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忒西勒亚

彭忒西勒亚

作者:[德]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2018-8

评分:9.1

ISBN:978750809487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彭忒西勒亚》的作者克莱斯特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杰出作家,在德语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卡夫卡曾经在日记里提到:“我反复阅读克莱斯特的作品。艺术不是瞬即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今人将克莱斯特称作德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认为其地位仅次于歌德、席勒 。

《彭忒西勒亚》是克莱斯特“最具勇气、最富才华”,也是“最个人、最激情、最炽烈”的作品。在初稿完成之后,克莱斯特曾激动地写道:“的确,我最内在的本质就蕴于其中。……我灵魂全部的痛苦和光辉。”《彭忒西勒亚》剧情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女主人公那分裂的自我、狂热的追寻和无望的抗争让一代代读者生发出感动、同情,甚至共鸣。克莱斯特对人性缺陷深刻而独到的表达,使这部戏剧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

《彭忒西勒亚》的故事发生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战场。特洛伊战争如火如荼之际,一支来自神秘部族亚马逊的骁勇的少女军团从天而降。她们的统帅,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与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在战场相遇,他们爱上了彼此,都想俘获对方。在一次战斗中,彭忒西勒亚负伤昏迷,被阿喀琉斯擒获,她的女伴普萝妥耶为避免刺激女王脆弱的心灵,恳请阿喀琉斯装作自己被俘,女王苏醒后信以为真,对阿喀琉斯讲述了埋藏在亚马逊国奇异而惨烈的历史中的秘密。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激战的声音……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译者为正文添加了众多脚注,并在正文之后编写了“专名索引”。 除了克莱斯特的剧作,本书还收录了三篇评论及研究文章,这三篇文章为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理解剧作内涵提供了便利。

作品目录

中译本导读1
第一场24
第二场35
第三场42
第四场51
第五场60
第六场73
第七场79
第八场87
第九场91
第十场108
第十一场110
第十二场115
第十三场118
第十四场123
第十五场135
第十六场163
第十七场165
第十八场167
第十九场168
第二十场172
第二十一场179
第二十二场186
第二十三场190
第二十四场195
专名索引221
附录
克鲁克霍恩:彭忒西勒亚239
弗里柯:彭忒西勒亚258
任卫东:我是谁?——克莱斯特戏剧《彭忒西勒亚》的身份问题284
· · · · · ·

作者简介

克莱斯特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杰出作家,在德语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所处时代的一个异类,无法明确归属于任何文学流派:他既突破了古典主义对和谐的追求,也不接受浪漫派的美学理念。在他去世之后,学界和公众才逐渐认识到了他著作的价值。比如卡夫卡曾经在日记里提到:“我反复阅读克莱斯特的作品。艺术不是瞬即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今人将克莱斯特称作德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剧作家,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其在德语文学史中的地位仅次于歌德与席勒。然而其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仍相当少。

精彩摘录

哪怕整个地狱都压到你身上,你也要做个巨人,不要倒下!要像石拱门般:它岿然屹立是因为其每个石块都要崩坠!骄傲地昂起你穹顶般的头颅,对众神的闪电高呼声“来吧!”哪怕你从头到脚都已被劈碎,但只要你这年轻的胸膛之中还有一口气能固定石块砂浆,内心中就不要有丝毫的动摇。

——引自第103页


她的盔缨仿佛都感到了畏惧,从后方猛曳着她的头颅沉下。

——引自第38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