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开放的叙事结构和舒缓忧郁的气氛,对当代欧洲电影风格形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无可代替的地位。然而,他的名字在有关电影的通俗和学术著述中都出奇地罕见。罗伯特•伯德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堪称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塔可夫斯基电影世界的入口,伯德窸窣翻动着难得一见的俄语文献,追溯那些尘封的岁月,然后带领读者穿越电影世界中一条条幽深的密道,凭借“土、火、水、气”四种电影的元素忽明忽暗的光亮,探寻一个个神秘诡谲的角落,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本书涉及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论述范围广,资料翔实,内附一百多幅珍贵影像,书后更有长文导读。在这里,你面对的不是晦涩难懂的电影,而是引人入胜的解谜游戏。
★内容介绍
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罗伯特•伯德详述了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伊万的童年》《安德烈•鲁布廖夫》《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乡愁》和《牺牲》,指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基于对土、火、水、气四种基本元素的检视或颂扬,电影的元素与孕育着可能性的时间的统一感是分不开的,而电影强化了人类体验中的这种统一感。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是电影的元素使自然的元素得以存在。伯德诗性的语言与深刻的哲思就像缓缓诉说的画外音,为读者开启了一次别样的观影之旅,更为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的美学原则提供了一次全新的研究。
★名人推荐
“有关该电影导演在文献上的重大贡献。罗伯特•伯德完全熟悉英语读者难以获得的俄语文献,他对电影构造的细微差别有着非凡的敏感度。”——P. 亚当斯•希特尼(普林斯顿大学视觉艺术教授)
★媒体评论
“这本深刻流畅的书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具有洞察力,思想清晰。”——《俄罗斯与苏联电影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性研究。”——《电影人》
“他(伯德)广泛涉猎文献,从经典俄语文学与哲学到当代视觉艺术,令人耳目一新……”——《视与听》
“对塔可夫斯基研究领域的一次非常受欢迎的贡献。”——《加拿大斯拉夫语文集》
★作者介绍:
罗伯特•伯德(Robert Bird),芝加哥大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电影与媒体系教授,毕业于耶鲁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著有《俄国普洛斯彼罗》《安德烈•鲁布廖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他所著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即将出版。伯德目前正在撰写一系列关于苏联文学与电影中比例模型的文章。
★译者介绍:
金晓宇(1972— ),生于天津。自由译者,从事翻译二十多年。英译中图书有《船热》《诱惑者》《写作人生》《嘻哈这门生意》《剧院里最好的座位》和《十首歌里的摇滚史》等;日译中图书有《狗女婿上门》《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飞魂》和《丝绸之路纪行》等。现居杭州。
Tarkovskyfrequentlyspokeoftheinevitablesubjectivityofadirector’sadaptationofliteraryworks.Inliteraryprose,Tarkovskywrote,‘thereaderseeswhathehasbeentaughttoseebyhisexperience,character,interestsandtaste.Themostdetailedpassagesofproseleavethecontrolofthewriter,asitwere,andareperceivedbythereadersubjectively.’Inthecinema,bycontrast,thecamera‘capturestheaction,thelandscapeandthecharacters’faces’inan‘unambiguousdesignationofconcreteness,againstwhichrebelsthepersonalsensuousexperienceoftheviewerasanindividual’.Theonlyalternativeforthedirectoristorecordhisorherownvisualexperienceofthenarrative:Ihavenoticedfrommyownexperiencethatiftheexternalemotionalstructureofimagesina...
——引自第112页
Inhisessays,interviews,lecturesand(mostimportantly)films,Tarkovskyconsistentlyheldthattheartist‘thinksinimagesandonlythusisabletodemonstratehisattitudetowardslife’(UR22).Hewasneverinterestedintheideaswithwhichhetaggedhisfilmsforofficialandcommercialconsumption;onesensesthathewouldhavepreferrednottospeakabouthisfilmsatall:‘Whenwedealwithagenuineworkofart,withamasterpiece,wedealwitha“thing-in-itself”,withanimagethatisnolessincomprehensiblethanlifeitself’(UR22).Likethephysicalsettingofthefilm,thestoryprovidesaframeworkwithinwhichnaturalflowsandhumangazescrossandenterintointeraction.Itis,inshort,thecrucibleinwhichthespectatorwillburnthefilmintoexperience(ST89).
——引自第112页
民法典专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罗马、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联邦等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民法典,对其历史背景、法典内容、立法技术及社会影响等进行系统考察。民法典专...
艾丽斯·施罗德,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而巴菲特也因为赏识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题的能力,授权施罗德撰写他...
很久以前,生气勃勃的大卫向庞然大物歌利亚发起挑战。四十多年前,租车公司安飞士(Avis)挑战行业中的大鱼——赫兹国际租车(Hertz),通过“更加努力”的品牌战...
桥梁史话 内容简介 《桥梁史话/大家小书》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
大绵羊BOBO:职业漫画家,绘本作者,现居青岛。已出版《我在你身边 傻白熊和冻冻鱼》《没有动物园》《简笔画很好玩 BO 老师的脑洞绘画课》《HI,有人在吗?》《...
❓梗的源头找到了❗活的互联网传说❗❗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日本网友的一个真实烦恼:为什么每天回家都会看到我的老婆在装死?由于提问中描述的妻子行为过于离谱,形象又过于可...
作品目录序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到底做体制内的大师艺术等待天才来拯救“我喜欢那种由衷”“都市里的虚幻天堂”“洗澡”后的张扬重架
本书收录了列维纳斯思想成熟时期的十次访谈,它们于1981年由法国文化广播电台播出。在这里,列维纳斯亲口讲述其现象学致思之路,由《从存在到存在者》和《时间与他者》...
C.S.路易斯(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的天才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
《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英文版自2004年出版至今,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超过200万册。本书为中文版第三版。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引导我们发现,...
全书将视角定格于庞大都市背景下微不足道的个体,以冷艳的笔调书写了27个光怪陆离的都市故事,展示了当下都市人复杂且微妙的心灵世界。作者擅长探讨人性中的隐秘意识,文...
《宏观文艺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文艺根脉和文艺思潮”,研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产生、演变与相互关系,人本
杨丽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家庭期刊集团原总编辑、编审,先后在《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小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等200余万字,作品曾入选中央和国家机...
罗伯特·清崎罗伯特·清崎生长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在夏威夷一个教师家庭,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被派往越南战...
明月清风-明清时代的人.契约与国家 本书特色 本书所要讨论的是今天被我们认为属民事法律调整的契约行为与契约关系,但因时间断限隅于明清时期,显然没有现代民法知识体...
(日)佐藤耕一 (Sato Koichi)日本首屈一指的“目标达成专家”,现为新经营服务人事战略研究所的人事顾问,工科及管理学双学士学位。35岁成为京瓷集团人事...
Everwonderifothersshareyourthoughts?Areyourthoughtssodistinctlyyoursalone?Thisbo...
现代草坪养护管理技术问答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常年从事草坪建植与养护的专家、教授,汇集多年的经验精华,针对日常工作和培训中操作人员普遍困惑的、常见的问题,以问答...
江逐浪,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和文艺美学、文化学研究。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本科生通识课《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研究生通识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