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海

观山海

作者:杉泽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8-6

评分:8.5

ISBN:978754048569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观山海》是一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山海经》通俗读本,主要呈现异兽部分。

·

绘者杉泽以《山海经》作为灵感来源,结合当代审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绘画风格进行了绘画创作。将上古传说中的几百种神奇异兽形象,进行了生动、瑰丽的全新演绎,并配以精练的原文及趣味的解读, 为华夏上 古志怪传奇插上另一 种想象的翅膀。

·

杉泽在创作过程中,前后耗费三年时间构思,结合多种文献资料,使得每一种异兽形象的塑造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原由。

·

译注部分由撰者梁超编写,他以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为底本的基础,并参考了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译版本,最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注解,同时进行了部分故事的延伸,并补充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

·

此外,本书还对于原文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进行了汉音标注等工作,力求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

·

【相关推荐】

市面上关于《山海经》的书籍多如牛毛,这本书却是做得相当用心的。据说,《山海经》最初曾有图,后来图失传,仅留文字,后人根据文字重新绘制图像,但画技普遍不敢恭维。本书的绘画作者为《山海经》的异兽们绘制的画像极为精美,富有艺术性和想象力。更可贵的是,本书不仅是画集,还有大量对《山海经》的注解文字,为现代读者了解这部奇书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

——张辰亮 (@博物君)

·

人类很难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所以即使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如果仔细考据,我们也会发现那其实是大自然中种种元素的拼接和重组。对华夏先民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恢宏浪漫的想象,《山海经》的存在就是证据。但是在科学和理性昌明的今天,我们在与古人共同神游山海之间俯瞰那些仙禽神兽时,有没有想过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用这本《观山海》为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答案。

——河森堡(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作品目录

卷一•南山经 〇〇一
卷二•西山经 〇三七
卷三•北山经 〇九九
卷四•东山经 一八三
卷五•中山经 二五七
卷六•海 经 三三五
· · · · · ·

作者简介

绘者:杉泽

原名:李一帆

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风美学画师,自由艺术工作者,致力于东方水墨插画艺术,在继承国风底蕴的基础上敢于挑战传统绘画方式,形成了妖冶唯美且不失大气的独特风格。曾获第九届中国金龙奖最佳插画提名,作品多次参展于国内知名艺术大展,并收录于《中国百位插画师黑白作品精选》等。

已出版图书:《黑白画意——专业手绘插画攻略》《洛煌笈》等。

·

撰者:梁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传媒与社会等,同杉泽合作完成《观山海》一书,负责该书参考资料的搜集和文字内容的写作。

精彩摘录

阅读时间:2020.10.12—2020.10.14感受:在书中,见识过大禹的厚脸皮,颠覆了比翼鸟的出现是大凶之兆,遇用髯须飞行的当扈,用尾巴飞行的耳鼠,用背部飞行的飞,偶遇了会用角去触碰有错一方,以正是非曲直的(如果现实中真的存在这种生灵该有多好,那么那些让人意难平的冤屈将不复存在,但转念一想,很多事情并不是清清白白地可以以是与非来判定的。),想养一只能缓解人的忧虑的朏朏,以及邂逅了让我想起《小石潭记》的武罗。初中起就想看《山海经》,初中和高中部曾向原著伸出了魔爪,但实在看不下去,直到《观沧海》的出现。精美的配图,精致的修订绝对是我把《观山海》看完的一大助力,感谢杉泽大大。虽然它比不上市场其他更加严谨的山海经解读,也只是揭开了《山海经》的一部分面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朴,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山海经》原著以外,书中还多了与叙述妖怪的相关资料和故事还有可能的原型猜想,让我忍不住想书中所讲的妖怪或许就在我所不知道的角落里生长,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杉泽大大的画技在我看来是最适合描绘山海妖怪的形式,再次感谢杉泽大大的付出,才能让我见识到山海经的神奇。《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志怪古籍,那些经卷中的生灵,虽荒诞不经,但存有着先民们关于世界的大量原始观念与想象。山海经有一些生灵是灾祸的前兆,但总被人们打上了星的标签,将它们的出现视为灾害,在曾看过的电影也有类似的设定,令人唏嘘。摘录:按龙的成熟程度分类的龙属:第一类虬(幼小的龙,生长发育期,还没有长出角)第二类夔(只有一足的龙)第三类蛟(长有鳞片,能发洪水,干年化龙)第四类角龙(龙五百年而成)第五类应龙(又称黄龙,背生双翼,龙干年成)凤凰脑袋上的花纹呈【德】字,翅膀上的花纹呈【顺】字,鸟背上的花纹呈【义】字,胸上的花纹呈【仁】字...

——引自章节:卷一•南山经〇〇一


也是极其遥远的地方。

——引自章节:卷二·西山经人面鸮(音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