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与建筑物

词语与建筑物

作者:[英]阿德里安·福蒂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8-2

评分:9.4

ISBN:978711221481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总序
学术架构
译注说明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现代主义的语言
第2章 语言和图
第3章 论差异:男性化的与女性化的
第4章 语言隐喻
第5章 “空间力学”——科学隐喻
第6章 “是死是活”——描述“社会”
第二部分
特征(Character)
文脉(Context)
设计(Design)
灵活性(Flexibility)
形式(Form)
形式的(Formal)
功能(Function)
历史(History)
记忆(Memory)
自然(Nature)
秩序(Order)
简约(Simple)
空间(Space)
结构(Structure)
透明性(Transparency)
真实(Truth)
类型(Type)
用户(User)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是什么让“形式”成为如此容易使用而且多变的概念,以致于方便服务于20世纪建筑的各种目的?部分解释存在于西方哲学的漫长历史里,形式在其中作为广泛哲学难题的解决手段。在形式被恰当用在建筑之前,值得对它的哲学用法作一番考察,既为了找出它备受青睐的若干原因,又能在形式的多样源头中揭示出现代建筑潮流中对它的误解来源。“形式”概念在古代的主要始作俑者为柏拉图。对他来说,“形式”提供了一些复杂问题的解答,这些问题包括:物质的本质,物理变化的过程,对物体的感知,等等[1]。毕达哥拉斯之前的理论认为,所有物体本质上都可被描述为数字或数比。柏拉图反对这个观点,提出是几何形体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物质。柏拉图在《蒂迈欧篇》的对话中发展了这个观点。他首先区分了“恒常之物”(thatwhichalwaysisandneverbecomes)与“流变之物”(thatwhichisalwaysbecomingbutneveris):前者“经由理性思辨可被人理解,它永远不变”;后者是感官的对象。恒常且仅为思维所明之物即为“形式”,对立于感官所察之物。这个区分对柏拉图的思考很基本,在他的哲学里重复出现。比如在《理想国》里:“所有具体之物均为视觉而非知性的对象,然而形式为知性而非视觉之对象。”柏拉图认为,制作者在制作任何物件时都会遵循“形式”,而非已存在之物。在《克拉底鲁篇》对话里,他举了一个木匠制作梭子的例子:“假如梭子在制作过程中毁坏了,那木匠再做一个会跟原来的一样吗?还是说,木匠遵照的是形式来制作另一个梭子?”柏拉图的答案当然是后者。他接着说:“那不就是真正的或是理想的梭子吗?”据此,很明显柏拉图关心的是,形式总是高于仿照它而成的物体。[1]参看卡尔·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1963)中的“哲学难题的本质”,pp.66-96

——引自第150页


对于黑格尔这些观念论的哲学家来说,物之表象呈现于感官,遮掩内在之观念。美学的目标是揭示这种潜在的观念,黑格尔说:“每一种确定之内容均决定一种适配它的形式。”(来自黑格尔的《美学》).......我们能明显看到“形式”这个概念在19世纪早期的德语语境下是如何地令人困惑:康德所使用的“形式”尤其指一种感知的属性;歌德认为它是物的属性,可被辨识为“胚胎”或一般规则;黑格尔则认为它是一种高于物、先于物的属性,只为思想所明。当建筑师最初开始使用“形式”时,还不诧异地他们很容易混淆这三种不同意思。第一个提到“形式”的建筑师是森佩尔,这个词起码有两重含义:一种是“艺术的形式…是某种先于形式存在的原则或想法的必然结果”;在某些别的地方森佩尔还会说“形式是臻于可见的想法”。这两重含义都是纯粹的观念论的、黑格尔式的“形式”概念。在《论风格》的开头,森佩尔就说这本书的研究要寻找普适的“元形式”,该形式铺垫了后续的艺术转变。这个观点来自歌德。森佩尔在《论风格》前言关于“本书揭示的不是艺术形式的形成,而是它的流变”的论断同样来自歌德。

——引自第15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