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心灵: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透视心灵: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作者:雷秀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6

评分:7.0

ISBN:9787567574847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雷秀雅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及表达性治疗等。出版著作《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译作《游戏治疗》《家有顽童》等。

作品目录

推荐序:实战在学院001
前 言003
第一章 绘画心理分析的产生及发展002
一、绘画心理分析的三个核心概念003
1.绘画测验003
2.绘画治疗004
3.绘画心理分析004
4.绘画测验、绘画治疗与绘画心理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005
二、绘画心理分析的研究轨迹006
1.绘画与绘画心理分析006
2.绘画心理分析的产生与发展007
三、绘画心理分析的功能011
1.著名学者如何选择绘画者011
2.绘画心理分析的一般功能015
第二章 绘画心理分析理论021
一、自我理论与绘画心理分析022
1.自我概念与自我理论022
2.自我与绘画心理分析025
二、投射与投射测验032
1.投射032
2.投射测验034
三、知觉理论与绘画分析036
1.知觉036
2.知觉的基本特征及绘画表现036
四、绘画心理表征041
1.心理表征041
2.绘画表征是一种建构性心理活动041
3.典型绘画元素的心理表征042
第三章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052
一、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053
1.形象性是绘画与儿童思维共同具有的特质053
2.绘画的操作性特点与儿童在活动上的操作特质形成高度一致053
3.绘画过程中的愉悦性与儿童的乐趣天性高度吻合054
4.绘画的宽松性满足儿童对活动宽松氛围的需求054
5.绘画的创造性与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之间完美统一055
二、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055
1.第一阶段:涂鸦期(约半岁~4岁)055
2.第二阶段:象征期(约2岁~ 5岁)059
3.第三阶段:图式期(约4岁~ 8岁)063
4.第四阶段:写实期(约6岁~小学)067
三、儿童绘画造型的特点069
1.儿童绘画原型与符号069
2.儿童绘画造型的特点072
第四章 绘画心理分析的两个范式:主观分析与系统分析078
一、绘画心理分析中的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079
1.心理学发展中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的背反079
2.绘画心理分析中的二律背反080
二、多元主观绘画分析范式081
1.多元主观绘画分析范式的定义081
2.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绘画分析的应用082
3.多元主观绘画分析范式的操作步骤094
4.多元主观绘画分析范式的优点与局限性097
三、系统绘画分析范式098
1.系统绘画分析范式的定义098
2.系统绘画分析范式实例展示099
3.系统绘画分析范式的操作过程106
4.系统绘画分析范式的优点与局限性108
第五章 主题绘画心理分析法110
一、主题绘画心理测验的特质111
1.主题绘画及其心理分析方法111
2.主题绘画心理测验工具的分类113
二、主题绘画测验的编制114
1.编制主题绘画测验的必要性114
2.编制主题绘画测验的可行性115
3.编制主题绘画测验的核心要素116
三、表露法与完成法主题绘画测验117
1.表露法主题绘画测验117
2.完成法主题绘画测验125
第六章 常用绘画心理测验工具133
一、绘画智力测验134
1.智力测验与绘画测验134
2.斯尔文绘画测验136
二、绘画人格测验145
1.人格与人格测验145
2.自画像测验147
3.树木投射测验154
第七章 绘画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160
一、绘画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简介161
1.绘画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产生161
2.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特点164
二、绘画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结构165
1.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指标来源165
2.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成165
三、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评价173
1.指标体系使用时的注意要点173
2.指标体系的不足174
四、半结构化主观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175
1.在树木测验分析解释中的应用175
2.在抑郁症患者的绘画测验分析中的应用179
第八章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应用182
一、儿童绘画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183
1.儿童绘画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83
2.儿童绘画分析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190
二、自闭症人群绘画心理分析199
1.自闭症与绘画199
2.自闭症患者绘画中呈现的症状分析200
3.具有绘画天赋的自闭症患者的绘画分析202
4.案例分析203
参考资料207
后 记209
· · · · · ·

作者简介

雷秀雅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及表达性治疗等。出版著作《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译作《游戏治疗》《家有顽童》等。

精彩摘录

1。形象性是绘画与儿童思维共同具有的特质当一段文字和一幅图画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绘画在视觉上会更容易激活人们关于某种事物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绘画的形象性会更为突出。任何一幅绘画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内在感情,都是绘画者关于该事物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体地说是以事物的外显特征,如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来感知事物。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是指儿童根据其接触到的事物表面现象完成对事物的认识。所以说,儿童的思维一般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而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综上所述,绘画和儿童的思维特点,在形象性上达到高度的一致。因此对儿童来说,绘画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形象思维语言。2。绘画的操作性特点与儿童在活动上的操作特质形成高度致绘画是一种操作性活动,即通过绘画者的手眼活动完成的在线条和图形间的构图与创造。儿童阶段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操作性过程中完成,换句话说,操作性活动是儿童阶段活动的特质。一般来说,儿童操作性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儿童活动是一个可直接观察的视觉化具体行为过程;第二,对儿童活动的认识和评价是一个既简单又直接的操作过程。儿童活动最重要的评价要素是儿童自我的满足水平,而儿童的自我满足可以通过孩子的表情获得。在儿童众多的操作性活动中,绘画活动是最有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绘画不仅与儿童操作性活动形成一种自然匹配,而且还使得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在不经意间得以充分体现与发展。

——引自章节:一、绘画与儿童的心理发展053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