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处世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是了解道家文化必读之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以更加细腻、更加精炼、更加通俗的现代语言翻译原文;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与原文、译文相互呼应,完美结合,帮助广大体悟“道”的精髓,领略老子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精。
中国的智慧书和哲学书,权威的注释,精简的译文,透露人生的智慧和命运的哲理,尤其为现代人解读当下的困惑,参透究极人生意义。
《道德经/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神光内敛一刘备巧借闻雷避祸“大道”不显露锋芒,它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自己的光耀。而掌握大道的人,则懂得藏锋匿芒、和光同尘以明哲保身的道理。“刘备巧借闻雷避祸”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东汉末年,刘备接到汉献帝的密诏,与国舅董承等密谋除掉曹操。刘备为防曹操生疑,就在居处后院种菜,一面韬光养晦,一面迷惑曹操。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曹操部将许褚和张辽带了数十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先生现在去见他。”刘备以为事泄,惊问道:“有什么要紧事?”许褚说:“不知道。丞相只是让我来请先生。”刘备只得随二人人府见曹操。曹操见到刘备,笑着说道:“你在家做大事啊!”刘备听罢,以为事已泄密,吓得大惊失色。曹操拉着刘备的手,走到后园,说道:“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军士们听了这句话,就都不口渴了。现在看见梅子成熟了,觉得应当赏赐给大家,所以特意邀请先生来小亭一聚。”听到这里,刘备这才安下心来,跟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那里已经备好丁杯盘:盘里盛满青梅,一尊红泥小火炉上煮着酒,酒壶里吐出诱人的香气。众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与刘备凭栏观看。曹操突然说道:“先生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现在正是深春时节,龙乘时变化,正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一般。龙这种祥瑞之物,可比当世之英雄。先生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都有谁?”刘备放下酒杯,说道:“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刘备说:“我刘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所以才能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们的名声吧。”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着说:“袁术不过是坟墓里的枯骨,我早晚会抓住他的!”刘备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现在盘踞于冀州之地,手下有很多贤臣良将,他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着说:“袁绍这个人色厉内荏,手下有才能之士,却不懂得重用;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而不顾性命,他也不是英雄。”刘备说:“有一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即刘表)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空有虚名,也不是英雄。”刘备接着说道:“有一人血气方刚,现在又是江东领袖——孙伯符(孙策)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能称为英雄。”刘备说:“益州刘季玉(刘璋),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皇室宗亲,只能算是一只守护家产的狗,怎么能称英雄呢!”刘备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拊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称为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着刘备,然后又指着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先生和我而已!”刘备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手里的筷子不小心掉在地上。他知道曹操这是在试探自己,如果此时他顺着曹操的意思,承认自己和曹操是“英雄”,就会让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必然会招致杀身之祸。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刘备从容地低头拿起筷子,说道:“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很自然地将内心的惊惶掩饰了过去。曹操这才不怀疑刘备,而刘备也由此逃过一劫。后来刘备借口带兵讨伐袁术,从容离开许都,摆脱了曹操的威胁。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为人处世,要能屈能伸,特别是处于险境的时候,更要和光同尘,韬光养晦。此次曹、刘二人“青梅煮酒论英雄”,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煞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惊心。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遗。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机智和城府。这一场“鸿门宴”,双方都是赢家。……
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史家,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宗教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等职。主要论著有《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宗教·文艺·民俗》、《道教通论》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凡可独立成
晏阳初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入选的思想家,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但中共领袖人物,因有较...
孔子语录全编 本书特色 本书所采录的各种文献一般以《十三经》、《诸子集成》等通行版本为据,参考其他版本予以校订,校订情况均于注释中说明。《诸子集成》中的个别版本...
《尚书》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尧、舜以来经夏、商至各代不少珍贵史料。由于经秦火之劫,它在传承过程中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的第二卷。本卷是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
现象学美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从现象学美学的方法论特征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及杜夫海纳等人的美学思想,以及他们在艺术、...
1472-1509-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 本书特色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
挺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令人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
南怀瑾选集-历史的经验 亦新亦旧的一代 中国文化泛言-第七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 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
真诰校註 内容简介 本書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六朝道教研究”課題共同研究班**其(1986年4月至1991年3月)和第二期(1991年4月至1996年3月)...
老子他说 本书特色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
禅宗十五讲 本书特色 《禅宗十五讲》以通俗讲解的形式和语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对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清晰生动又...
名家讲解金刚经 心经-传统文化普及读本 内容简介 《金刚经》《心经》两部佛教经典,篇幅不大,但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受欢迎的佛经。《名家...
十家论墨 内容简介 《十家论墨》是一本学术专著汇集本,撷取了近现代十位著名学者有关研究墨翟及其著作的专著共十余种,显现出近代以来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另有胡...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自后汉以来传入中土的几部重要的,代表佛教各派禅法的禅经,进行了剖析,揭示出由小乘禅到大乘禅再到禅宗*上乘禅的禅法与禅理的...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
人物志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内容简介 《人物志》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其作者刘劭乃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个博学...
柏拉图密码 内容简介 变化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闲来阅读《理想国》,感悟“*高知识”,进而学习“*高知识”,发觉这就是个人一直在寻找的珍宝。因这一发现,此人几十...
科学文化哲学的前沿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史、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研究以及科学哲学四个向度对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后殖民科学文化哲学、女性主义科学文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