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没有阻止苏联一再声称,依据协议,西方盟国必须强制遣返苏联战俘。
我们不清楚丘吉尔是否明白苏联驻军旅顺,会使罗斯福难以把英国赶出香港,还是说他另有盘算,
维辛斯基的敬酒词让斯退丁纽斯印象深刻。维辛斯基说:“苏联正全力向美国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美国著名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他希望苏联“在生产上不仅要赶上美国,还要超越美国”。虽然敬酒词指的是经济,但也牵涉到竞争力和美国的技术诀窍。苏联的模仿学习有时候并不是怀着善意进行的。维辛斯基或许不晓得苏联人处心积虑想窃取美国“曼哈顿计划”最高机密的技术信息,但他对苏联的间谍界而言绝非陌生人。
和威尔逊总统出席巴黎和会前相似,罗斯福选择由一群亲信围在身边,而不是让一批可能最有助于准备会议的人随侍在侧。
这位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民望的总统还真有可能五度当选。几个月之前,罗斯福以432张选举人票对99票,力挫共和党候选人托马斯·杜威(Thomas E.Dewey),第四度当选总统,当时全美48州有36州拥戴他。没错,这是他最差的一次战绩,但依然可让许多前任钦羡不已。
我要重申我坚定的信念: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在马耳他能进行外交商谈的时间已经相当有限,罗斯福却把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研究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对盟军在欧洲军事作战的报告上。罗斯福显然认为,协调妥当军事问题比外交问题更为重要。说到底,协调就意味着英国必须搁置自己的军事计划,配合美国的方案。
1894年,他在里瓦迪亚宫平静地驾崩了。亚历山大三世恐怕是最常住在里瓦迪亚宫的沙皇了。俄国于1880年在苏格兰为他打造的一艘轮船,还经他赐名为“里瓦迪亚号”。皇室买下了距离雅尔塔不远的马桑德拉宫(Massandra Palace)和葡萄园。在1886年因受困于暴风雨而被迫在海上度过一夜后,皇室在雅尔塔港建造了第一个防波堤。1891年,亚历山大三世在里瓦迪亚庆祝结婚25周年,大放烟火,全欧各国王室都有贵宾到贺,
以本地因克尔曼(Inkerman)白石修建的新宫室结合了好几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打从一开始,他们就决定新宫殿要有四种不同的外观。后来用作罗斯福总统专用饭厅的台球室,是英式都铎风格的。夏宫有两座庭园,意大利风格的庭园仿自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另一座庭院是阿拉伯风格的,庭院中央有喷泉,具有鞑靼人建筑的元素。新设计还纳入了若干既有的元素,比如一具石棺,那是夏宫所在地原本主人波多基伯爵(Count Potocki)从庞贝带回来的古物。
希特勒后来把这座夏宫送给了攻取克里米亚有功的南方集团军司令长官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元帅。1945年2月,伦德施泰特担任西线战场德军总司令,忙着巩固“突出部战役”之后的德军防线,一定无心顾及里瓦迪亚夏宫。
负责施工的工人里,有从塞瓦斯托波尔和雅尔塔征调来的建筑工人,黑海舰队和红军的工兵营,以及安娜·伯蒂格后来说的“一支罗马尼亚战俘部队”。因此,12名来自塞瓦斯托波尔的水电师傅在里瓦迪亚宫一栋建筑里做工时,竟有150名战俘听命协助。工作人员分成12小时一班,采用两班制昼夜不停赶工。
英王乔治五世和他们有亲戚关系——乔治五世的母亲亚历山德拉是玛丽亚皇太后的姐妹,经常到里瓦迪亚做客,这些皇室遗老经英王协助得以出亡国外。英国政府派海军军舰“马尔伯勒号”(HMSMarborough)从伊斯坦布尔开到雅尔塔,接运玛丽亚皇太后及其亲人。丘吉尔当时是战争大臣,强力主张用军事行动干预苏维埃政府,他一定知道有这么一项撤退行动。
1945年2月,尤苏波夫宫成为新俄罗斯统治者开会期间的总部,他所拥有的权力之大,能令历代沙皇自叹弗如。斯大林原名约瑟夫·朱加什维利(Joseph Dzhugashvili),参与革命活动时化名斯大林(意即“铁汉”)
针对推动犹太人在克里米亚建立自治体的为首人物的刑事案件调查,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事件”。它被用来对苏联境内的犹太人发动史无前例的猛烈攻击。每当有犹太裔活跃人士遭到逮捕、起诉,继而被草草处决,媒体就对他们发动抨击。在1948年1月,秘密警察制造假车祸,谋杀了米霍埃尔斯。雅尔塔会议期间担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的所罗门·洛佐夫斯基(Solomon Lozovsky)被控向米霍埃尔斯就克里米亚问题献策。他遭到逮捕和起诉,于1952年8月和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其他13名委员一起被枪决。
这是所谓‘会议热’的极端案例——人人都想参加每一场会议,因为这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是个大人物。”
下午两点钟,外长会议后,莫洛托夫请罗斯福在远东问题上的代表人哈里曼大使前往柯瑞兹宫一谈。他交给哈里曼一份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协议草稿。罗斯福和
他宣布他赞成和中方共同经营中国东北的铁路。他也同意他和罗斯福可以征求中国政府的同意,但是有个条件:他要求中国保证外蒙古维持现状。他也要求中国承认蒙古的独立——蒙古是苏联在东亚地区唯一的盟国。
原本有机会逃往西班牙的弗拉索夫再一次拒绝抛弃弟兄。两天后,和美军司令官谈判完毕要归队时,当着美国人的面,弗拉索夫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工逮捕了。他的部属很快就被押回苏联,接受军法审判。弗拉索夫和11名部属于1946年8月被处绞刑。这就是穿上德军制服的将近100万名苏联公民的命运。西方盟国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键。盟国晓得法国境内的德军部队里有些“志愿协助”德国人的苏联人,遂空投传单说,如果他们放下武器向盟国部队投降,保证一定将他们快快遣送回国。
他刚签署了给丘吉尔和斯大林的信,要求美国在联合国大会多得几个席位。
但要求日后公布相关协议,因为这将有助于他向英国国民推销雅尔塔的各项协议。斯大林没有意见。
公报包含一段有关波兰的文字,丘吉尔虽然强烈反对,但还是签了字,关于赔偿问题的文字也是如此。他也不顾其外交政策团队的建议,签署了有关远东的秘密协议,把千岛群岛分配给苏联,并承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即使他在这些文件上的签名殿后,这仍然代表英国在涉及重大政治决定时还是个大国。
提议换个比较中立的说法,表示三国外长已就这个主题交换过意见。莫洛托夫表示,如果他的提议不被接受,整段文字就必须删除。这一威胁奏效,艾登和斯退丁纽斯投降。莫洛托夫企图修订有关《蒙特勒公约》的声明,以增加苏联掌控黑海海峡的可能性,这次就没有那么成功了。他想放进一句话,表示《蒙特勒公约》已不符合新情势,但是斯退丁纽斯反对,认为在三国外长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就发表如此声明,恐怕为时过早。
莫洛托夫提议艾登和斯退丁纽斯各取一根树枝当纪念。他们果真这么做了。然后其他外交官和军官也来折枝,有个苏联外交官写到,能折的枝子都被折了,只剩下“只能用斧头砍或锯子锯的部分”。盟国代表从和平会议带回家的是柠檬枝,不是橄榄枝。当时,他们并没发觉其中的讽刺意义。
次日他问苏联向导,他们是否缺少玻璃。玻璃的确短缺,向导回答说,老百姓得用三合板封窗子。首相说,英国也缺玻璃,200万间房屋被炸毁,其中一成已无法住人。
苏联光在关于联合国的议题上就有四项让步:接受美国有关安理会表决程序的方案,撤回原先主张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通通加入联合国的要求,同意邀请在会议召开时尚未对德宣战的拉丁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以及同意不否决涉及大国利益事项之自由讨论。
斯大林本身乐于妥协,而他的部属却寸步不让,很令人意外
他从演讲词初稿中删去了一段话:“没有人能保证未来的世界会如何。有些人怕它会把自己撕个粉碎,届时人类历史或许会发生可怕的倒退。我不信这一套。一定有希望,希望的反面是绝望,那是不正常的。英国人从未向绝望让步。”
苏联并不否定西方盟国自称为民主国家的权利,但他们也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民主性质。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联媒体欢呼雅尔塔的决定是“民主大国”的成就。有一阵子,苏联领导人预备承认美国和英国是民主国家,但他们不会只让英、美享有民主大国的美名。
信上表示,总统很“惊讶”接到斯大林的前一封信,总统再次否认在瑞士进行过任何谈判,并且坚称在瑞士的会谈“完全没有政治意涵”。这封信也试图把盟国之间的误会推到德国身上。“我确信任何时候在伯尔尼都没有进行谈判,我觉得你这方面的情报一定得自德方。德国一直在努力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设法逃避他们对战争罪行的责任。
伯尔尼危机达到顶点时,苏联驻华盛顿大使葛罗米柯照会美国国务院,表示原本要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旧金山会议的莫洛托夫外长,因为要出席最高苏维埃会议,所以必须留在莫斯科。3月24日,罗斯福直接向斯大林发出请求,要求他至少派莫洛托夫出席开幕式。他写道:“我怕莫洛托夫先生的缺席会被全世界解读为……苏联政府对此次会议的伟大目标缺乏兴趣。”斯大林不为所动,莫洛托夫仍然留在莫斯科。
到了2月底,罗斯福在丘吉尔的怂恿下,决定直接向斯大林发出请求。罗斯福于3月31日送出的电报的口吻,和他在3月初在美国国会演讲时的口气大为不同。他说:“我不能向你隐瞒,自我们在雅尔塔会议取得成果以来,我对具有共同利益的事件的发展相当忧心。”他感到惋惜,“全世界都在期待,可是我们在执行会议的政治决定方面,尤其是在有关波兰问题的决定上,却遗憾地缺乏进展”。罗斯福也表示他很疑惑,为何《被解放的欧洲宣言》的条文似乎在罗马尼亚不适用。
原子弹已于7月16日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外的沙漠试爆成功,但它对美国或苏联在波茨坦会议上的行为并无明显影响。
罗斯福、丘吉尔以及他们精明的外交政策顾问们都相信或希望相信,斯大林愿意与西方进一步合作,但是却被莫洛托夫、贝利亚等政治局里的强硬派逼着,无法对西方友善。他们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了!生长于民主制度的他们,根本不了解斯大林是政治局里头傀儡的主人,其实所谓“强硬派同僚”有些是在随时会自己遭逮捕、家人被处决或妻小送古拉格劳改的威胁下工作的。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绝版插图本 本书特色 2000个段子解剖民国政治、文化圈子的圈里圈外,200张稀见图片透视中国官场、文化的局里局内 ...
《30天吉他弹唱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是为零基础吉他爱好者量身定做的30天吉他教程。本书从基础乐理讲起,再到弹奏练习,歌
史记:线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16开仿古线装,装帧古朴典雅,线装书局出版★《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历经18载完成★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
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太平天国兴起,捻军、天地会的反叛遍及南北,湘军由此而起,厘金
《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作者选取了与一般史书不同的角度,内容多为与人物或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全5册) 本书特色 伊沛霞、姚平编*的《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 共5册)(精)》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上古史卷、中古 史卷、思想文化史卷、...
简介: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的经典研究。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并不出自对自然科学的接受,而是出自对人性与道德的体验与理解;霍布斯开
《网络创新指数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暂不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数据)以及陕西省10个地级市进
公元前400-公元前200-崛起的帝国-全球通史-5 本书特色 《全球通史3:公元前1500-前600文明初曦》精选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珍藏的精美图片,构成人...
中考作文 发展等级达标 本书特色 《中考作文满分作文导写》是一直会让每个学生都心潮澎湃的作文书,且不说它收集了那么多优秀的作文,单是牢记这些章节标题就是掌握了应...
续通鑑纪事本末(共10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导张兴武主持点校。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主要参考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种同...
闽南历史文化概说 本书特色 想要了解、研究闽南文化,《闽南历史文化概说》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非常好的入门指南、研究索引。该书对闽南文化做了细致的梳理...
Atthe900thanniversaryoftheCrusadercaptureofJerusalem,itistimelytoreflectonhowthe...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是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深度研究著作。希腊城邦之间为什么爆发如此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为何导致一个伟
本全集以时间为序,共分十二集。汇辑了康有为已刊和未刊作品近千万字,包括书信、奏折、专著、游记、诗作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
二十四史故事:战争卷(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它是古代中国的正史,大多...
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着中国近代百年来应对现代化的挑战、抗拒与变革这一主题,考察了拥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所遭逢的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分析...
国民党与广东农民运动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广东农运的发展线索,主要根据国民党方面的史料,重新观察广东农运的兴起、发展、高涨、挫折、低落、失败的全过程。凡已有较深入...
历史悬案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世界篇和中国篇,收录了历目前影响大、价值高,且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历史悬案,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后宫、名人、建筑等诸多领域,采用案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