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变成为一个时常心存留恋的人,这本书细微记录,轻省回望,关于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关于心与时间的边缘,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沉默对峙,清醒探询。
一直未曾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却对它有充沛而无法诉诸于任何形式的情意。
渐渐地变得沉默。渐渐地习惯拍一些平淡而微小的照片,仿佛是在记录时间。一只佳能相机用了快两年,一直放在包里,外壳逐渐磨损,但却仿佛是*知己的老友,分享内心所有细微感受。太慢慢会学会对物沟通,而不是对人。那或许,对人,我们终究是会慢慢淡漠下去。就像置身的这颗蓝色星球,人会像麦茬一样自生自灭,它的转动却从来不用情。每个人总归是活在自我的深渊之中。是。某一天我们都会变老和死去。幸福,也许终究是一个终极象征,并不带来解脱。
只是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使我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无声感伤,却没有任何悔改。有一些事情,一些人,提醒我们曾经照耀彼此眼目,粉身碎骨般剧烈,并依旧在念想。
此时此地。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
你始终都不知道它治如何降临及带来的终局。
它的高贵丝毫不能被探测。仿佛隐藏在我们心中的那些伤和回忆。
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书中采用新颖的日历式的断章排列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阅读,同时,作品中还收入了丰富的、打着安妮个人印记的照片,无论是拖鞋、床单、白棉衫等私人物品,还是光线、云朵、白梨花等瞬间写真,均出自作者的镜头。正如安妮所说:“拍了非常多关于云朵和光线的照片。不同时分,不同质地,不同色调。相同的是,当一个人看着云和天空的时候,仿佛生命一样无常却又恒定。”这些照片和文字相映成趣,处处弥漫着独特的安妮风格。
前言前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地感觉到自己,成为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在飞机上,看到窗外的白云,大朵大朵,厚重起伏。连接成一片白茫茫的海洋。知道我与它的邂逅,只在于这六月夏日的高空。早晨八点。从南到北。天空透蓝明亮。不可测量,也无可追寻。如此良辰美景,在彼此的沉默相对中,就是一种完满终局。在我把脸贴在封闭玻璃之后,凝望它的这个时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为一个时常会抬起头看看天空的人。拍了非常多关于云朵和光线的照片。不同时分,不同质地,不同色调。相同的是,都很平淡无奇。仿佛生命一样无常却又恒定。即使,当一个人看着云和天空的时候,也许他会觉得孤独至死。除夕夜晚,在江南一个小城市的广场里看烟火。凛冽寒风中,裹着厚厚的大衣和长围巾,拍了整整半个小时的色焰盛宴。风把裸露的脸和手指吹得刺痛。满地余烬。年轻情侣们站在街角的阴影中热烈亲吻。拿着自己的相机,走进肮脏的小吃店要一碗热馄饨。凌晨一点,耳朵里依旧有隆隆的轰响声。想起一些人。他们就像在我的世界里盛开过的烟花,被逼迫窜到高空痛楚盛放,然后消失。仿佛彼此邂逅的意义,只在于交会的光华瞬间。剩下来的,那不过是一些惨淡的事情。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于是轻轻地想起他和她来。内心温暖。我拍走过的每一个城市和村庄。它们的气味和色彩。拍雨后窗台上的潮湿痕迹。僻静小巷的自行车和晒衣架。树在墙上的光影。瞌睡的小狗,怀孕的猫。以及孩子。酒吧街醉生梦死的垃圾和夜色。某个人的皮肤和褐色圆痣。自己睡眠中的眼睛。收集光线和影子。去偏远的山村旅行,偶然邂逅暮色中洁白梨花,盛放在空旷山谷里。那些花朵不卑不亢,不惊不乍,让人为它而动容。知道它们即将会凋落,心里就会有了寂寞。围着它们不停地按动快门,然后坐在树下抽根烟,看着晚霞金红的天边渐渐被夜色覆没。台风过境滂沱大雨的夜晚,坐在一辆横穿过奔腾大江的公共汽车上,浑身湿透,相机藏在有体温的干燥内衣里。远处灯火闪耀,雨水贯彻整个发出回声的城市。突然不知道自己坐着的车要开往何处,于是就用双手蒙住脸,伏下头掉了眼泪。一直未曾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却对它有充沛而无法诉诸于任何形式的情意。 渐渐地变得沉默。渐渐地习惯拍一些平淡而微小的照片,仿佛是在记录时间。一只佳能相机用了快两年,一直放在包里,外壳逐渐磨损,但却仿佛是*知己的老友,分享内心所有细微感受。太慢慢会学会对物沟通,而不是对人。那或许,对人,我们终究是会慢慢淡漠下去。就像置身的这颗蓝色星球,人会像麦茬一样自生自灭,它的转动却从来不用情。每个人总归是活在自我的深渊之中。是。某一天我们都会变老和死去。幸福,也许终究是一个终极象征,并不带来解脱。 只是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使我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无声感伤,却没有任何悔改。有一些事情,一些人,提醒我们曾经照耀彼此眼目,粉身碎骨般剧烈,并依旧在念想。 此时此地。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 你始终都不知道它治如何降临及带来的终局。 它的高贵丝毫不能被探测。仿佛隐藏在我们心中的那些伤和回忆。 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写了一些字。拍了一些照片。想说的话就是这些。 安妮宝贝北京 2004年9月
一日 栀子
在街边老农的箩筐里,看到白棉线捆起一小把一小把的花。绿叶硬朗青翠,花瓣洁白芬芳,浓郁如丝缎。青翠的花苞结实饱满,芳香如同带有毒性的辛辣。闷热的夏夜,栀子花带来关于南方的回忆。
带一把盛放的花朵回家。不知如何相待。左右看着都是欢喜,只用清水灌溉。心怀不舍沉沉睡去,忘记用相机把它们拍下来。次日早晨醒来,便发现一把花均已死去。越是美,死便越显惨淡。发黄萎谢,如同废纸。一日都不能拖延。
不甘愿被折离枝端失去灵魂。不能做坚韧的行尸走肉。宁愿自毁至形容狰狞,被人丢弃。
如此,这短而无救的美才深入骨髓,令人怀恋。绝不苟延残喘。
这白色香花代表夏天的开始。如同一个女子不可被捉摸的个性,无法调和的缱绻决绝。
就是要这样地。被你无法得到地深爱着。
二日 海啸
黑暗大海。再一次,听到潮水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球内核的幽微深处,有沉闷的震动回音。一波,又一波。空旷夜幕有大片云块的灰白阴影。星星明亮而低垂。脱下鞋子,卸去负累。赤裸的脚趾逐节伸展。细腻质感的砂粒之间还留有白日剧烈日光的残余温度。沙滩像蔓延出去的白色梦田。是。那是你在梦中见到过的田地。荒芜沙丘。自由自在。每一个在深夜来到海边的人,灵魂是脱去衣服的孩子。
……
继一月安妮宝贝推出长篇小说《二三事》之后,她的最新小说散文集《清醒纪》又于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据出版方介绍,《清醒纪》是安妮宝贝在文体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与尝试。
《清醒纪》以城市为核心,将小说和散文糅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时空错落、缤纷杂乱的世界。在书中作者探讨了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问题,并将文字配上了作者自己拍摄的各种图片:既有拖鞋、床单、白棉衫等细小的私人物品,也有光线、云朵等自然界瞬间变幻的景象。
同时,本书采用了日历式的断章排列形式,据作者透露,这种文体形式是对片断思维形式的一种瞬间纪录,也是一种便于读者随时阅读的形式。无论是文字还是与文字相映成趣的照片,安妮宝贝惯有的语言风格与叙述风格在《清醒纪》中都有所体现。
———甘丹 《人民网》
东方网10月28日消息:继长篇小说《二三事》之后,安妮宝贝的最新作品《清醒纪》本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悄然推出。
据该书责任编辑静子介绍,《清醒纪》一书的设计灵感很多都出自作者安妮本人。安妮宝贝此次在文体上同样进行了重大的创新与尝试,以城市为核心,将小说和散文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时空错落、纷杂缤纷的世界,对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
主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对于种种相关话题,刚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旅行归来的她,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新书瞬间表达“孤独与爱”
青年报:新书《清醒纪》采用了日历的形式,是否代表了写作风格的转型?
安妮宝贝:纪,代表的就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个一个瞬间的组合。它是一本沉静的书。风格依旧是清凉淡定的。但在叙述的题材和角度上,有多方面多层次地延伸和深入。
青年报:很多读者认为,你现在的文字更简单淡漠,也更精辟伤凉,这是否是对过去写作风格的故意突破?
安妮宝贝:这不是我的目标,而是一个作者自然风格的形成。我一直认为,简洁单纯的东西是更考验人的功底的。它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类似于繁华之后的返朴归真。
青年报:在书中你开始尝试一种和以往不同的语言,有人称它为“小说散文”,是新的文体实践吗?
安妮宝贝:在语言的锻造上,这本书有独特的突破。但它不是一本日记。有散文、小说,采用一种自由组合的结构方式,突出现时现地的瞬间感,是有虚构的。
青年报:从第一本小说《告别薇安》开始,这么多年,你始终在讲述“孤独与爱”,会不会担心走入重复自己的旋涡?
安妮宝贝:我不觉得自己会面临重复的旋涡。孤独与爱是盛大的主题,人类尝试了无数种表达方式去触摸和表达它们,但始终探测不到它的边界。所以,那么多人在写作。写作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写作的核心,一个作者独特的哲学观最重要。
写作为了探索“光”的所在
青年报:你曾说过,写作从来不是为了某个时代,而只是自己内心的表达。这是否因为对于时代或者时间从来不自信?
安妮宝贝:我在书里写过,我们的写作前提,是为丰盛敏感的内心,不是为任何其他大而无当的背景或时代。即使涉及背景或时代,也只有在个人性的体验里,才凸显它可信任的一面。对内心的记录,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记录。这与自信无关。与一个人的真诚度有关。
青年报:《彼岸花》里,你曾经说过,想要为灵魂找一个出口,彼岸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意义是否找到?
安妮宝贝:意义是不可能被轻易找到的,所以寻找的路途才因为漫长和坚定而具备了另外一种更大的意义。
青年报:听说你这段时间一直在修读《圣经》?
安妮宝贝:人随时都需要修行。修行是用以保持自己精神的洁净和坚定。
青年报: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想过的生活是怎样?
安妮宝贝:做一个善良,洁净,沉着,坚定的人。过简单的生活。这是一种想要的状态。
青年报:清醒不代表能控制结果,如果触摸到的生命注定是深渊,面对更长更暗的世界,又该如何?
安妮宝贝:继续往前。带着自己对光的向往,一直走到黑暗深处。这是属于生命终极的问题,也是宗教及哲学在探索的问题。不是能简单解释的。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我写作的一个很大动力。
安妮宝贝,自由作家。
1998年开始发表小说,因作品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
所有作品均持续进入书店系统畅销排行榜,并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
作品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并介绍到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区和国家。
现居北京。从事写作,摄影采访,媒体策划编剧等工作。
2000年1月,出版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
2001年1月,出版短篇小说及散文集《八月未央》
2001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彼岸花》
2002年9月,出版摄影图文集《蔷薇岛屿》
2004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二三事》
2004年10月,出版小说散文集《清醒纪》
牛马走 本书特色 抗日中期,日机偷袭珍珠港前后的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劳动人民像牛马般生活,达官巨贾却是酒食征逐,“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小说以一个刚正不阿...
梦回大唐看奇案 本书特色 姜正成著的《梦回大唐看奇案》从唐代的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案件分析,从特别的视角剖析,揭开谜团,解读人物命运。“以案件...
团购:钱文忠集2册 本书特色 钱文忠集精装2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曾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术根底深厚。钱文忠撰写的小品随笔《己丑草》和《戊子草》,...
妆粉记 本书特色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妆粉,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本《妆粉记》中,孟晖书写了中国古代多种妆粉,与之相关的配方、文化风情、历史典故等...
唐五代词选注 本书特色 词学大师龙榆生作品版画插图版古诗词读本古诗词爱好者的**唐五代词选注 内容简介 《唐五代词选注》是词学大师龙榆生的词学研究代表作之一。本...
七宗罪:魔鬼的侧影 本书特色 是什么,诱惑天使堕落?是什么,诱导人们走上暴力犯罪的不归路?是人性原本如此,还是后天环境使然?这也正是作者想要极力探究的问题。在本...
飞翔的俄罗斯 内容简介 当您翻开此书,十六个伟大而离贵的灵魂在您的眼前的飞翔,在您的心中,闪亮、温馨着的是他们的智慧、悲悯,对人类的美与恶的解析,对世界未来的预...
朱正,1931年生于湖南长沙,职业编辑。1956年出版了《鲁迅传略》。后在冯雪峰的鼓励和帮助下撰写了《鲁迅回忆录正误》,订正了许广平等人鲁迅回忆中的若干重要史实...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全集-05 本书特色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此篇是三毛*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
《病隙碎笔:插图版》内容简介:《病隙碎笔(插图版)》这本长篇哲思散文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
《神秘岛》内容简介:故事叙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几个被困在南军中的北方人,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
素年锦时 本书特色 《素年锦时》里出现了婚姻和孩子,是一条水流。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会面对的内容。它们与亲情、生命一样,都是为了融汇大海之中的支流。《月棠...
《素描人物头像经典教学》内容简介:素描作为一种完美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素描也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对于想足不出户在
旧痕新影说文人 内容简介 本书可算一本亲切有味的读书随笔。有叙事,有抒情,有批评,有考订,多关乎民国间文人文事,落落大方,切实可信,非寻常空头文章可比。随意翻览...
木犁书系/风雨文丛:阅读人生 本书特色 献给您的是12位长期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耕耘“自己的园地”的著名学者的学术随笔自选集。他们从“五四”的历史氛围中...
豪放词典评 本书特色 唐人有寄托,故高远有致。 ——纳兰性德诗词读本,*佳选择中国韵文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周笃文先生遴选、评点,*权威典藏版本,精选唐宋至现...
半生风雨录-贾亦斌回忆录 本书特色 苦雨凄风竟终身,午衣沉思熬费神。廉正持身节挫折,精忠报因益深沉。自强独立求诸己,担荡襟怀不尤人。若问平生何所获?毕生风雨示儿...
《退士闲篇》是著名学者白化文先生对民俗文化、古典文化趣谈的结集,共计31篇。“退士”为退休知识分子之谓,“闲篇”意在沉潜往
《如何说服一只猫》内容简介:猫不像你我,它们油盐不进。它们更谨慎、更多疑,也往往比人更有智慧,尤其是在处理跨种族的关系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内容简介:通过精讲儒家要义,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内容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儒学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