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文学评论集

美国华裔文学评论集

作者:郭英剑王凯冯元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8年9月

ISBN:9787300261188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美国华裔文学评论集》内容简介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丛书”是国内第一套较为完整的“美国亚裔文学”方面的系列丛书,由文学史、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集、学术论著等组成。《美国华裔文学评论集》选编中国学者和海外华人学者用中文撰写的,具有价值的有关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该评论集共四部分,分别为总体研究、小说研究、诗歌研究和戏剧研究。评论集在选文前附有评论家简介与文章简介。评论家简介主要是对学者的基本信息、研究领域以及代表成果的概述;文章简介提供了所选文章的写作背景、主要观点及其学术贡献,旨在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学者以及所选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美国亚裔文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出版有《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赛珍珠评论集》、《重申解构主义》、《大学与社会:郭英剑高等教育文集》等著译十余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作品目录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丛书编委会


专家推荐语


总体研究
1、中美文化的撞击与融汇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2、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
3、翻译与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塑造
4、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
5、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
6、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述论
7、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
8、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
9、散居族裔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10、“东方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华裔文学
11、质疑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唯文化批评”
12、论美国华裔作家的姓名问题
13、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
14、家国想象——离散与华裔美国文学
15、世界文学语境下的华裔流散写作及其价值
小说研究
16、我是谁?: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属性建构
17、义不忘华:北美华裔小说家水仙花的心路历程
18、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从解构视角看汤亭亭的《女勇士》
19、《典型美国人》中的文化认同
20、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
21、鬼魂言说:《女勇士》中“鬼”的意象之文化解读
22、唐敖的子孙们——试论《中国佬》华裔男性的属性建构与语言传统
23、《女勇士》:从花木兰的“报仇”到蔡琰的歌唱
24、历史是战争,写作即战斗——赵健秀《唐老亚》中的对抗记忆
25、在路上的华裔嬉皮士——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的戏仿
26、《灶神之妻》中“英雄拯救”主题的原型分析
27、谭恩美小说中的神秘东方——以《接骨师之女》为个案
28、魅影中国:谭恩美的《百种神秘感觉》、《接骨师的女儿》与《防鱼溺水》中的跨国诡魅叙事
29、谁在诉说,谁在倾听:谭恩美《拯救溺水鱼》的叙事意义
30、历史与文本的交融: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佬》
31、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爱妾》说起
32、论《喜福会》中的创伤记忆与家庭模式
33、哈金的战争书写:以《战废品》为例
34、重绘战争,重拾记忆——析论哈金的《南京安魂曲》
35、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人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嬗变——以《望岩》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
诗歌研究
36、当代美国华裔英语诗人评述
37、“木屋诗”研究:中美学术界的既有成果及现存难题
38、华裔美国英语诗歌:概况、研究现状与问题
39、中国维度下“天使岛诗歌”史诗性与文学性再解读
40、“内在无限性的绽开”:李立扬的诗
戏剧研究
41、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黄哲伦的文化策略初探
42、《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
43、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与现状
44、华裔美国戏剧综述
45、《蝴蝶君》中全景敞视监狱意象

热门书摘

异化于白人主流文化中的丁凯除了接受严酷的现实外,别无选择。幸好他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武器去应付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他说

,公平而论,美国近年来各学校各单位在录取学生、就业方面都照顾到少数民族,在配额方面都有一定比例,但是白人在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领域中仍占主导地位,这是既成的历史事实。

美国在1776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经济发展迅速。1848年对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等地的兼并以及西部黄金的发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矿山开采和西部开发,美国南部奴隶的陆续解放以及60年代南北战争的爆发致使低廉劳动力更加短缺,于是美国人开始到中国东南沿海招募华人劳工。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大批年轻农民正是在这种地域性经济遭到破产、民不聊生的背景下被迫远渡重洋,外出冒险谋生的。当地农民不惜变卖家产换取路费,大部分更加贫困

主义,与之对立的不是外部压迫势力而是内部的种族歧视和东方主义在美国国内社会中的政治势力,它的目的不是保存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而是在美国国内的政治文化斗争中为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争取应得的权利。这样的文化立场与其说是民族主义,不如说是族裔本位主义,其立足点是美国社会中的政治现实,而不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明确这一点对于把握华美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在美国国内风起云涌,唤醒了在美少数族裔人民对自身权利及身份的意识,也催发了学术界对少数族裔的关注和兴趣

《中国雇工》、《苦甘蔗》和《纸天使》等;或表现华人家庭关系和处境,如美美·伯森布拉格的《一、二杯》,描写了华人母女之间的关系;或反映种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黛安娜·周的《一个白皮肤亚洲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新一代美国华裔作家。他们不甘于在美国强势文化面前丧失自己的身份和传统,不愿被主流

,对以上问题争论的实质是:“自我”是与生俱来的“给予”还是后天形成的,抑或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后通过表演而渐渐形成的,并会因为社会思潮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化。在过去的理论传统中,“自我”基本上被认为是先天“给予”的,具有相当或有限的理性,有一定的完整性。

,身份与归属(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一直是两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归化”恐怕也很难完全抹去人种身份的影子,故事中亲家母贝丝在夸赞“我”的女儿时的那句“我一向觉得娜蒂(按:娜塔丽的昵称)和白人一样好”,再明白不过地告诉读者,无论你英语讲得如何出色,无论你的行为意识如何“归化”于居住国主体,你的生物特征让你永远印上了白人之外的“他者”的印记,使你永远无法不让人把你和白人区别开来

有这么一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作家,正充当了这样的“创造者”的角色。为了融入主流话语之中,摆脱自己黄种人的身份,他们有意识地站在西方立场上,用白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父母、前辈,“审视”中国文化,竭力向西方呈现东方人丑陋、落后的他者形象,来迎合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

: 185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老东方主义”的统治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第二个阶段,可以将其视为“新东方主义”的开始

形象,而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那些“唯文化批评”的实践者们的行为看似是对东方主义的一种反动,实际上是对东方主义的一种不自觉的认同,因为此类批评的前提是承认有这么一种文化存在,然后生硬地在文本中找寻那种“正宗的”中国文化,并试图颠覆西方/东方这对二元对立

最后定稿主要出于她们之手。编辑伊丽莎白·劳伦斯删去了原稿的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由老师艾丽斯·库珀协助串联。据黄玉雪本人说,删去的是“过多涉及个人的”的部分。她对采访者解释说:“有些东西没有了,我原本是希望保留在书里的(每个人做事都有他的目的)。因此,你知道,你多少得和他们一起干。”因此,在评判种族歧视这一重大问题上,还应该就具体的作家做具体的分析。

女勇士》一书荣获1976年美国国家书圈奖(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的非小说类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