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最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徐中约(Immanuel C. Y. 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59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至1991年退休,曾任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著有《伊犁危机》(Th e Ili Crisis: A Study of Sino-Russian Diplomacy, 1871–1881,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参与撰写费正清主持的《剑桥中国史·晚清卷》,英译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59)。1971年,获选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报告学者”(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学术评议会评定的最高学术荣誉。
屈文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
(展开全部)
如果强行设立外交代表在国际法上还只是与主权原则相悖,那么它同中华帝国内部的政治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则更为激烈。“不合体制”这类说法是在中国人拒绝外国人请求时必定会出现的字眼。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来看,“体”是指“最根本的”“本质的”“形式”或“体面”,“制”是指“制度”或“政治形态”。二字合起来,狭义上讲表示“根本制度”,含有对它的维系关乎体面或颜面之意。但是这一名词更宽泛的含义远超上述义项,基本包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在中国人看来做事的恰当方式。从本质上讲,它就是英文"unwrittenconstitution(不成文宪法)”在汉语世界的对等词,它们都指向所有有形无形的传统、信仰、典章制度、政治制度及宗教仪式的总和。要中国人变更体制就像要英国人去变更他们的普通法或《大宪章》一样。西方交换常驻公使的做法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是陌生的,这与《大清会典》中记录的中国对外交往制度完全不合。不修正《大清会典》就根本没有办法同意外国人的这一要求,而要做出任何一项诸如此类的修改,不亚于就是要承认在过去两千年里被证明是合适的制度现在不合时宜了。体制的精神基础在于“礼”,它和“仁”一道成为儒教的基本教义。礼在狭义上指礼之仪文形式,广义上指一切典章制度(政府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及恰当的人际关系)。礼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稳定,其手段则为“别”[1]。每个人包括夷人,在社会中都有指定的地位,地位最高者是皇帝,每个人都要服从于他。向他要求平等和拒绝向他叩头是比大不敬罪(lèsemajesté)还严重的罪过。礼是维系儒家宗法社会成员间最深层次的纽带,而御史就是负责守护这一制度的官员。远东国际关系是受“礼”的产物——朝贡体系——所规制的。此前,中国从不接受外国公使常驻京师,中国也不向外国派驻公使大臣。要求公使常驻北京就意味着从外部瓦解这一朝贡体系而在内部不动声色地动摇礼的概念,由此撼动中国社会的根基。这一...
——引自第173页
但是,中国是因为迫不得已而自愿选择加入国际社会的。天朝帝国的古老梦想、身为东亚中央帝国的荣耀以及朝贡体系的声望仍在中国人的脑际徘徊,它们的后遗效应依然清晰可辨。对于过去的怀念,产生出了一种炙热的期待甚至是强烈的确信,有朝一日中国必将变得再度强盛,重申其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如果具有普遍意义的儒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或许别的什么体系可以。百余年的反复试验和黑暗中的数十载摸索,使得中国发现世界大同的国际共产主义社会可能是实现这一古老梦想的新路径。随着新中国崛起为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随着其在朝鲜、越南及其他周边国家影响力的日益增强,随着东欧和亚洲国家和平代表团持续涌入北京,人们在思考“天朝”国家与过去的朝贡体系未必没有以某种现代的形式复活。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尾声:现代世界中的帝制中国传统······300
跑步伤病是否仍不时来袭,让你不得不放弃跑步?你是否仍在尝试用大运动量的训练来强健自己的身体,却最终陷入了“大量训练—伤病—休息—大量训练—伤病”的“怪圈循环”?...
杨红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曾做过小学老师、儿童读物编辑、儿童刊物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
杰弗里·劳埃德(G.E.R.Lloyd,193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研究所常驻资深学者,主要研究古代哲学、科学与医学的历史,注重跨文化、跨学科比较,尤...
机械故障信号的量子计算分析及智能诊断 本书特色 《机械故障信号的量子计算分析及智能诊断》以量子计算为主要分析手段,以齿轮和轴向柱塞泵的振动信号为主要研究对象,研...
第7屆金車.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品日本推理評論家玉田誠:島田獎歷代入選作品中,風格最為搶眼的一部作品!是陰謀還是巧合?是生存還是死亡?在魔女的審判之下,...
梁照林伤寒论讲稿 本书特色 本书稿历经岁月坎坷,被湮没了半个世纪,她淀了老一辈中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心得。其内容强调《伤寒论》条文的前后关联的重要性。作者认为《...
颈肩腰腿痛的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分2篇共11章。上篇为颈肩腰腿痛总论,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叙述了颈肩腰腿痛中医学简史、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史采取和临床检查、常用治...
青年风景园林师植物应用图鉴:耐荫植物类 内容简介 《青年风景园林师植物应用图鉴:耐荫植物类》是一套供青年风景园林师学习园林植物的实用参考工具书。本丛书采用园林植...
理查德•W•夏巴克,20 世纪30 年代曾先后担任《福布斯》杂志金融版主编和《纽约时报》周末专栏“分析家”的主编。20 世纪20 年代在美国金融界已负盛名,他在...
Combining biography wi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history, Dan T. Carter chronicles...
韦恩•海明威,杰拉尔丁•海明威韦恩•海明威,英国最受关注的时尚作家,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创始人,复古时尚专家,《时尚芭莎》《奥普拉杂志》等国际知名时尚杂志多次专访。...
日华子本草 本书特色 本书由日华子本草和蜀本草两辑组成。日华子本草主要以《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等书中的佚文为依据,兼参有关文献辑录而成...
作者Mark Minervini,美国投资冠军,全美最成功的股票交易者之一,浸淫华尔街近30 年。他设立了Minervini Private Access公司,...
白鹭成双,人气古风小说作者,擅长书写细腻的感情,文风幽默,有大团圆结局强迫症。已出版作品:《春日宴》系列、《良辰未迟》系列、《风月不相关》《桃花折江山》等。微博...
森木岛屿小花阅读签约作者。文艺敏感的双鱼女,慢热性子但内心渴望朋友。喜欢阅读,视书如命,属于半吊子文青。不说年岁,梦想永远十八岁,最大的理想就是一生与文字为伍,...
精彩摘录工人往往只知道大工厂中某一部门的情况,差不多总是只知道自己的劳动的经济结果,却不知道自己的劳动的一般条件和定额,
煤加氢裂解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的构建及催化机理 本书特色 岳晓明、魏贤勇著的《煤加氢裂解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的构建及催化机理》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包括煤炭液化背...
Jon Kleinberg,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于1996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业奖、海军研究局青年研究员奖、IBM杰出...
我们终会知道,除了爱情,我们还需要什么。———————————————————————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爱即一切,除此之外的人生仅仅只是“其他”;另一...
郑永年,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