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美学简史

世界摄影美学简史

作者:赵刚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2018-3-1

评分:8.2

ISBN:9787517907084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赵刚

1972年生于浙江诸暨。2003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获摄影硕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摄影专家、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等职。

多年来专注于摄影创作及史论研究,多次在英国诺丁汉、中国北京等地举办摄影个展,发表摄影史论论文一批,著有《留学摄影》等。

作者简介

赵刚

1972年生于浙江诸暨。2003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获摄影硕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摄影专家、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等职。

多年来专注于摄影创作及史论研究,多次在英国诺丁汉、中国北京等地举办摄影个展,发表摄影史论论文一批,著有《留学摄影》等。

精彩摘录

随着机械在人类生活中的普及,20世纪20年代以后,欧美艺术界对机械审美日益习惯,思考渐深。他们认识到,摄影所产生的细致入微、毫发毕现的影像,宛如真实世界的“拷贝”,其中蕴藏着有异于传统视觉艺术的力量,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力量。艺术评论家开始称赞那些“不像绘画,却像照片的照片”。摄影界不愿再对绘画亦步亦趋,转而思考如何利用照相器材直接产生的摄影自身的美,来进行艺术表达。摄影美学的探索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引自第60页


在摄影美学的早期探索中,20世纪20年代前后至50年代初的“摄影本体”探索期至关重要,它事实上确立了“摄影之所以为摄影”以及“摄影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媒介”的基础。在摄影的本体探索中,摄影的两大基本特性逐渐明晰,即“原真的拷贝(记录性)”、“时间的切割(时间性)”。在这两大基本特性之上,各种摄影的应用行为衍生出各种多样化特性。而对这两大基本特性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摄影的本体美学。20世纪初,照相机、光学镜头、感光乳剂、快门机械等方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为摄影本体的探索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这个时期,“技术”对“艺术”的推动作用表现得特别明显。

——引自章节:None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