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的世纪

瘾的世纪

作者:严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9

评分:7.6

ISBN:978720815233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严锋,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6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1994年留校任教。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戴维斯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雕虫缀网录》《感官的盛宴》《飞翔的癖好》《现代话语》《跨媒体的诗学》等。

作品目录

飞翔的癖好/ 001
瘾的世纪/ 012
流量与迷狂/ 017
我的电子阅读生涯/ 022
数字化生存之零敲牛皮糖/ 042
未来之书/ 050
小玩意儿/ 054
激情英语/ 059
一个大学生的爱乐简史/ 065
从万象到微博/ 073
社交时代/ 079
直播时代/ 085
“后人”时代?/ 090
文学3.0/ 094
无人永生/ 097
“西游”密码/ 102
高分辨率的怀旧/ 110
《黑客帝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15
《星球大战》的神话因缘/ 120
另一种穿越/ 125
虚拟的枪和真实的血/ 133
男人的游戏/ 142
永远的毁灭战士/ 153
在游戏中创造世界/ 172
纳博科夫是一个游戏玩家/ 179
· · · · · ·

作者简介

严锋,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6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1994年留校任教。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戴维斯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雕虫缀网录》《感官的盛宴》《飞翔的癖好》《现代话语》《跨媒体的诗学》等。

精彩摘录

这是一个什么都能上瘾的世纪。我们无可救药地迷恋各种东西:电子设备、发烧音响、电脑游戏、网络小说、综艺八卦,甚至只是在微博、微信上窥视他人的生活……我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然而,“什么东西不是瘾呢?读书会上瘾,炒股会上瘾,搓麻会上瘾,老虎机会上瘾,广场舞会上瘾,刷微博会上瘾,淘宝会上瘾,爱情会上瘾……再说得透彻一点,我们对生命的无限热爱,难道不是一种终极的、无可救药的瘾吗?”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今天的诗人和小说家们似乎都失去了光晕,成了“没有氛围的星星”。在一个AlfaGo可以下围棋、计算机可以写诗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关心技术更新,也容易统计数据上瘾。然而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从《奥德赛》里寻回古典时代的光芒,依旧需要从《诗经》里寻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式的朴素情感共鸣。那么,在这个科技信息时代,我们能不能用iPad不受打扰地阅读《荒原》?我们能不能像看待科幻片一样看待纳博科夫?我们能不能在游戏中创作一个新的时代?身为一个接受正统大学教育的中文系教授,严锋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读书与科技,文学与游戏之间的联系,也从自身经验出发,向读者分享了在当下,我们如何能把爱好与所学紧密相连,如何享受科技的便利来增加文学阅读、音乐鉴赏的便利。

——引自章节:编辑推荐


曾经看到一则发生在四川的惨烈新闻。丈夫网瘾难戒,向妻子写保证书,坚决不上网。结果不到一个月又故态复萌。妻子忍无可忍,拔刀把丈夫握着鼠标的手齐腕砍下。上瘾正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症状,愈演愈烈,而且花样也愈来愈多。与此同时,脑科学研究进展神速,人们对上瘾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有一句古希腊的名言,叫做“认识你自己。从前我们想要认识自己多半靠哲学,如今的手段可就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说真的,到了21世纪,如果对大脑化学机制懵然无知,却还在那里奢谈什么“自我”、“主体”之类的概念的话,那简直比隔靴搔痒还要糟糕。至于我,特别关心这个问题纯粹出于非常个人的原因。因为我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我不可救药地迷恋各种玩意儿。8岁的时候迷了制造飞机,当然是模型的。后来又陆续迷上了收音机制作、望远镜制作。长大以后又迷电子音乐、发烧音响、计算机游戏,真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是烧得昏天黑地,忘乎所以,倾家荡产,被朋友和同行视为彻头彻尾的玩物丧志派。我为此不断自卑自责。我也曾像马三立在《十点钟开始》里面那样,一次次地发誓要从今天十点钟开始,斩断一切妨碍工作的嗜好,揭开我生命的最新一页。结果呢?这些十点钟永远不是在现在,而是在将来不知道哪一天。但是,在看了一些有关上瘾的文章之后,我不那么沮丧了。原来并非我比别人意志薄弱,不能自已,也不是我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觉悟太低,而是我的基因有先天弱点。请看:科学家把大鼠放在能够获得相同剂量的可卡因和条件完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实验开始两个月后,只有17%的大鼠逐渐对可卡因上瘾。这个现象用最白的话来说就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怪不得我啦,怪也没用。且慢,光是蛋有缝也不够。先天结构或因素如果不通过后天环境的激发,还是不会表现出来。通过动物实验,科学家已经对环境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作出精确的分析。他们发现,原本对安非...

——引自章节:瘾的世纪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