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赦宥制度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唐代的赦宥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制度本身的产生、发展,到赦宥内涵和本质等等,逐一梳理剖析。力图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兼吸收前人成果,兼拨乱反正,辨伪存真,重新审视赦宥的定义和发展渊源。对于赦宥制度本身应该涵盖的问题,从类型的区分到仪式的考证还原到赦令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此外,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几个方面,对赦宥制度进行综合的考察,也是构建完整赦宥制度必须的工作。
《唐代赦宥制度研究》:赦宥名目的繁多是赦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候,法律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文字形式上的刑法和司法运作中的刑法常常存在着落差”,条文化的法律在被实践和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某些难题只能通过法律之外的手段来解决。这里,赦宥实际上就发挥了一种均衡和调节的功能,化解法律和现实的矛盾,填补法律的真空,消融条文化的法律在实际执行中产生的尴尬与摩擦。正是由于这个根本性的原因,使得赦宥自产生至今天,存续不绝。此外,赦宥作为一种灵活与变通的策略,和刑罚一样,本质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作为两种不同的手段,被君主用来恩威并使,来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在这里,赦宥发挥着单纯的刑罚所起不到的作用——拉拢民众,收买人心,显示皇恩浩荡,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以上原因,使得赦宥的存在必不可少,由原先的偶尔为之到后来的形成定制,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礼仪、法律、政治的一部分,在史书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赦宥本身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它内涵的外延的泛化和种类的繁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封建政治的复杂化,原先简单的三赦三宥,或者眚灾肆赦,已经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主观上统治者势必要寻找,客观上也势必会产生新的名目来迎合这种需要,以达到这种目的。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也包括赦宥的权力。除了按照惯例或定制,在固定的场合如祭祀、即位、册封等颁布赦宥外,皇帝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滥施大赦,捏造出种种的名目和借口,来实行定制之外的赦宥。如:唐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以自己“齿落更生”为由下令改元,并大赦天下。赦宥如此随意,理由如此荒唐,这恐怕也是赦宥名目增多的一个原因。赦宥自汉代逐渐固定化制度化之后,历代统治者颁布赦宥均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有着特定的背景。一般来说,皇帝在登基之始都要发布大赦令,这是随着赦宥的制度化而制度化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场合,《初学记》列举的是:疾病、云出风来、动钥鸣条、大恩小惠、躬耕、亲政、东狩、南郊等。《文献通考》列举有:始受命、改年号、获珍禽、河水清、刻章玺、立皇后、建太子、生皇孙、平叛乱、遇灾异、有疾病、郊祀天地、行大典礼等。在这些场合和背景下,为了展示皇帝的权力和恩泽,或者是为了普天同庆,咸与维新,或者为了其他的目的,往往颁布赦令,行赦宥之事,这也成为封建社会的定制。从*初简单的三赦三宥和眚灾肆赦,至后来的逢事即赦,中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赦宥名目的出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借助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约略知道这些名目的来龙去脉。下面主要以汉代记载为主,参照沈家本先生的考证,来进行探讨。有的可以肯定沈家本先生的观点,即所列材料是关于该名目的*早记载,可以说是该名目的起源。有些则不尽然,需要商榷。皇帝即位赦,也就是践阼赦。沈家本先生认为,先秦以前并无此例,秦始皇登基时也没有因此大赦。至汉初,汉高祖刘邦于汉五年十二月破楚,春正月,以天下事毕,赦天下。到二月甲午即皇帝位,没有赦宥。二十四年四月甲辰,高祖崩,丁未发丧,大赦天下。到五月丙寅,惠帝即位,也没有大赦。所以,沈家本断定,“汉初尚无践阼赦也。”……
邵志国,汉族,1977年生,河南汝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郑州人学博士后。曾任教于广东湛江师范学院,现为公务员。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二0一三年一月十七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举世关注,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海...
顶级TOP轰炸机/加油机图典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世界各国和地区研制生产、装备使用的著名轰炸机.包括b-25,b-52,b-1b,b-2,图-2 2,图-95,图...
《布莱顿少年冒险团3:失落山谷的秘密》内容简介:菲利普、黛娜、杰克和露西安的朋友比尔邀请他们乘坐他的新飞机进行一次夜晚飞行。
周恩来答问录 本书特色《周恩来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在1936—1971年当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献资料64篇。本书收录的...
思想纵横-2012年卷 本书特色 《思想纵横》主要内容包括:从“心”开始、形势越复杂越要抢抓机遇、形势越严峻越须端正政绩观、“德”与“得”、正视矛盾才能促进发展...
《俞樾函札辑证》内容简介:《俞樾函札辑证》辑录了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致友人信札近八百封,收
战争事典:战争电影中看历史:2 本书特色 《战争电影中看历史2》将延续《战争电影中看历史》的精彩,以《鸣梁海战》、《佣兵传奇》、《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 内容简介 如书名所示,笔者试图把心君同构这一思想史上的现象作为一个独立的原型范畴进行分析。心君同构,作为一种思想...
互联网+基层党建 本书特色 “互联网基层党建”是互联网时代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党建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党的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的必由之路。...
《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内容简介:《诺里斯先生换火车》是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最知名的代表作,以冷静旁观之眼,描绘1930年
保卫斯大林格勒 本书特色 他们的光辉胜利,扼止了敌人入侵的浪潮,是同盟国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关头。——美国总统罗斯福 《保卫斯大林格勒》以俄国各中央档案馆和伏尔加格...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本书特色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由唐静松和曹荣编著,主要内容:在人类发展*快的二十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举...
中国抗日战争实录 本书特色 《中国抗日战争实录》一书,完整和系统地按时间先后记载了中国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浴血奋战所取得的十三次胜利战役(十三次大捷)和空...
《无意识的文明》内容简介:◆“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
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传统的起源和流变。作者把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理性主义体现为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
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 本书特色 《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是外交学院学术丛书之一。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 目录 导论**...
《世界是部战争史》以世界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波希战争、炎黄之战、成吉思汗西征、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
今天,这个星球的居民中,平均每60位成年人就占有一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每当问到对俄罗斯的印象时,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
战之奇360扫描帝国间战火 本书特色 《360°扫描帝国间战火:战之奇》:《军事历史》主编、军史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新故事创作终身评委、故事高手联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