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这本书既是对历史上人类求知之路的回顾,也是对人之本、知识之本的追问。
人类之所以不懈探求这个世界的究竟,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们又时常迷失,冒出“为什么要学这个?”之类的怀疑。难道果真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们在科学或者人文的道路上探索,有时竟恍然不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还是在背离。
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话、巫术,后有哲学、科学。排除了千难万险,才抵达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量子物理,才使得科学成为“真理”的代言者。一方面人们常常反思,科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人们经历着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只有欧洲产生了科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科学之成功付出了代价:用科学来逼近“真理”,却将人的心灵排除出真理的领域之外。用数学和实验思维树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果真是关于这个世界最好的答案吗?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站在人类认知发展前端的一次回望:请循其本,我们对真理的探求,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取得从前不为人知的发现?还是要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在纷繁的人世间消解困惑,更好地生活?
———————————————————————————————
【编辑推荐】
1. 此次《哲学•科学•常识》新版,由陈老师重新构思最后一章,全新校读,重磅回归!《哲学•科学•常识》初版于2005年,是让陈嘉映走入大众智识读者视野的开创之作。出版十余年来,好评不断。
2. 这本书主题虽是科学哲学,但却是陈嘉映对于人类知识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理论和现实之争”给出的回答。对于一代青年读者来说,《科学•哲学•常识》是他们世界观和学习生涯的一本指路之书。
3. 用深刻的思维和广博的学识,讲平白、中肯的哲理,点中普通智识读者的迷津。科学就代表着真理吗?为什么人们学得越多,却越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陈嘉映观照的问题,很多是我们在求知之路上自然困惑的。
4. 《哲学•科学•常识》也是一本亲民的科学哲学入门书。“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思维和逻辑的批判性思考,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尤其重要。什么样的科学概念,才有颠覆观念、引发变革的力量?引力波、暗物质“在理论上存在”和“在现实中存在”有什么不同? ……这都是本书十分关切的话题。
陈嘉映,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在内蒙古插队,曾经在油灯下研读了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并自学了德语。日后陈嘉映投身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并为中国哲学界译介了两部极其重要的德语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作为哲学作家,陈嘉映专注于哲学普及和人本主义思考。他善于从纯粹的哲学思辨中跳出来,思考哲学对于生命与人生观的关照。《哲学·科学·常识》《价值的理由》《何为良好生活》等,都是这种有关照的哲学作品。用陈嘉映的话说,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他自己则是尝试用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讲述。
有一个所谓“李约瑟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李约瑟是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有他特殊的关切,故有此一问。但一般说来,这个问题是应该倒过来问的,即为什么西方发展出了科学?换个问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游戏。我反过来问,是因为在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点上,中国和大多数民族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按常情,我们只有针对比较特殊的事情才能问“为什么”。村头老张家生了个毛孩大家问这孩子为什么浑身是毛,孩子浑身长毛是个例外,不正常,我们才会问“为什么”。谁也不问:老李家的孩子为什么生出来不浑身长毛?反过来,灵长目动物都长一身毛,人不长毛,不正常,于是动物学家就要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咱们人类为什么是些“裸猿”。“李约瑟问题”之所以有它那个提法,是因为西方的思想、制度等等在上两个世纪统治了世界,我们很容易把西方的发展当作是正常的,当作正道,你要是和它不一样,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如果不从这种西方中心来看问题,更好的问法就不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而是西方怎么就发展出哲学-科学。
——引自章节:哲学-科学
比如9·11偷袭这样的事件,我们既可以说是恐怖主义分子的疯狂行为,也可以视作他们对宗教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但若当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我们就会失去国际关系中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感,进一步说,将不知道怎样在个人事务中以及在公共事务中维护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
——引自章节:【第二章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
王宇琨、董志道,畅销图解科普读物作者,长期从事自然和社会科学科普读物创作,擅长用轻松易读的文笔讲述复杂高深的专业知识,代表作品有《图解宇宙简史》《超图解未来简史...
《自动自发》内容简介:本书从调整心态、自我激励、自发工作、时间观念、主动充电、不找借口这几大方面概括了在职场中要做个出色的
《东京四季:我与器物的美好交会》内容简介:烹煮暖心洽愈的料理,使用朴素却别具韵味的器物,与陶艺家交流的点点滴滴。作者在书中
本书主要讨论网络中的民主问题。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随时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也随时可以与别人联
《李嘉诚传:初心与未来》内容简介:本书是《李嘉诚传》的第三部。纵观李嘉诚一生,不仅仅有纵横商海的几十年,也有投身慈善、贡献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本书是记载歌德晚年言论和活动的文集,反映了歌德晚年关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生活、处世、自然科学
“现代人不屑于想象”,马拉美如是说。诗人、画家、戏剧家或工程师们都想用形式与行为的统一去取代现实与图像的古老二元性。生活
《知觉的世界》内容简介:1948年9-11月,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本书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歌德谈话录》忠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
《复杂治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用复杂系统视角剖析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的书。复杂科学发源于物理学,进入社会科学后形成了新的理论
作者简介:斯坦利•霍纳(StanleyM.Honer),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圣安东尼奥学院杰出教授;托马斯•亨特(ThomasHu
《牛津通识读本:批判理论(中文版)》内容简介:批判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工作中,这群德国的犹太人学者试
《别想生活有答案》内容简介:陈嘉映、周濂联袂推荐的哲学入门读物,用哲学的思维全面解读生活! 或许每个成年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难
《康拉德散文选》内容简介:康拉德对人类阅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他以海洋为舞台,展现人性以及人的生存境况,他对海
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家。他把精神分析、哲学和政治引人注目地融为一体,他的方法总是新鲜而令人着迷的。他的话题
【未读·思想家】从常识到推理,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家蒂莫西·威廉森40年哲学炼成之路。【编辑推...
“新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摒弃了传统史学具有文学色彩的叙事方式,采用科学的方式将自身转换成一种历史科学。在这种所谓科学
巴尔拉姆出生于印度中部一个小村庄里的最低种姓人家,父亲是人力车夫。巴尔拉姆是全班最聪明的孩子,却为了生计被迫辍学去茶铺打
《承传行践》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从战略、技术、人才和管理4个维度全面阐述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的著作,是国《明哲文选》收录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