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当印象派画家举办他们的第二次画展时,《费加罗报》的评论家阿尔伯·沃尔夫写了一篇评论,将他们描绘成一群“拿起画布、颜料和画笔,漫不经心地涂出两三种调子之后签上一个名字”的狂人。这位评论家甚至耸人听闻地将巴黎街头发生的一桩事故与这个展览联系起来,说是有一个人看完展览之后发了狂,居然咬起路人来。他指责画家们用错了色彩,说树木不是紫罗兰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奶油色的,“聪明才智之士决不能接受这种神经错乱的表现!”
印象派一共举办了8次画展,而直到1886年的最后一次展览,类似的谩骂之声都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一幅讽刺印象派的漫画,描绘了一个邋遢的怒发冲冠的画家,拿着一把破旧的大扫把在画布上作画。李行远在《印象派画传》的引言中这样表达她的感受:“就像人类历史上许多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事物的命运一样,印象主义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领受到社会为她准备的鲜花和美酒。”
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守旧评论家的谩骂和观众的不屑,画家生活也一直陷于困窘。他们常常连颜料和画布都买不起。1869年的雷诺阿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们不是每天都有饭吃的。”在同一年莫奈也写道:“我停下来了,因为没有颜料。”他们常常需要向朋友求救以维持生活。
然而,在画家们潦倒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印象派突然之间成为了艺术史上“所有艺术运动中最受欢迎的运动”,印象派作品的市场价格攀高不下,展览在世界各地都备受瞩目、门庭若市。连远离巴黎的中国人也对印象派作品表现出令人惊异的热情。2004年秋天,《法国印象派画展》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美术馆先后展出。在一个月的展示中,中国美术馆创下了总量26万人次,平均每天近7000人次,双休日高达1.3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画展结束的前一天,中国美术馆甚至从上午9时一直开放到第二天晚上9时,36小时不间断地接待观众。在上海、在香港,都出现了观众排长龙等待入场的场面。
如果想到在19世纪末欣赏印象派的巴黎人只有“不超出15个”,“文革”时印象派还被批判为腐朽没落的艺术逆流,我们就不能不感叹时间是多么伟大的裁判。印象派的命运或许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种。
1856年,尤金·布丹遇见十八岁的莫奈时对他说:“你要牛到底,抓住第一个印象不放,因为它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传统学院派还将绘画的题材局限在古代的神话和历史,将线条清晰结实、形象逼肖作为评判作品的标准。而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却开始了极富自主性的探索:“画你看到的、感觉的、需要的东西。”——这种理念类似于中国的“神似,而非形似”,画家着力表达自己的瞬间感受,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线与色彩的变化。物体的细节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但简洁大块的颜色却常常能够渲染出画家自己内心强烈的感受。绘画的题材也摆脱了那些封闭的古典框框,转向画家身边鲜活的日常生活。
李行远的《印象派画传》正为我们提供了诸如此类的全面认知印象派的途径。印象派画展来到中国,看展的观众达到几十万,然而真正了解印象派的还是极少数。对于更多没有能够到现场观看的人而言,更需要这样的代偿。《印象派画传》用一种深入浅出、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个画派的历史命运、代表作家、特点和重要作品一一进行讲解。作者采用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因此对画家有新的评判。书中还附加了大量的印象派作品图片。
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巴齐依、塞尚、莫里索……他们的个性和命运是怎样的?画风如何?怎样算是真正的印象主义?马奈为何不愿参加印象派的画展?莫奈在妻子死后的举动是违逆人伦常情吗?——在李行远笔下,印象派的故事被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之下来观察,获得了透彻的全新诠释。在关注画家和画派的命运的同时,读者能够自然地获得对印象派画家和作品深刻的理解。
如果要寻求定义,我们将首先发现是装饰性。它试图取得印象的结果,而把对表现的探索留给那些倾心于线条的人。他们是综合者而非分析者,我们相信,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说分析是卓越的科学方法,那么综合则是真正的艺术方法。印象主义只遵循影响事物必然关系的法则;像狄德罗一样,他们相信美的观念存在于对这些关系的感知。
——引自第12页
对主题——特别是“重大”主题——的拒绝、致力于光的表现、未润饰的润饰、色彩的分割和对现实的自主观点,这就是这场名为“印象主义”的鉴赏力革命的全方面。细节被隐去······图画表现光的效果和色调的对比······仿佛是整个世界之镜的许多碎片。印象主义,从绝大部分再现性的作品看来是一种接近现象论的绘画;他倾向于表现对象在空间中的外形和意义,并试图在瞬间的外观上加以综合。
——引自第13页
营销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要学好营销,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作者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毓煌教授在20多年的教研和实践过程中发现,99%的人对营销有误解,一是把...
一个人的长相,决定了他的感觉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影响了他的人生。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你的身体、大脑和
实用中兽医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即祖国传统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是我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逐步形成了以整体...
《江苏出版年鉴2021》内容简介:《江苏年鉴(2021)》是《江苏年鉴》自1986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36卷。作者:«江苏出版年鉴»编写
《1Q84 BOOK 3(10月-12月)》是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代表作《1Q84》系列的第三部。黄昏在迫近。1Q84年在落幕,青豆在蛰伏之处,似乎听到有人在温柔地...
Success on the web is measured by usage and growth. Web-based companies live or ...
沒有應該滅亡的文化。沒有應該被統治的民族。位於北海道更北方的島嶼──樺太島(薩哈林島)。處於彷彿受人排擠的嚴寒之地,在時代的洪流中浮沉,有些人還是持續地追求藉以...
【编辑推荐】1. 古典、战隼、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鼎力推荐2.赵昂,行内收费个案数*多的生涯导师,首创自助式难题解决方案,写作历时两年四次修改,朋友圈预读火爆超过...
乐琰:1981年生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6年媒体工作经历。早年就职于《东方早报》,现就职于《第一财经日报》,为产经中心资深记者。长年专注于旅游酒店和商业零售产...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本书特色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开设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
最简要、最实用的编剧指南好莱坞圈内编剧的行业标准书【编辑推荐】★帮助你在21天之内写出带有你个人印记的独特剧本!★用最简要、最实用的文字写成的编剧指南,好莱坞圈...
1.张爱玲,20世纪最孤寂的灵魂、最传奇的作家。余秋雨、白先勇、贾平凹、蔡康永、李安、木心、林青霞等人倾心的奇女子。2.张爱玲研究专家刘川鄂积40年写就,45万...
立面的误会建筑.理论.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和理论的维度,对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代建筑学者所建立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有很尖锐但中肯的分析与批评,认...
[日]富美插画家,极简主义者。下决心要改变脏屋子的状态,2014年起开始收拾自己。2015年开始一点一滴地在网上记录自己的极简生活,很有人气。著有《极简日和》《...
三三,1991年出生,知识产权律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在读。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花城》《收获》《钟山》等刊。曾获2020年...
焦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受之一,总有些事情让我们担忧、烦恼或者恐惧。有时,即使我们明明从理性上知道自己的担忧毫无根据,也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行为。那么,焦虑...
历史卷.下-中国针灸交流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史卷(下)》是关于针灸在世界传播的历史轨迹,透过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事件,勾勒出世界针灸的历史画卷...
医学显微图像获取及识别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主要介绍基于图像处理的显微镜自动聚焦, 重点解决医学显微图像的自动获取问题 ; 第二部分针对结核...
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皮科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各论。总论对皮肤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有利于把握皮肤病的共同规律。各论对常见中...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癌症楼也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