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常务主编,与查尔斯・辛格(Chales Singer)、DJ.霍姆亚德(E. J. Holmyard)和A-R-霍尔(A. R. Hall)一起与这部著作发生关系,至今已有35年了。这部著作是按照英国一家领先的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ICI)――赞助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其最初构思为5卷本,旨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囊括从人类文明发端至19世纪末的整个技术史。继而,作为唯一的主编,我负责 1978年出版的涵盖1900-1950年的后续两卷本的工作。牛津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著作的出版者,把这两卷本看作它成立50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最后,包括整部著作的综合索引的最后一卷第皿卷于1984年问世。可见,这部《技术史》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就我而言,对我在过去岁月里观察到的一些变化进行反思也许并无不妥。
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厚重之作头5卷的支持,是具有卓识远见的赞助的一例。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它的活动是过去许多代人的成就促成的。它开始有些意外地意识到,一旦产生了需求,居然没有一本能供学者们在进行更专业的工作之前作为首选参考书的综合技术史。这部《技术史》恰如其分地用事实填补了这个空白,以至于除去一例之外,没有一部堪与其媲美的替代性著作出版过,这个例外就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不朽之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它向西方和东方学者同样揭示了新的世界。虽然这部书的第一卷在1954年问世,却仍然未完成,不过已经胜利在望了。极其遗憾的是,原来的5卷《技术史》完成之前,很少有这类发人深思的著作可以援用。也许我们将会在21世纪看到东西方的贡献都整合在其中的一部全球视野的技术史。然而必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不单单是学术上的,欲使此类计划得以成功,管理人员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这部及其他著作的主编,我始终明白在多大的程度上应归于作者们,正是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创作一个个章节。但是,像音乐家一样,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和谐的音乐,完全是建立在他们齐心协力的基础上的。
《技术史》这部著作分两批问世的原因曾招致人们的评论。当1950年着手筹划这部书时,在时间上,世纪的更替似乎剔罗辑上的终点。早年的经验主义为牛顿(Newton)的物理学、拉瓦锡(Lavosier)和道尔顿(Dalton)的新化学及工业革命所遵循。但是,19世纪后半叶不断有新的现象被发现(尤其在电学领域内),这种本质上机械的经典观点是不合时宜的。20世纪伊始,人们看到相对论的出现,随后不久是量子力学的创立。那时,人们发觉这不仅说明了难以与早期的研究相调和的态度变化,而且还要求向普通的读者引进难以掌握的艰深的理论概念。然而到1970年,局面有了一些改观。1945年原子弹戏剧性的突然出现,促使公众注意到原子物理中产生的理论和实用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并且新一代的读者已然成长起来,他们所受的教育至少对于这些新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因此,把《技术史》从1900年推进到1950年是与时俱进的。意味深长的是,在保持实质上同等研究水平的条件下,这半个世纪需要两整卷的篇幅,而至1900年的技术史则有5卷就够了。自1950年以来,技术演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预期补充的两卷将把《技术史》延伸至今。可以想见,不仅对于当时存在的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而且在微电子和计算机、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空间探索和研究、核动力、机器人等新领域,人们都必定会发现新的天地。
尽管这部《技术史》迄今未遇到竞争对手,它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成功的,即作为更细致的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份易于了解的文献来源,从而在技术史方面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有趣的是,这些研究已经显示出地域上的区分。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大部分地方,在技术上注重的是1922年建立的纽科门学会传统―所谓的具体细节进路。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却是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然而在美国,近30年来,人们认为社会、政治和经济这些因素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其部分原因是许多美国的科技史学家有着大学文科的背景和少许的工艺知识。然而,说得更严重些,在美国,20世纪的技术被广泛地看作美国的技术的同义语,却把世界其余地方的贡献大大抹煞了。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二年内有证据表明,年轻一代的美国技术史学家正在质疑这种内省的、狭隘的态度,而提倡一种更开明的研究方法。
这部《技术史》长期以来一直是标准的参考书,无疑反映了这样的事实:英语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广泛接受的语言。此外,它的流传因为日文版、意大利文版的出现而增加了。我与T"K-德里(T. K. Derry)在1960年出版的《技术史》头5卷节本《技术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echnology),已经用这些文字和西班牙文、荷兰文面世。很荣幸,中国的科技史学家们现在认为应当把这部《技术史》译成他们自己的文字。我十分清楚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感谢所有为此勇于合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这部书在他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史的国家中所激发起的研究,将是无可匹敌的。
查尔斯·约瑟夫·辛格(1876-1960),卓越的科学史、技术史和经济史学家。1920-1934年任伦敦大学医学史讲师,后任教授,在该领域著述甚丰。1946-1948年任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1947-1950年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
制作木乃伊古典作者很好地阐明了加工处理鱼的方法与保存人尸体的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必须记住,制作木乃伊是一种巫术——宗教行为。它的目标是把尸体制成灵魂回转的合适容器。……在希罗多德时期,有三种级别的制作木乃伊的方法。…………我们知道,古埃及人可用的保存尸体的唯一方法一定是脱水,而这是困难的,因为人体75%的成分是水。……可用于脱水的是盐和泡碱。是泡碱的神圣的性质,决定人们使用泡碱而不是便宜的盐。经过泡碱处理之后,尸体被很好地脱水,因而没必要再进行干燥。……
——引自第175页
福莫萨附近的布迪巴哥岛的雅美人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收大量文鳐鱼群的季节性回游的影响,这些鱼大约在3月间出现于这一水域。
——引自第76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习题精选:2015:: 本书特色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辅导书——习题精选》以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及辅导教材为依据,秉承了以前版本的优点,...
风格的要素-全球英语写作经典-全新双色-中英对照版 本书特色 the writer十大*佳英文写作指导书美国亚马逊书店、博客来书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跨考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第4版)(解析分册+真题分册) 本书特色 1.真题、解析2分册,模考、练习*便捷第4版黄皮书真题试...
Compressedsensingisanexciting,rapidlygrowingfield,attractingconsiderableattentio...
高中英语语法2000题(附详解第三版) 内容简介 为配合广大高中生迎接高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全日制高...
成长文库世界儿童文学精选(拼音美绘本) 安徒生童话 内容简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童话世界,所以每个人都会爱上安徒生。他的故事,可以在岁月里一再重温,陪伴我们,直...
泰戈尔诗选-语文必读经典名师解读 本书特色经典与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文化思想的结晶,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得到了读...
沉沦 本书特色 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
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部鞭辟入里的巨作,一扇认识中国的窗口。中国人 目录 赛珍珠序自序闲话开场**章中国人民一南方与北方二...
劫机! 本书特色 “书虫”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奉献给世界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在英语中大约是颇可爱的形象,试想想如痴如醉沉迷于书卷,孜孜不倦咀嚼着字母的那一只书...
有效学业评价:初中历史练习测试命题问题诊断与指导 本书特色 吴志荣、冯荣国编著的《初中历史练习测试命题问题诊断与指导》结合教学命题的实际案例,从“问题诊断”和“...
概率论与数量统计教程习题与解答(茆诗松) 本书特色 阅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习题与解答》将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计算技巧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对教与...
儿童彩图注音版-三国演义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杰作。故事起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于三国归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逐鹿...
作文起跑线:小学生日记周记起步(1-2年级) 本书特色 本书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的要求出发,选编了合适的精彩范文,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拓宽其写作思...
新航道2009考研英语阅读真题全方位突破 本书特色 实用阅读高分策略,忠实通顺参考译文,独有宏观结构剖析,六大考研学习点金,详尽词汇难句注释,历年真题精读模板,...
《证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揭秘》内容简介:“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略中国和亚洲国家期间,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士兵的性工
《新媒体革命2.0》内容简介:这既是古典媒体的大裂变年代,也是互联网鼓噪的内容产业混乱而又激动人心的黄金时代。信息流动的新法则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法语交际口语渐进:练习三百六十五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与众不同,采纳的边学边练的手法,每课以一种交际行为为中心,都是法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表达方式,对语层次、手势的作...
按理说,“人”进入体制原本是为了实现自己,结果人人发现自己被实现为体制。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非人化”的体制。当我们翘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