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为学终身以之——纪念顾领刚先生110周年诞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今年5月8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10周年诞辰。顾先生一生在学术园地辛勤耕耘,创辟路径,培育人才,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学术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
首先,顾先生和他创立的“古史辨学派”,对当代史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前后,顾先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投入对古史古籍的考辨。他继承我国历代学者实事求是、辨伪存真的优良传统,接受“历史演进”的治学方法,结合自己对戏剧、故事格局的认识,在1923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念中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早的状况”。顾先生突破了“经书即信史”,把古代一切圣经贤传都当作历史文献来研究的传统观念。他从立体地逐层分析史料的形成时代人手,然后确定每一层文献的历史涵义。他认识到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历代文献中的同一件古史会被染上不同的色彩,所以要重视古史在传说中所经历的变化,透过这种变化,探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观念。顾先生这种历史意识达到了中国传统学者未曾达到的高度,因此,“层累说”超越了启发他疑古思想的郑樵、姚际恒、崔述等人的学说,为考辨古史传说和古史资料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次有系统地体现了现代史学的观念。
顾先生提出的“层累说”,在史料学领域内建立了全新的典范,动摇了历代相传的三皇五帝体系,在当时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古代史料真伪的大辩论。顾先生把这些讨论文章编为《古史辨》**册,于1926年出版。以后又陆续编辑,直至1941年第七册出版,收人350多篇文章,合计3to多万字,由此产生了“古史辨学派”(又称为“疑古学派”)。《古史辨》是古史辩论文章的结集,重在资料和见解的提出,不重在结论的统一。其中论点既有根本分歧的,也有大同小异的,需要读者独立思考。可是无论当时史观如何不同的人,都逐步承认了“层累说”在史学上所占据的位置。“古史辨学派”从20年代至40年代不断深人的探讨,坚诗以考证辨析而求真的途径,使古史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直至今日而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令海内外学界无法不重视他们的业绩。顾先生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其次,顾先生用民俗学材料来印证古史,倡导和开拓了我国的民俗学研究。
以民俗学材料来印证古史,是顾先生治学的一大特点。古史记载中本来包含着许多神话传说的成分,相互冲突,难以在考古学上得到直接印证,而借用民俗学的研究往往可做出合理解释。顾先生通过盂姜女等故事的演变,来论证古史如何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局部地方变为全国,由神话变为史事。他还通过民间歌谣来论证《诗经》是古代诗歌总集,其中有大量的民间创作;又通过考察东岳庙诸神和妙峰山香会来探讨古代神道和社把。这些工作不仅为古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而且开拓了我国的民俗学研究。
顾先生于1926年出版的《吴歌甲集》,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还有详细的注释、解说和对一些问题的理论探索,因此不只是一般的歌谣资料集,而是我国**部具有科学价值的歌谣学著述。顾先生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有分量的文章,他用研究史学的科学方法和精神,把两千多年的文献记载和遍布全国各省的民间传说、文学艺术中纷坛复杂的相关资料,按照历史的系统和地理的系统整理出来,被称作“奠定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理论基础”。顾先生和北大同人1925年对妙峰山香会的考察,是我国**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20年代后期,顾先生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主编《民俗周刊》,创办我国**个正式的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会丛书》,将民俗学运动由北京推进到南方。他在《民俗周刊》的《发刊辞》中提出:‘哦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这种打破尊卑界限,把民间文化、民众生活纳人学术研究轨道的作法,正是当年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再次,顾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杰出创建人。
古代史料研究离不开古代地理研究,因此顾先生在古史研究中对古代地理进行深入探讨。清末民初以来,这方面研究衰落到极点。顾先生为扭转这种状况,于30年代初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冲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与学生共同研究《尚书·禹贡》。19M年,他又联合燕大、北大、辅仁三校师生创办《禹贡》半月刊,成立“禹贡”学会,通过学术团体的公开讨论,推进历史地理的研究。顾先生亲自为学生分发题目,为他们的处女作或者不成熟的稿件核对补充材料,甚至在修改或重作后仍用原作者姓名发表。这种弘扬学问、培养人材的苦心,使许多青年学子深受感动,走上终身治学之路。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顾先生带领学会同人将研究重心由沿革地理转向侧重边疆地理和民族演进史,《禹贡半月刊》出版了很多这方面的专号,如“东北研究”、“西北研究”、“回教与回族”、“康藏”等等。这些专号学术水平均属上乘,其中有不少是**次向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或资料,至今仍是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必读之作。
由于顾先生能够认清历史使命,将研究工作合于时代脉搏,以及他一贯倡导平等讨论的学术空气,因而使得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在短短三年多时间中,聚合了各方面的人才,取得了巨大成绩,造就了了禹贡学派”。
通过办刊物来推进学术、培养人才,是顾先生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现在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杂志不是靠名人来支撑,不能以发表名人文章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看它通过自己的努力造就出多少名人。现代历史地理学领域中的大师,几乎全是当年禹贡学会的成员。以此而论,《禹贡半月刊》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办得*成功的杂志之一。顾先生为我国历史地理学培养了整整一代人才,为建立、发展这一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影响深远。
顾先生一生献身学术,留下了2000万字的著述。他追求真理,不辞劳苦,不贪名利,不崇拜偶像,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不遗余力地提携培育后学。他的这些学术成果和优良学风,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纪念顾先生,就是要继承这笔遗产,发扬光大顾先生实事求是、献身学术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今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颌刚先生诞辰110周年。顾先生一生治学,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古史辨学派”的创建者,顾先生的学术成就不仅在近代学术史上具有肇始之功,而且在近代思想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为纪念顾先生而写的纪念文集。
《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内容简介: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作者针对女儿在工作中遇到的20个困惑,基于自己在职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学思潮、社会心理等因素对诗、赋文体形成的影响,探索...
浑沌贾平凹散文随笔集 本书特色 大西北是什么呢?是中国民族生成与文化发展的、在苍凉中呼啸生命元气的孕床。在当今这样一个地质年代,文化生物贾平凹锲而不舍地做着一项...
往事细雨中 本书特色《往事细雨中》精选“鲁奖”获得者裘山山的散文,分“去往书店的路”“生活碎片”“女人的名字 ”“全家福”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五辑,全面反映作家...
名家学术经典--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唐诗杂论》为名家学术经典之一。名家学术经典--唐诗杂论 内容简介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
生者对逝者的叩问 内容简介 在中国近年的历史文化散文热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到:他,就是以一部《春宽梦窄》而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97年)之全国优秀散文奖的...
文人自在杀气 本书特色大仙,京城文化名人、著名诗人、专栏作家大仙的随笔集,是一本对本世纪的文艺以调侃,对上世纪的文艺以怀旧,是一部癫狂的文艺气质评论专集。他的文...
《认识通信》内容简介:本书以宏阔的视野和生动的语言全面介绍了通信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书中从收发信号的通信终端、交换信号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11:杜宣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一。收入著名作家杜宣的3篇作品,分为话剧、诗歌、散文三个部分。由著名文艺评论家杨剑龙编选。“海...
心碎你好 本书特色 无论是我,还是袁晓晨,在人群中都渺小得如同没有,我们都是随时可被替换掉的零件,我们生长在城市的缝隙之中,我们的欲望与梦想,被嵌进无数相似的欲...
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的诗与情-随书附赠《经典玉谿生诗》永恒珍藏版 本书特色 解读李商隐,竟是这样磨人的一件事情。犹如误入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迷宫,想要理清每一处细...
流动的时间与空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文化的层面上,独行是一种比深刻远为荒凉的行走;路遇精神故乡,谁不渴望被曾经感动过的
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鉴-典藏版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
《白天最后的日光为我停留》内容简介:《白天最后的日光为我停留:惠特曼经典文选》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沃尔特•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
那不勒斯四部曲(布面精装版)(共4册) 内容简介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
李国文文集:第15卷:随笔:六:说宋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李国文先生系当代著名作家,《说宋》是他在《说唐》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他在熟读大量宋朝史料——正史野史稗史、...
《天空的另一半(新版)》内容简介:“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
梁晓声自选集 本书特色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等多个维度,深受广大读...
朦胧诗新选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富有创造力和美学意义的诗歌流派,发轫于“文革”后期的朦胧诗,以其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
诗情画意(梁宗岱散文随笔选集) 内容简介 “盗火者文丛”的作者多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大家,10本书分别是冯至的《白发生黑丝》、李健吾的《咀华与杂忆》、卞之琳《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