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真原(修订版)

天学真原(修订版)

作者:江晓原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4-10-01

评分:4.6分

ISBN:7538215360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天学真原(修订版) 内容简介

《天学真原》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天文学、文化人类学、文献考证等多种思路和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学的社会功能、性质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正面的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多项与前贤大不相同的结论。
《天学真原》初版于1991,1992年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5年出版台湾繁体字版。十余年来成为在天文学史、科学史和人文学术领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出版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研究课题,而且波及其他学科领域。并被北大、清华有关专业选为研究生必读的“科学史经典”之一

天学真原(修订版) 本书特色

《天学真原》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古代天学、历法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重新考察,从文化的角度,把对天学的研究放到整个文化的背景之中,通过翔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提出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天学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巫术。

天学真原(修订版) 目录


前言
**章绪论
Ⅰ.术语与概念
Ⅱ.本书的任务及其形式
第二章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Ⅰ.神话:天地相通
Ⅱ.儒家:转变之中的天命与天意
甲人格化的天——极为普遍的观念
乙天命及其变化
丙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Ⅲ.星占学:天象对人事的警告和嘉许
Ⅳ.天道与人道:为政之道
第三章天学与王权
Ⅰ.问题:天学在古代中国特殊地位之观察
甲在历代官史中之特殊地位
乙古籍中所见上古政务中天学之特殊地位
丙天学在古代知识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丁天学在古代数术中的特殊地位
戊天学家以及天学机构之特殊地位
己历代对私藏、私习天学之厉禁
Ⅱ.解答之上:“昔之传天数者”——天学家溯源
甲星占学家
乙巫咸与巫觋
丙巫觋与通天
Ⅲ.解答之中:灵台、明堂与通天事务
Ⅳ.解答之下:垄断通天手段为王权之依据与象征
甲《诗·大雅·灵台》发微:通天者王
乙天命之确立与天学之禁锢
丙数术与皇家天学
Ⅴ.小结及余论
第四章历:它的性质、源流及文化功能
Ⅰ.历:性质之疑问
甲历法·历谱·历书
乙古今所论历法性质之迥异
Ⅱ.历法性质与功能之探讨
甲典型历法之内容
乙“历法为农业服务”说质疑
丙“观象授时”与“四时大顺”
丁历法与星占:历法的主要用途
Ⅲ.历书(具注历)性质与功能之探讨
甲历书之起源
乙历书之繁盛及其内容
丙择吉与推卜:历书之文化功能
Ⅳ.历与两性及人体:天人合一的神奇侧面
第五章天学与传统文化之若干重要方面
Ⅰ.古代星占学概论
甲两大类型:诸古代文明之星占学鸟瞰
乙分野理论
丙所占之事:星占学的主要任务
丁所占之象
戊占论之法
己天象记录及其伪造
Ⅱ.天学与政治运作
甲王气·劝进·谋反
乙大臣进退与议政风潮
丙军事决策
Ⅲ.天学与道德教化
甲“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乙史传事验
丙当食不食——“德之动天,不俟终日”
Ⅳ.天学与其他若干方面
甲神秘主义之政治观念
乙天象与城市及宫殿建筑
丙天象与墓葬
第六章起源问题与域外天学之影响
Ⅰ.令人困惑的起源问题
甲背景: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乙中国天学西源说之简略回顾
丙旧话重提
丁从文化功能论中国天学之起源
戊起源与外来影响:两幅不同图景
Ⅱ.巴比伦古代天学东来之踪迹
甲巴比伦与古代中国天学之关系
乙十二宫与二十八宿之起源问题
丙数理天文学研究所提供之新线索
Ⅲ.七曜术在中土之盛行
甲七曜术出现于中土之早期线索
乙由史志书目看七曜术之盛行
丙佛徒对七曜术传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丁七曜术之中亚色彩
戊七曜、九曜及九执:生辰星占学与择吉推卜
己聿斯经与算命术
Ⅳ.入华之印度天学家与印度天学
甲若干早期情况
乙唐代天学之“天竺三家”
丙关于《九执历》
丁关于《符天历》
Ⅴ.余论:外来影响能否深入及持久?
后记
综合索引

天学真原(修订版) 节选

**章绪论
1.术语与概念
“天文”一词,今人常视为“天文学”的同义语,以之对译西文astron。my一词,即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但在古代,“天文”并无此义。古籍中较早出现“天文”一词者为《易经》。《易·彖·贲》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又《易?系辞上》云: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天文”与“人文”、“地理”对举,其意皆指“天象”,即各种天体交错运行而在天空所呈现之景象。这种景象又可称为“文”。《说文》九上:“文,错画也。”“天文”一词正用此义。兹再举稍后文献中更为明确的典型用例二则以佐证说明之。《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
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莽数召问太史令宗宣,诸术数家皆谬只对,言吞享安善,群贼且灭。莽差以自安。
张宿出现彗星,本是凶危不祥的天象,但诸术数家不向王莽如实报告,而诡称天象“安善”以安其心。又《晋书》卷十三天文志下引《蜀记》云:
明帝问黄权曰:天下鼎立,何地为正?对曰:当验天文:往者荧惑守心而文帝崩,吴、蜀无事,此其征也。
也以“天文”指天象,火星停留在心宿是具体事例。
“天文”既用以指天象,又引申出第二义,用以指仰观天象以占知人事吉凶之学问。《易?系辞上》屡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皆已隐含此意

天学真原(修订版)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性学会理事、发起人之一。“科学·历史·文化”网站主持人。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后投身于科学史研究,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获科学史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出任首任系主任。
近年在科学史研究之外,颇致力于科学文化和科学传播方面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译著、文集等约30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还撰写了大量随笔、书评和杂文,并在京沪多家报刊杂志开设有个人专栏。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