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苦难观研究(基于鲁东城市基督徒个案的人类学考察)》通过探讨基督教的苦难观,揭示基督教对苦难的认识以及为人们解脱苦难所提供的途径,并运用宗教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鲁东地区Y市的基督徒做实例的个案调查,力图在对这些典型个案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基督徒这一特殊群体在面对苦难时会有怎样的态度和反应,从而揭示中国基督徒苦难观的特点。
《基督徒的苦难观研究(基于鲁东城市基督徒个案的人类学考察)》:他说,两个月前他刚和妻子离了婚。结婚的这四、五年是他*痛苦的时期,也是他真正走入信仰的时期,因为正是这四年多的痛苦成为促使他反思自己信仰的动力。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与神的关系、与教会的关系,反思理论与现实的关系,试图找准自己的位置,几次都几近崩溃的边缘。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包括他的同学、朋友。他们觉得:“你为什么非要去问什么神的意志、公平、正义之类的问题?竟然还要研究什么神学,费那劲儿干嘛?只去做做礼拜不就可以了?”可是,雷浩宇并不是那种对基督教教义没有基本认知,而只为了得恩宠、进天堂才到教会的信徒(他说,这是很大一部分教友的信教目的);他同样也不赞同他的同学、朋友的做法——在他们那里,神是个让人“舒服”的神(所谓“我去忏悔,他会原谅我;我去敬拜他,他会让我得救”),只是满足信徒自我需求的神,而信徒在忏悔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在雷浩宇看来,神是以完全的爱、完全的公义和善来挑战人类生命中有限的爱、公义和善。如果只把神看作与自己一样的“人”试图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那么这种人的痛苦顶多只是一些世俗的烦恼,并非宗教性的痛苦;看看电视、和人聊聊天就可以解脱,根本用不着去宗教中至善、公义的根源——上帝那里寻求答案。而很显然,雷浩宇自认为他的痛苦是一种宗教性的痛苦:一方面,自己处在现实的、不幸的婚姻中;另一方面,在理性中又要不断地探索神的意志、神的公义和爱。雷浩宇说,这四、五年来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痛苦诉求一种终极的解释,但*终他发现:神的意志完全与个人的意志脱节,而且神的意志*终总是让位于人的意志。他说:“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观念:神是一个全善的神,他要通过各种痛苦、苦难来磨练你、帮助你,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痛苦。但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我接受了这个观念:不管世事怎样变化,一切都是神的安排,我不需要去努力、去挣扎,那实际上这不就成了一种命定论了吗?”所以,令浩宇感到困惑的是,这个自己在当初不愿接受而偏偏带着个人意志走向自己的女人真的体现了上帝的意志吗?他一直在不停地问:“神的意志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去爱?我应该怎样以纯爱的心去面对这样的事情?”可是他发现,爱是不能被强迫的,男女之情也不是靠这种信仰走在一起的。因而,*终崩溃的不是神的教条,而是自己的心灵。雷浩宇在感受自己婚姻的痛苦时,也在坚持不懈地咀嚼、思考着这种痛苦。他一直在质问、博弈上帝的全善、公义和爱,同时也质疑教会对“苦与乐”“善与恶”的关系解释的合理性。他说,教会试图向人解释“苦就是乐,并且苦是一种奥秘,对人有益处”。而教会的这种解释*终又会导致否认“罪”或“恶”。他从自身的痛苦经历中终于得出结论说:“神”是一个假设,是人为了摆脱苦难、满足自身的期盼而做的一个假设。他不相信信仰一个“神”就能解决人生中的一切问题。他认为,信仰只是人遗忘苦难、自我安慰的一种手段而已。但他又确信十字架上的耶稣是真的,因为在耶稣的身上体现了“神”,而人就是“神”。他相信至善的神都在人自身中,所以,真正的神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本身会意识到自己的完善和不完善,而且遭遇苦难时生命自身会产生出应对的力量。雷浩宇说,他现在不再去教堂,也不再向神祷告,而是按照生命本身来生活,力图达到生命自身的本真状态。他认为,这才是实事求是地活真实的生命。因为,真实地感受冷暖、感受痛苦和快乐,这种感受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听了雷浩宇的陈述,笔者一时不知道该怎样评价他的选择。和刘梅一样,雷浩宇也是中国现代城市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知识分子基督徒。但与刘梅不同的是,他是那种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哲学或神学,人文功底较深的人。他对于所信仰的宗教诉诸更多理性的思考,甚至对其中的宗教仪轨都带着质疑的态度区别对待,而不是像其他信徒一样不加选择地一味接受,并且对于一些宗教仪式和活动也并非一味地热衷和严格信守;他倒是非常关注基督教的学术研究,对于基督教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雷浩宇因自身婚姻失败的痛苦而放弃了基督教信仰,或者应该说,雷浩宇在品尝婚姻失败痛苦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信仰的危机。他在长久地关注和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基督教信仰,并尝试用基督教的理论去挑战现实的生活,但婚姻失败的经历却让他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无数次的挣扎之后,他又回到了传统文化之中(显然,他的“按照生命本真来生活”就融合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张爱辉,女,山东济南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宗教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常年致力于宗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科研成果丰富。
加尔文论崇拜 本书特色 研究加尔文思想的多数作品,都忽视加尔文关于崇拜的深刻认识。但在历史上,加尔文是建立基督教崇拜的中流砥柱,他倡导和设定的崇拜礼仪,树立了经...
判断力批判(上卷) 本书特色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几位哲学家之一,还是著名的“星云假说”的创立者之一。康德*重要...
伊斯坦布尔仁慈七日 本书特色 《伊斯坦布尔之仁慈七日》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伊斯坦布尔仁慈七日 目录 **章 周日空人(阿里)神在哪里(娅穆尔)战争时代...
后藏志 内容简介 达热那他在介绍年楚河流域的名胜古迹时,不受教派偏见的束缚,对包括苯波教在内的藏传佛教名汉派的道场、对迹、高僧大德的事迹和传说,均一视同仁在采取...
季羡林谈佛 本书特色 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本书系统收录了...
古希腊的思想与历史-自由的古典探索 目录 导论:哲学引领历史上篇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章 技艺:人类自身的生存资源一、“自然”问题与人类技艺的缘起二、作为技艺的...
菜根谭新解 内容简介 《菜根谭新解》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菜根谭》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诠释,用简练朴素的语言论述了由《菜根谭》而引发的对人生、对社会、对大...
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内容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为人...
量子力学的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的专著,回顾了从量子力学建立到成书时方方面面对20世纪*前沿的物理学科量子力学之哲学问题所做的全面阐...
汉易阐微-易学详解系列(上下册) 本书特色 《汉易阐微(套装上下册)》:徐芹庭先生发愤述作,历时四载,成《汉易阐微》篇。钩深致远,探赜索隐,因循清人辑佚之成果,...
元音老人自述我原名李钟鼎,一九0五年生于安徽合肥市,行年九十四岁。幼年就当地书塾读孔孟遗教,尝思世人生从何来,死往何所?
天理暨人欲 内容简介 俗语曰:天上星多月亮少,地上人多君子稀。由于人欲的驱使,世间“小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个真正的“君子”难之又难。《天理暨人欲》向人们讲...
国富论 内容简介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
《学习辅导与习题集》具备所据教材权威、覆盖面广、试题成熟、重点突出、考点明晰的特点,能为广大考生梳理教材、把握重点难点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本书特色 什么叫“金刚”?什么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金刚心、金刚性、金刚般若这个就是金刚!这个性就是金刚!这个般若就是金刚!金刚般若波...
圆善论 内容简介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张居正讲解论语 本书特色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论语》,...
图腾与禁忌 本书特色对原始民族部落中的禁忌、图腾与宗教的核心及本质是长久以来争议的中心。本书是作者对这些难以解答的谜题所做的突破性贡献。作者考察了澳洲土著人的图...
龚道耕儒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龚道耕儒学论集,回顾愐怀这些硕德大儒们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仍然坚守儒学的精神家园,其成果固然可资借镜,其精神更是令人钦...
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 本书是学习西方经典的入门书,自问世以来即享有广泛的声誉。☆此书作者赫尔伯特一生精研《圣经》,所著《圣经的故事》、《圣经地理》、《圣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