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早餐史

百年早餐史

作者:克里斯穹‧葛塔魯(Christian Grataloup)

出版社:聯經

出版年:2018-7-23

评分:5.9

ISBN:978957085138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內容簡介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不僅滿足口腹之欲,還是一日美好的開端。

早餐可簡單、可複雜、可華麗、可樸實,端視享用之人的喜好與需求。多數饕客在乎的是早餐好不好吃、去哪裡買、怎麼做?意在滿足填飽肚腹的物質需求,但你可曾想過,今日我們桌上的一份早餐,是積累了百年、來自各國的文化精華。

早餐其實顛覆了飲食史,擁有開創嶄新世界的力量,在短短幾百年間橫掃了歐亞大陸,成為許多人一早的精緻享受。特別在歐洲,早餐的形成與航海時代商船貿易的發達息息相關,成了展示外貿成果與新潮食品的最好舞台,其食材的演變與人們重視它的程度,在在顯示它跨越了物的界線,漸漸轉化為一種文化現象,且是令人驚異的跨文化融合。

當你坐在路邊早餐店的一角,享用著咖啡、火腿蛋土司與沙拉,享用著一天之始的明媚時,不妨想想:咖啡是怎麼傳進來的?土司是什麼時候開始占據我們的餐桌?沙拉又怎麼會成為健康的代表食品?就會發現,一張小小餐桌上的食物就像聯合國,而你正站在歷史的發展洪流中,帶著新文化向前邁進。

在《百年早餐史:現代人最重要的晨間革命,可可、咖啡與糖霜編織而成的芬芳記憶》一書裡,作者克里斯穹‧葛塔魯除了直向梳理早餐演變的歷史,還縱向包攬了地域發展、產業、運輸等的演進,以地理學家的獨到眼光,帶領我們看各個異域間的交流如何轉變固有的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如何內化,逐漸成為生活不可分割的文化。

「每個人都知道天天吃的早餐,因為太過熟悉了,以至於沒想過該去深入了解它長達三世紀的歷史!」

一旦明白了其中奧妙,早晨的餐桌就是精采又多元的文化共和國。每一種組合都是創新,每一次入口都是顛覆。

作品目录

目次
推薦序 一定要吃早餐嗎?──透過早餐理解世界的運作 胡川安
前言 世界甦醒
第一話 您說的是「早」餐嗎?
曖昧不明其來有自
全球化的一餐誕生
第二話 結束或開端?
兩大詞源系譜
羅馬的先例
早餐和法國大革命
第三話 一日之首,歷史之末
隨機進食遭淘汰
一日三餐
和其他兩頓不一樣
第四話 群體化作息下,個人化的一餐
「petit dejeuner╱早餐」之前
鬧鐘敲響早餐時刻
不合群的早餐
第五話 與法式美食悖道而行
美食誕生,平行發展
有利新型態早餐誕生的背景
餐桌上的資產階級革命
第六話 早餐變小,世界變大
世界三大區塊
三大「興奮癮品」
純歐式風味
第七話 控制「東西印度之路」
東印度公司確立的茶之路
蔗糖和奴隸:西印度公司的機運
東印度、西印度,早餐的源頭
第八話 茶、咖啡、可可,
此物只應天上有?
早餐少見香料
神奇植物,傳奇記載
南方:香料和早餐的故事
第九話 咖啡:後起之秀?
人工種植起步晚
十七世紀後半才開始喝咖啡?
從杯子到園圃
第十話 茶:耆老
名副其實的茶樹
茶路
茶的西化
羅伯‧福鈞的財富
第十一話 最佳配角:巧克力
西式混搭
創新的固體狀
第十二話 薄荷茶,
創造出來的傳統
興奮癮品未及的西方邊陲
薄荷加茶
第十三話 早餐工廠
機械化
熱飲沖調
廚房藝術的明星商品
第十四話 瓷杯,舉世通用
舊世界多種文化之孕育
歐洲瓷器,印度公司的子嗣
美洲和巧克力分道揚鑣
第十五話 歐洲的早餐,
世界的縮影
三大飲料、三大入口、三大區域
北與南,早與晚
第十六話 工業革命的催化劑
農民變工人,熱湯變加糖茶
英國大實驗場之外
運輸成本下降
第十七話 湯匙的背面:奴隸和種植
黑奴種植模式
茶葉和農作的第二紀元
第十八話 從可頌麵包到跨國企業
麵包店:鄰里商業的最佳典範
農產食品的企業大老
咖啡和巧克力
榖片,創新的頂點
第十九話 早餐與地緣政治
世界貿易組織協商失敗
早餐,擺盪於全球市場和跨國市場
公平交易興起
第二十話 歐陸早餐稱霸天下
城市的、普羅大眾的、有錢有閒的
歐洲之外的「小歐洲」
拉丁美洲、南非、俄羅斯
遠東,西化的極限
第二十一話 融合交雜的早餐
非洲鄉野
美洲印第安人
波里尼西亞的星期天不全球化
歐式早餐難道源自印度?
結語 早餐末日?
另類作息:早午餐?
杯裡的風暴!
致上元氣滿滿的感謝
列不盡的參考書目
注釋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克里斯穹‧葛塔魯(Christian Grataloup)

地史學家,巴黎第七大學教授,致力於研究全球化的歷史。

其著作《全球化的地理歷史》(Géohistoire de la mondialisation)榮獲2007年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géographie)獎項與2008年聖德尼獎(Jean Sainteny Prize)。

譯者簡介

蔡孟貞

1965年生,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魯旺斯大學應用外語碩士。喜歡法文,喜歡法國。譯有《20世紀的巴黎》、《螞蟻》、《肉體的惡魔》、《豹紋少年》、《放手》、《沉淪》、《法蘭西組曲》、《真愛獨白》、《暗夜無盡》、《聖殿指環》、《布拉格墓園》等作品。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