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王铭铭、罗丰、荣新江等倾情推荐 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蒙古高原的匈奴| 高原河谷的西羌| 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
☆探察三大游牧社会及其与汉帝国的互动 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 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不得已”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名家评论
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
——许倬云
我们这个时代学术中最重要之事,莫过于指出,以定居的乡土格局来形容中国社会是有问题的。“中国乡土定居性理论”抹杀了我们历史经验中的许多“另类元素”。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汉代中国北方游牧社会的诸种形态,使长期被我们视作“他者”的匈奴、西羌、东胡及其后裔,成为我们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步骤。
——王铭铭
没有哪个古代帝国的周边,拥有像中国那样多的游牧民族;也没有哪种文字中留下像汉文一样对于游牧民族的丰富记载;然而当下游牧民族研究却是西方、俄国或日本学者的领地。当读完这部非凡拔俗的著作后,我们可以略感自豪地宣称,游牧世界的研究中终于增添了一份中国经验——从理论到微观。
——罗丰
作者既解构了旧史家的片面记载,又谨慎地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使自己不要走过头。作者基于多年来对游牧社会的亲身观察和体验,加之对中国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的熟悉,本书可以说是王明珂一部更加宏观的著作,是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荣新江
尽管历史事件,或者所谓“史实”并非不重要,但这本书中的“反思性研究”,却无意针对“历史事件的重建与其因果关系的安排”本身,而是要将一系列相关历史事件之由以展开的根源,追溯到中原王朝的资源边界与游牧各人群的不同人类经济生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诸方面。正由于这样高远的立意,本书才会写得新见迭出,引人入胜。
——姚大力
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 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约两千年来,由前汉到19世纪中,内亚与中国的整体历史可说是由两个循环圈——草原上部落分立与统一的循环,以及中国王朝一统与崩溃的循环——所构成,两者模式相异,但在历史过程上又彼此相互牵动。”“历史事件,无论它们符合或不符合一些历史发展模式,都是一些历史表象,它们产生于一些历史本相;更正确的说,它们产生于某种历史情境下人们的企图与行动抉择。”“由此角度来看,自战国至于明清,北方游牧世界与中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历史本相的产物——这个历史本相便是华夏(或中原之人)的北方资源界线或边界。……由殷商到西周时期,移动化,畜牧化及武装化人群出现在黄土高原的北方边缘地带,并向南争夺宜于农牧之地。与此相应的是南方华夏认同逐渐形成,华夏诸国相聚以维护或扩张其领域资源。华夏向北扩张其资源领域,并筑长城以维护此领域,如此更促成华夏资源边界外的北方混合经济人群投入游牧生计之中。这条东西绵延的资源界线(长城是其具体表征),造成中原帝国与其北方,东北方诸游牧部族之间的互动,各方沿此界线展开历经两千余年争夺与维护生存资源的历史。”
——引自章节:华夏华夏
“……层层的自然环境都对人造成种种‘边界’……其次,利用种种生计手段利用环境资源,人类普遍以‘结群’方式来分配,争夺与保护资源领域,这又造成了一种‘边界’。这些共享与保护资源的人类社会群体,如家庭,家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也造成家族与家族间,部落与部落间,国家与国家间的‘边界’。……各个人类群体还有性别与阶级边界。……即使在今日‘公民社会’在共享公民权利的人群中‘历史’仍造成意识形态上的边界,以区分谁是社会主流(主要民族或族群),谁是社会边缘(外来新移民,原住民与少数民族)。……相信‘历史’,生活在‘历史’中,也让我们接受‘历史’所造成的社会人群边界。……‘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引自章节:华夏华夏
作品目录一 历史笔记 1 历史讨论 2 评Owen Lettimore:《中国的边疆》 3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没有自然法的观念――即人生而具有的自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了侦探小说...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先生...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CT读片指南-第二版 本书特色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ct读片指南(第2版)》是一套由国内影像专业知名教授写给基层影像医师和影像科新手的实用参考书。必要基...
作品目录第一辑 评说钩沉张子静 《我的姊姊张爱玲》张子静 《金锁记》与《花凋》的真实人物汪宏声 记张爱玲周瘦鹃 写在《紫罗兰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美与孽》、《...
LittleTimmyandMr.Cloudisastorythattellsaboutalittleboywhohasabigimagination,thep...
实验药物学 内容简介 《实验药物学》一书共分9卷。全书收载药物373种,分发敞、涌吐、清凉、和解、开透、通利、攻泻、沮热、消化9剂。每剂之下又分若干小类,如发散...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另外两位是尤金·奥尼尔和阿瑟·米勒),同时也是全...
临床检验 本书特色 《临床检验》: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为临床的诊疗工...
浦登记,OPINION株式会社董事、副社长。生育两个孩子后回归职场。曾任外资化妆品公司区域经理、派遣公司销售和管理等职位。在派遣公司和企业职员研修中接触过五千多...
作品目录序一序二●绪言 1●第一部分 泉州古伊斯兰教 8一、泉州伊斯兰教寺和“ 拱拜尔“石刻 8二、泉州东郊伊斯兰教灵山圣墓 42
一世风流,腾讯白金作者,在腾讯人气排名第一,《凤临天下,王妃13岁》更是她在腾讯的成名之作,总点击2.5亿,收藏过万,在腾讯总榜位列第一。其作品还有《特工皇妃:...
西方世界备受尊崇的女性心灵导师,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长。自1974年以来,在世界各地主持过多个工作坊,做过多次演讲。著有《当生命陷落时》《生命不再等...
概念车的梦幻-世界100款经典概念车鉴赏 本书特色 《概念车的梦幻:世界100款经典概念车鉴赏》是一本带你周游世界.让你了解不同国家汽车文化和这种文化所诞生出的...
如今我们所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癌式扩散。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生产和增长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觉一般。它佯装生机勃勃,掩藏着迫近的致命性灾难。生产越来越趋同于...
吴中杰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于鲁迅研究用力尤...
城市规划导论 本书特色 现代城市规划丛书。 本书全面概括了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16章,其内容包括:综论;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
互联网下半场来袭,从业者需要做出怎样的变化,以应对风云突变的大环境呢?本书主要讲述“用户导向”的设计师,与“业绩导向”的产品经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新时代如何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