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错觉

知识的错觉

作者:[美] 史蒂文·斯洛曼[美] 菲利普 ·费恩巴赫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2018年1月

ISBN:9787508682501

所属分类:心理健康

书刊介绍

《知识的错觉》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撰文推荐! 一本简明扼要的人类智能使用手册! 从集体狩猎到民主制度,从抽水马桶到智能技术, 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
认知科学家告诉你关于个体无知与集体智慧的真相, 让你了解个体的无知与错觉,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你认清集体的理性与非理性,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共处。
你可能并不知道: 我们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聪明。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
虽然人类比史上所有动物都更聪慧,但是,人类并不善于思考。
让人类崛起的是集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
知识存在于群体中,专家也依赖群体的智慧。
知识掌握在谁的手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集体并非永远正确,集体观念误入歧途时,个体应避免其负面影响。
…… 我们的无知总是超出自己的想象。
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掌握了艰深的技术:我们学会了生火,创建了民主制度,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让基因对号入座……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犯错大王,时常做出愚蠢的行为,大多数人甚至连马桶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弄不清楚。我们何以知之甚少却成就颇高? 《知识的错觉》指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没有谁拥有超级大脑,所幸人类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我们的日常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中获取经验与智慧。所以,让人类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的,并非个人理性,而是无与伦比的集体思考。也正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知识的错觉。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常高估自身的理解力,为何政治偏见与迷思总是根深蒂固,为何个人精英主义式的教育和管理总是无疾而终。
对“无知”的了解,是我们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理性地对待技术,更客观地面对烦冗的信息,与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和谐共处。
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loman),美国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学教授,《认知》杂志主编。史蒂文长期致力于研究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他对因果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认知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在主流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作品。
菲利普·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认知科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利兹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揭示认知科学如何影响社会问题,如政治、基因科学及消费者如何决策等,曾受邀作为TEDx演讲嘉宾就此类话题发表演说。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BBC(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等有影响力的媒体上。

作品目录

推荐序
无知怎么破解?没人知道
前言
无知与知识共同体
第一章: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究竟有多无知
错觉的诱惑
第二章:我们为什么思考
一个好大脑
明察秋毫的大脑
富内斯的诅咒
第三章:我们如何思考
因果推理大师
推理的正向和逆向
讲故事的能力
第四章:我们的认知为何会出错
我们所知甚少,但够用
两种思维
直觉、慎思与解释性深度错觉
第五章:身体记忆卡和世界存储器
具身智能
认知革命
世界存储器
大脑,心智的一环
第六章:他人的智慧
狩猎共同体
智力爆炸
共享意向性
作为常态的团队合作
模糊的知识边界
为共同体而生
知识共同体的代价与好处
第七章:与技术共事
思想的延伸
无法共享意向性的技术
真正的超级智能
与系统一起工作
第八章:科学的错觉
公众理解科学
忠于共同体
错误的因果模型
修正错误信念
第九章:政治的错觉
解释你的立场
价值还是后果
“无知”的选民
第十章:聪明新定义
智力的定义
智力测验简史
集体智力测评
群智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变得更聪明
发现你的未知
知识共同体与科学教育
学习共同体
第十二章:做更聪明的决策
解释的朋友和敌人
信息不是越多越好
蜂巢经济
推向更好的决策
结语
无知不可避免,错觉亦有价值
无知能够避免吗
一个健全的共同体
“校准的”和“不准的”
致谢

热门书摘

人们很少发觉自己的无知,因为他们会沉浸在一个高度同质性的环境中,其信念被不断自证与加强,鲜有相左之声。

我们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源于群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这些观念又经由群体认同的加强而根深蒂固。

事实证明,脑容量与社群规模密切相关。

我们有理由相信行动是先于思维而存在的。

一味追求大存储量的记忆体是徒劳的,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可能穷尽这个世界。

一旦我们开始意识到知识并非全部储存在某人的脑袋里,而是在一个共同体中被共享,我们心中的英雄们也将改头换面。我们开始关注一个更大的群体,而非聚焦于个人作为。

想要全部地理解,势必要了解更多,而且每一项待解之事的组合将很快使你不堪重负,于是,系统崩溃。

更深层、更抽象的信息之所以大有助益,是因为它们能够被用于从无限可能的排列组合中提取出那些我们感兴趣的部分,而不用管这些兴趣点是怎么产生的。

条件反射并非生效于任意配对的刺激之间,它们只在联系具备某种潜在的因果意义时才生成。

的厌恶反应能帮助我们摆脱万恶之源。一滩褐色液体流淌在街道中央或许可以被人接受,但如果那是一种不洁之物,情况就不太妙了。类似的教训还适用于恐惧反应:遇到蛇或敌人的时候恐惧或许是有用的,但不能随便遇到一个陌生人就吓得胆战心惊。

知识的错觉赋予人们自信去开拓新疆域。伟大的探险家必定坚信他们知道得比实际上更多,才能展开新的冒险征程。

圭臬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面对真相,更不喜欢承认自己的愚蠢。

人类对目前已知事物的了解少得可怜,却常常自负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我们并非认为人们是无知的。只是人们比他们认为的自己要无知得多。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着一种错觉: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世间万物,而事实上我们的理解是何等微不足道。

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世间万物,而事实上我们的理解是何等微不足道。

思维的功能可以是对世界的表征——在我们的脑中构建一个按要素对应现实世界的模型。

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行动的有效性。从这一角度来看,思维乃行动之延伸。

想要在新环境中有行动能力,需要具备对世界运行规则深层次、规律性的理解,而非拘泥于表面的细节。

知识的表征不易,但表征一个你不了解的概念则是难上加难。加入知识共同体,换句话说,加入一个每个人脑内只存有部分知识的社会,你需要甄别哪些信息是有效的,无论它们是否储存在你的记忆里。对有效性的辨别绝非易事,脑中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是没有清晰界限的。我们心智的设计要能够连续处理外部环境中资讯与脑内已储存的信息。人类有时低估了自己的无知,但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干得相当漂亮。这便是进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了。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近才被开发的部分,有大约200亿个神经元,其复杂性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之处。

答案是我们都在自欺欺人。我们高估对事物运行规则的理解能力,即使一窍不通也笃信自己无所不能,对复杂性视而不见。我们说服自己相信一切尽在掌握,哪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用所谓的知识和信条将观点和行为合理化,把它们包装得冠冕堂皇。我们否认复杂性,聊以慰藉。这正是理解的错觉。

思考的目的是在当前给定情境下选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我们的预测力比诊断力强这一事实导致我们在进行预测性推理时会犯一个错误,而进行诊断式推理时我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由因导果时人们会忽略其他潜在因素,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模拟已经应接不暇了。但逆向地由果推因时,我们根本无法进行心理模拟。

讲故事大约是人们彼此间传递因果信息的最常见方式了

直觉是属于个人的,它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脑袋里。慎思涉及对个人层面所知之事的反思,还有对我们隐约察觉到的或仅有浅显了解的事实,以及其他人所知之事的反思。

解释性深度错觉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直觉系统高估了它能够缜密思考的程度。

闭上眼睛,试着重建你周围的一切,越细致越好。你惯常的视线范围之外有些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问题是多么难以回答。我们自认为脑中存有一个环境模型,巨细靡遗地表征了环境中的一切,但其实我们没有。

我们并不是把每一样东西都存在脑子里。在最基本的运作层面,我们把整个世界当作存储器。

认知是思考与所思考对象的统一。

当思维与现实世界存在交点时,思考确实会更有效。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思维不仅仅是发生于大脑内部的一个虚无缥缈的过程。精神活动并不止于大脑。事实上,大脑只是处理系统中的一环,系统中还有我们的身体和这个世界的一切。

我们甚至将情绪反应作为一种记忆。

从这个层面上讲,情绪反应不仅影响思维,还会取而代之。

共享意向性的能力支持的或许是人类最重要的才能:储存并将知识一代代传递下去的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无须多想,天生就会分化认知劳动

问题在于,花几分钟(哪怕几个小时)研读网络医生的资料,并不能代替数年学习所训练出的足以做出可靠医学诊断的专业知识。在金融网站上学习几分钟也无法让人掌握投资的奥妙。但是,当整个世界的知识就在指尖时,我们仿佛真的认为自己博学多闻。

自动化悖论指的是极其有效的自动安全系统导致了人们对其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削弱了人工操作员的作用,从而导向更大的险情。

人类的关键作用在于监督,待在那儿避免大祸临头就好。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危机在于,没人拿得到能掌握和控制现代复杂技术的全部知识。而且,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得愈加复杂。这确实需要我们的关注。

人们的信念彼此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共享文化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摒弃某项信条往往意味着一整套观念都随之而去,离开社群,背叛曾经相信和热爱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在挑战我们的身份认同。

当心理学家试图开发最好的测验时,他们的发现是相当惊人的。事实上,只要你在足够广泛的维度上测量心理能力的表现,选用哪种测验其实没什么差别。你将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至少非常相似,无论你用什么类型的任务来评测受试者的表现。这是因为所有的认知测验都是正相关的,该事实于1904年由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提出,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

要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显然,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事实、理论,我们也可以发展某些技能。但我们还必须学会如何利用他人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因为我们能获取的绝大多数知识和技能都储存在他人身上。在知识共同体中,个人就像一幅拼图中的一小片。锁定自己这一片的位置不仅需要明确你知道什么,还得了解你的未知。找出你在共同体中的位置也需要超越你的知识本身,你的未知暗示着你的已知。

我们应当把杜威的忠告铭记于心,教育的对象不是一个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们教的是一群依靠这个世界来学习,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保留信息的人。

助推法给人的重大启示在于,改变环境比改变人本身更容易也更有效。

思维是行动之延伸,这一理论更是不言自明,鉴于推理所包含的范围如此之广,其本质皆归于因果关系假设,这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这种配对阐释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以下简称“达克效应”),意即表现最差的人也总是最高估自身能力的那一个。

错觉通过鼓励我们对另外世界、其他目标和不同结局的想象,从而激发创新性的产品诞生。它们能够激励我们探索未曾涉足之事。这难道不对吗?我们真的应该尽可能地减少错觉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