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季四家之首黃公望(1269-1354)及其巨制《富春山居圖》,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所獲地位及評價之高,身後至今無人能及。故此,其始終是學界研究熱點。圍繞黃氏及其創作所展開的學術探究,從筆墨技法到畫卷真偽,從畫格畫品到捲軸流傳,等等,關涉眾多亦成果斐然。然而,作為全真道于江南地區興盛之際的重要弟子之一的大痴道人黃公望,其全真教徒身份在過往研究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與之相關,黃公望的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之關係也始終被割裂,懸而未論。正是基於此背景,本書意欲在完整復建黃公望的生活際遇及信仰世界的基礎上,探察成就黃公望及其藝術創作之至高地位與價值的特殊性何在,並進而於其信仰世界中為這種特殊性尋找根源,以重新解讀和詮釋大痴道人黃公望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富春山居圖》,證明其宗教信仰和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元季四家之首黃公望(1269-1354)及其巨制《富春山居圖》,在中國山水畫史上所獲地位及評價之高,身後至今無人能及。故此,其始終是學界研究熱點。圍繞黃氏及其創作所展開的學術探究,從筆墨技法到畫卷真偽,從畫格畫品到捲軸流傳,等等,關涉眾多亦成果斐然。然而,作為全真道于江南地區興盛之際的重要弟子之一的大痴道人黃公望,其全真教徒身份在過往研究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與之相關,黃公望的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之關係也始終被割裂,懸而未論。
謝波,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博士,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生,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欧阳墨心,真名王莹。墨心者,乃为“默心”:心不可语,却可说天下;或可解为“摸心”:卧云弄月,夜澜天澄,“摸心”而自问,可窥洪荒;今有新代词解:墨,谓之黑也;心,...
卤猫插画艺术家。喜欢根据季节变化来创作,用色彩生动的笔触描绘季节变化。已出版个人绘本《找到这颗星球》和《狐狸卜》。
安迪·法兰,出生于美国南加州查理斯顿市。从克莱门森大学(ClemsonUniversity)毕业后,就读于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MedicalUniv
张皓宸,四川成都人。你看到的或许不是我的全部。90后。天然呆。会写会画。曾出版《回忆是眼睛里的海》。
贾平凹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更为可贵的是他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毫无疑问...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2017)》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作者编制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评价指数指标体系,以2007年为起点,以设
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围绝经期综合症 本书特色 《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实录丛书: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国家卫生政策,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发展中...
* 荒诞派戏剧的国王尤内斯库寻找自我和寻找家园的旅程* 在你的人生里,你到底是主角还是旁观者?* “这是我梦中的一生的历史,像是照片的底版。这也是一次回到原初,...
作品目录第一章 悉心构筑和维护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 欲成为出类拔萃的人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 一定要重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要学会
Thisbookwasradicallychallengingwhenitwasfirstpublished,andisonlymoresotodayasthe...
《反诗歌:帕拉诗集》是一本厚重的诗歌合集,从包括《诗歌与反诗歌》《沙龙篇》《饭后演讲》在内的十一部帕拉诗集中,精选了近二百六十首诗歌,全面展现了“反诗人”帕拉的...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
AfascinatingexplorationofthecontentsofAgathaChristiesseventy-threeprivatenoteboo...
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 本书特色 该书呈现诸多新颖的洞见,深化了我们对环境的阐释。尽管传统美学通常与艺术的鉴赏联系在一起,但是卡尔松阐明我们的诸多审美...
《汪曾祺别集》总序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
捕快之女沈嘉嘉從身為周府廚娘的娘親手上,解救下一隻因為不會說話而要被主人燉成湯的鸚鵡。鸚鵡醒來後驚恐萬分:「這是哪裡?我怎麼會在這裡?這不是我家。」沈嘉嘉抱起他...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与人类交互影响、共同进化。20世纪初,电影经过一系列发展与进化,挑战了既有的文字媒介,改变了媒介格局;20世纪末,数字...
西方法理学新论-解释的视角 本书特色 从解释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视西方法理学史为一部法解释学的历史,对于构建中国当代法理学应当具有启蒙意义。解释既可以是一种进...
古代法-西方学术经典译丛全新译本 本书特色 梅因分析了各国法律演变的历史过程,指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法律渊源都是沿着“判决”-“习惯”-“法典”这样的顺序...
陳宜中1970年生,高雄人。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劍橋大學社會暨政治科學院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兼任《思想》季刊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正義理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