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
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
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
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
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
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推出——
第一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
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
第三辑:成熟与巅峰:从大陆到海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
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
【编辑推荐】
中国这个独特的生命体是如何诞生、成长、进取、挑战、变革的,汇集近百年历史学、考古学的丰硕成果,运用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提供中国通史的全新读法,讲透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特色之一:把中国看作一个生命体
中国是一个生命体,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长和成熟,还要经历巅峰和逆转。假设我们忘掉了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切,假设我们是一个在火星上观察中国的局外人,我们好奇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中国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这就是这套书打算讲解的核心内容。
特色之二:挖掘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历史演进的深层脉络,关心历史运作的背后逻辑,而不是讲述某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烦琐地考证一个新的历史知识,更不是突出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宫廷内斗的血雨腥风。中国到底是怎么从满天星斗一般的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统的帝国,而游牧与农耕的帝国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冲击,塑造出今天的中国,这是这套书关注的重点。
特色之三:文学读蒋勋,历史看杨照
这套中国历史,杨照先生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时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到处都是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这套讲解,不那么学术,却到处都是精深的学术成果;这套讲解,不追求戏说,却充满了畅快而愉悦的轻松氛围。
特色之四:中国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王朝更替、杀伐决断、远交近攻这些“大历史”,也关心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关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关心不同阶层之人的所思所想,关心不同时代人们表达自我的方式,这些“小历史”让我们看见,中国的深刻底蕴,中国历史的深层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观点、新写法,全新的中国通史
这套书是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是今天的历史学家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给今天中国人的中国历史。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历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书,而100年以来全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却被人们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套书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讲透中国历史的运作逻辑。
1、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2、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
【名人推荐】
杨照先生是我敬佩的历史学者,其知识之渊博,对新的考古、研究发现之敏感,在一般历史学家之上。
——许纪霖(著名历史学者)
中国历史有不同的写法。杨照先生这套中国历史重点不在历史叙事,而在于寻找中国史文化上的根源。这就说明了,世界上的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根源。这种写法在阅读中会给我们更多更新的思考,受益无穷。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杨照穿越学术圈内外,故行文生动而颇具深意。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可见,黄老之学不是在汉文帝、窦太后时才有的统治智慧、而是在秦汉之际,由人们对长期骚乱的强烈反感,以及集体心理期待的投射产生的。
——引自章节:第二讲汉朝前期的统治
所以,政治的日常运作,从依循外朝的制度转变为依赖皇帝的个人好恶,这是汉武帝朝出现的一项重大变化。它不仅对西汉一朝,甚至对后世中国的帝王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引自章节:第二讲汉朝前期的统治
精彩摘录Theword"busy"isaloadofcrapandismostoftenusedbyassholes——引自第39页Standa...
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导师为任式楠先生。2004年获澳大利亚拉筹伯...
疑难疾病超声诊断-全身超声显病例精析 本书特色 《疑难疾病超声诊断:全身超声显像病例精析》:集40余年临床经验汇疑难疾病超声诊断技巧精选全身疑难疾病超声图像10...
作品目录中译本序扬奴斯·尤尼乌斯·尧甘内修斯致博学聪敏的读者论古今的学术团体并论无限而永恒的宇宙著名苏格拉底协会的诵文第
Aswemoveintothethirdmillennium,thefieldofmentalhealthisinanexcitingpositiontobri...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现代非手术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介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新技术为主的临床参考书。共28章,论述了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级内镜等检查方...
译者简介:徐匡,199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外交部工作至今,先后到过八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在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管工作。译作和摄影作品曾发...
国际知名演讲家,其领导力演讲在TED排名第三,他还是“2019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等媒...
作品目录一、概述二、高句丽王城1.高句丽都城的三治两迁2.五女山城3.国内城4.丸都山城三、高句丽王陵1.高句丽王陵的特征2.高句丽
炼油化工三剂应用技术 本书特色 《炼油化工"三剂"应用技术》: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系列产品适用于渣油等重质油的加氢处理,脱出其中的氮、硫及残炭等杂质,并将部分重油...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对大众眼中神秘的外交建筑,即大使馆、领事馆等,从建造的原因、过程、设计方案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不仅有...
作为国内元老级使用者,拥有长达20年的Photoshop使用经验。曾任教于Adobe ACTC培训中心,因教学方法独特、讲解细致而得到普遍认同。后有感于网络上的...
本书中所有画面一起讲述了两个男孩的成长故事,他们一个年长一个年幼。弟弟拼命想融入哥哥追上哥哥的脚步,可是一直被哥哥从各方面轻松碾压。哥哥制定了一些奇怪的规则,比...
毕群(Ella Bee),出生于云南,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复旦华盛顿EMBA获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职业经理人,专栏作家。曾就职于中国第一代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跨...
(精)中国药用植物原色图鉴(共4册) 本书特色 ★ 全书收载历版《中国药典》以及地方或民间常用药的基源植物共811种。其中,藻类植物及菌类植物采用《新华本草纲要...
用科学的方式了解面包制作的为什么...................※编辑推荐※为什么制作面包面团时不能用含盐黄油?为什么有些面包烤好后能保持全天松软?为什么...
本书是一本指导读者运营微信群,使之保持活跃并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工具书,书中所分享的思维、方法、技巧,简单而具有威力,因为书中的内容是作者经过5年时间,在一手创建...
中医体质学说十论 本书特色盛增秀、庄爱文编写的《中医体质学说十论》收选了作者对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论文10篇。盛增秀为全国*名的名老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1944年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他1966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
萨姆·哈里斯,斯坦福大学哲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博士。美国著名神经学家、哲学家、畅销书作家,在美国科普界有巨大影响力。与理查德·道金斯、克里斯托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