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之旅

般若之旅

作者:(英)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2004-12

评分:8.6

ISBN:978780141367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J.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一生当中走遍全球超过60个以上的国家演讲,像世人传达正视人心、了解实相、认识爱与恐惧的教育理念。他的演讲录及著作已超过70本书,并被翻译为各国语言。

作品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序
自知之明与克氏的教诲
认知的结束
心灵的探索能有多深
全神贯注于当下的行动
定境与混乱
退化和各种因素
能量与修行的关系
恐惧的根由
喋喋不休的心
自我中心与二元对立
绝望的本质
数千年的记录
脑细胞与圆满境界
用心聆听
· · · · · ·

作者简介

J.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一生当中走遍全球超过60个以上的国家演讲,像世人传达正视人心、了解实相、认识爱与恐惧的教育理念。他的演讲录及著作已超过70本书,并被翻译为各国语言。

精彩摘录

依赖知识的行动就是一种局限,这样你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你不可能在有知识障碍的情况下提升自己你要知道,意念就是恐惧,意念就是快感,意念也就是哀伤。意念绝不是爱,也绝不是慈悲。意念塑造的就是“自我”,“自我”是一个假象。“自我”和假象无二无别。要想一目了然就不能有任何动机,因为动机就是一种干扰因素。认识你自己是非常有趣的,因为你就是这个宇宙,不是理论上所说的宇宙。我想认识自己,因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我的言行举止就是虚妄的。我不想活在虚妄中,因此必须时时关照自己。在这种关照中,我看清了自己的真相。我需要我的妻子,因为我需要性和她的安慰。她照顾我的孩子,她为我煮饭,我依赖她。因此从我和她的关系中,我看清了快感、执着和慰藉的缘起。我在关照时是不是没有过去的知见,也没有结论?我的关照是否确实?一旦”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所有的权威就没了,包括上师、寺庙和经典。如果我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那么我和世俗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但是你不必问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学会“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这么下去就对了。

——引自章节:自知之明与克氏的教诲


克:我想找出“行动”的真实含义,不是“已经做的”或“将要做得”,而是现在“正在做的”。因为行动必然属于现在,它既不属于将来,也不属于过去。普:当下这一刻可能有行动吗?克:我想找出一种没有任何动机却永远持续的行动。我正在探索,请跟我一起探索克:我所知道的行动必定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所谓的“行动”又是什么?身体的活动包括从这里走到那里,通过心智和情绪来解决某项难题,等等,因此行动对于大部分人而已都意味着一个对象。有没有一种行动不制造任何外在或内在的冲突,而是健全圆满的?有没有一种和外在环境、人及群体无关的行动?有没有一种行动是超越时间的?对我而言,这才叫真正的行动,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行动都有一个对象。对象不外是经济、风土人情、个人以及环境等等的局限。这种行动都是以信仰或理念作为基础的。然而有没有一种行动是不受社会压力控制的?克:动机是行动的一部分。我想要某样东西,就设法得到它;我不喜欢你,就设法采取行动;或者我喜欢你也采取行动。这是我们熟悉的行动。克:我们要挖得是更深的东西。有没有一种由自发的能量造就的行动?一种由无限能量造就的无限行动?我认为这才能称为行动。我发现我们大部分人的行动都是分裂的、具有破坏性的,都在制造分歧和冲突矛盾。这种行动总是局限在时间和已知领域里,因此是不自由的。克:全神贯注的本身就是行动。我们也可以说它就是意识的觉醒。

——引自章节:第四节全神贯注于当下的行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