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常务主编,与查尔斯・辛格(Chales Singer)、DJ.霍姆亚德(E. J. Holmyard)和A-R-霍尔(A. R. Hall)一起与这部著作发生关系,至今已有35年了。这部著作是按照英国一家领先的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ICI)――赞助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其最初构思为5卷本,旨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囊括从人类文明发端至19世纪末的整个技术史。继而,作为唯一的主编,我负责 1978年出版的涵盖1900-1950年的后续两卷本的工作。牛津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著作的出版者,把这两卷本看作它成立50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最后,包括整部著作的综合索引的最后一卷第皿卷于1984年问世。可见,这部《技术史》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就我而言,对我在过去岁月里观察到的一些变化进行反思也许并无不妥。
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厚重之作头5卷的支持,是具有卓识远见的赞助的一例。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它的活动是过去许多代人的成就促成的。它开始有些意外地意识到,一旦产生了需求,居然没有一本能供学者们在进行更专业的工作之前作为首选参考书的综合技术史。这部《技术史》恰如其分地用事实填补了这个空白,以至于除去一例之外,没有一部堪与其媲美的替代性著作出版过,这个例外就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不朽之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它向西方和东方学者同样揭示了新的世界。虽然这部书的第一卷在1954年问世,却仍然未完成,不过已经胜利在望了。极其遗憾的是,原来的5卷《技术史》完成之前,很少有这类发人深思的著作可以援用。也许我们将会在21世纪看到东西方的贡献都整合在其中的一部全球视野的技术史。然而必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不单单是学术上的,欲使此类计划得以成功,管理人员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这部及其他著作的主编,我始终明白在多大的程度上应归于作者们,正是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创作一个个章节。但是,像音乐家一样,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和谐的音乐,完全是建立在他们齐心协力的基础上的。
《技术史》这部著作分两批问世的原因曾招致人们的评论。当1950年着手筹划这部书时,在时间上,世纪的更替似乎剔罗辑上的终点。早年的经验主义为牛顿(Newton)的物理学、拉瓦锡(Lavosier)和道尔顿(Dalton)的新化学及工业革命所遵循。但是,19世纪后半叶不断有新的现象被发现(尤其在电学领域内),这种本质上机械的经典观点是不合时宜的。20世纪伊始,人们看到相对论的出现,随后不久是量子力学的创立。那时,人们发觉这不仅说明了难以与早期的研究相调和的态度变化,而且还要求向普通的读者引进难以掌握的艰深的理论概念。然而到1970年,局面有了一些改观。1945年原子弹戏剧性的突然出现,促使公众注意到原子物理中产生的理论和实用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并且新一代的读者已然成长起来,他们所受的教育至少对于这些新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因此,把《技术史》从1900年推进到1950年是与时俱进的。意味深长的是,在保持实质上同等研究水平的条件下,这半个世纪需要两整卷的篇幅,而至1900年的技术史则有5卷就够了。自1950年以来,技术演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预期补充的两卷将把《技术史》延伸至今。可以想见,不仅对于当时存在的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而且在微电子和计算机、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空间探索和研究、核动力、机器人等新领域,人们都必定会发现新的天地。
尽管这部《技术史》迄今未遇到竞争对手,它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成功的,即作为更细致的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份易于了解的文献来源,从而在技术史方面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有趣的是,这些研究已经显示出地域上的区分。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大部分地方,在技术上注重的是1922年建立的纽科门学会传统―所谓的具体细节进路。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却是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然而在美国,近30年来,人们认为社会、政治和经济这些因素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其部分原因是许多美国的科技史学家有着大学文科的背景和少许的工艺知识。然而,说得更严重些,在美国,20世纪的技术被广泛地看作美国的技术的同义语,却把世界其余地方的贡献大大抹煞了。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二年内有证据表明,年轻一代的美国技术史学家正在质疑这种内省的、狭隘的态度,而提倡一种更开明的研究方法。
这部《技术史》长期以来一直是标准的参考书,无疑反映了这样的事实:英语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广泛接受的语言。此外,它的流传因为日文版、意大利文版的出现而增加了。我与T"K-德里(T. K. Derry)在1960年出版的《技术史》头5卷节本《技术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echnology),已经用这些文字和西班牙文、荷兰文面世。很荣幸,中国的科技史学家们现在认为应当把这部《技术史》译成他们自己的文字。我十分清楚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感谢所有为此勇于合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这部书在他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史的国家中所激发起的研究,将是无可匹敌的。
查尔斯·约瑟夫·辛格(1876-1960),卓越的科学史、技术史和经济史学家。1920-1934年任伦敦大学医学史讲师,后任教授,在该领域著述甚丰。1946-1948年任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1947-1950年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
制作木乃伊古典作者很好地阐明了加工处理鱼的方法与保存人尸体的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必须记住,制作木乃伊是一种巫术——宗教行为。它的目标是把尸体制成灵魂回转的合适容器。……在希罗多德时期,有三种级别的制作木乃伊的方法。…………我们知道,古埃及人可用的保存尸体的唯一方法一定是脱水,而这是困难的,因为人体75%的成分是水。……可用于脱水的是盐和泡碱。是泡碱的神圣的性质,决定人们使用泡碱而不是便宜的盐。经过泡碱处理之后,尸体被很好地脱水,因而没必要再进行干燥。……
——引自第175页
福莫萨附近的布迪巴哥岛的雅美人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收大量文鳐鱼群的季节性回游的影响,这些鱼大约在3月间出现于这一水域。
——引自第76页
名师推荐课外阅读丛书:木偶奇遇记(学生版) 本书特色 名人也遭受过命运的嘲弄,也曾在困顿和失落中徘徊,正是与命运不断抗争的精神让他们变得坚强而成熟,*终成为时代...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建立在一个*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
解决数学问题,除必须掌握有关数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本书着重介绍高中数学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除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开心猫-彩色注音版 本书特色 该套书为32开全彩注音版,全套8册,囊括看图说话写话、作文起步、日记起步、看图作文起步、学写一段话、好词好句好...
盛开A卷: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范本作品 本书特色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自1999年举办以来,引起各界的瞩目,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此次“全国新概念作文大...
海天-考研英语阅读强化(适用于考研英语(一)和考研英语(二) 本书特色 阅读之前传,归纳7大出题形式,解密解题高分秘笈;阅读之决战,以真题为实例,全面揭示命题新...
书和画像-伍尔夫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万能的上帝看见我们胳肢窝里夹着我们心爱的书本走过来了,他转过身去,不无妒忌地对圣彼得说 “看,这些人不用奖赏。我们在这里没有...
激发潜能:教育学多维透视 本书特色 凯利编著的《激发潜能(教育学多维透视)》共九章:**章探讨教育的反复试验;中间几章阐述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的种族隔离...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者之一;被艾略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粉笔岁月》内容简介:《粉笔岁月》收录了作者写作的一百多篇文章,包括作者李德明从教多年写的语文教学和研究论文、教育随笔,以
父母可以比老师教得更好孩子在家可以比在学校学得更快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但他(她)偏偏讨厌数学,老师怎么教都不开窍,这是令不少家长头痛的问题。也难怪他们会头痛,因为...
•格林童话,是世界上许多家庭的必备图书。•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股抹杀格林童话的逆流,所谓的“成人版格林童话”开始在各大中文网站上流传。•格林童话没有成人版,...
童年 本书特色 依据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精选出40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邀请名师对其进行导读和赏析。对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评点赏析,对重点字词进行...
审计学(2009年版)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企业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指定教材,按照该课程2009年修订的自学考试大纲进行编写...
我弥留之际-(英语原著版.第六辑) 本书特色 《我弥留之际(英文版)》是美国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发表的代表作,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讲述美国...
五年级-小学数学培优竞赛讲座 内容简介 本丛书设计新颖,方便学生、老师和家长使用,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共四册,每册分培优篇和竞赛篇两大部分。五年...
当代高级英汉互译 本书特色 《实用英语系列教程·当代高级英汉互译》为高起点的英汉互译教程,对象是各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培养他们较高层次的英汉互译...
新闻学基础理论 本书特色本教程系新闻专业新闻业务教材,旨在通过对新闻基本理论的梳理,探讨新闻评论的特点与规律,教程新闻的时代特征,勾勒新闻的源流与发展,分析新闻...
俄语姓名译名手册 本书特色 辛华编著的这本《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收俄语姓名约46000条,并加以汉译,可供从事翻译和外事工作的同志参照使用。本手册男女人名兼收,但...
《袒露在金陵》内容简介:本书为作者王彬多年以来最为心仪的散文作品之合集,多为咏古怀今之作。作者的脚步追随远近中国史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