的各种问题,而老子在这方面谈得更多,因为宇宙论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也因此,老子的思想比儒墨名法各家就显得更为深刻。” 张松如:“老子书中**次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与一般所谓神道、天道或伦理之道等习惯用法不同。大体说它有两个意思:(一)有时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亦即宇宙本体;(二)在更多场合下,是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陈鼓应:“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这个道是形而上实存之道,这个形上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用来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高范畴,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意义: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本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活动过程。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这个不见其形而被称为‘无’的道,却又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含着无限之‘有’的。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由于这一个过程,一个超越性的道和具体的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形上的道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 卢育三:“老子不局限于对有形的具体事物的感性直观,探索出了隐藏在事物背后,并决定事物的*一般的东西。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展,对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于凤斌,硕士学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多年古籍整理校注经验,发表有多篇论文,如《张金吾藏书趣事》等。
易经与现代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的若干点悟,结合古今中外不拘一格的生活实例,阐述了许多有关现代人生活必知、实用,而精妙的生活大智...
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 本书特色 任蜜林编著的《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在全面系统地收集纬书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题为线索,从哲学内涵以及理论特色...
观世音菩萨图典 内容简介 观音菩萨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发生了种种演变。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心...
空谷妙音佛教与文学.乐舞.戏曲 本书特色 邹蕴*的《空谷妙音(佛家与文学乐舞戏曲)》介绍:佛教自西汉之交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后,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中...
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9) 内容简介 我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它来填补当代哲学文献中长期存在的空白。马克斯·舍勒(1874—1928)德语版的著...
《佛教汉语研究》内容为: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HybridChinese),简称佛教汉语(BHC),指的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
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 内容简介 在目前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日益增大,人们不仅需要各种有用的知识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而且需...
吕西斯(精装) 本书特色 什么是朋友?什么才会相互友爱?是相似者,还是相反者?……重读柏拉图的《吕西斯》,与苏格拉底一起追问,认识自己的灵魂样式,深入理解人世政...
形而上学导论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一生都是在讲形而上学。因而他讲形而上学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评。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评竟认为需要蔑视形而上学。本书是海德格尔...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
钟书国学精粹 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
ThismoderntranslationoftheAbhidhammatthaSangaha(ManualofAbhidhamma)offersanintro...
吸血鬼的历史 本书特色 到鬼魂世界去探险,是去探测人心深处用恐惧筑起的*后防线。本书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探险家。克罗德·勒库德先生在巴黎索尔邦大学教授中世纪日耳曼文...
西方哲学史 下卷-罗素文集-第8卷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家史》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与评论家伯兰特·罗素的一部哲学名著,本书为《罗素文集(第8卷...
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
圣经故事新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大的一本书。它是犹太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圣经》...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本书特色 汪东林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并一直在我所在的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担任秘书多年。二十多年来,我自...
《山西寺观壁画》特点为:一此书是系统记录山西古代寺观壁画现状的资料性图集。全书以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后获得的文字资料为主,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特惠品)本书特色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作者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秉承藏传佛教里*优良的传承和...
希腊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英国古典学家约翰·马歇尔的《希腊哲学简史》,是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取材精当,容易为一般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