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散文和书信作品。作者通过与巴金交往闲谈的若干事, 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作为文学大家被神话了的巴金, 而是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巴金。
作者通过与巴金交往闲谈的若干事,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作为文学大家被神话了的巴金,而是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巴金。
小引.................001
巴金与曹禺的友情
巴金与曹禺数十年间的友谊,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从战前巴金初读曹禺的《雷雨》手稿,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每次北来,曹禺总要一日数见巴金,并长时间逗留在巴金的旅舍里,哪怕是与老友一起逛一逛东安市场,彼此也非常愉快。
进入90年代以来,他们却经常住在医院里。1991年夏天,我往华东医院去看巴老,谈及曹禺,老人不禁感伤地跟我说:“他躺在北京的医院里,有两年了吧。曹禺很想见我,我也很想见他。可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俩都行动不方便,恐怕很难了。”讲到曹禺未完成的剧作《桥》,巴老说:“我一直劝他抓紧时间完成它……”沉默许久,我才答非所问地说:“你们两位可以利用录音带来互相交谈。”巴老依然沉默不语。
隔了很久,在第二年的春天,黄宗江兄去看曹禺,偶然同他讲到我写的巴金访问记中说过的上面那段话,曹禺一定要看看,我只好把剪报寄到曹禺的病房,并说明不必退还。没过几天,便收到他3月25日写的短简和附件,信上说:“奉上您寄来您看望巴老后写的文章剪报,十分高兴。”对巴老的几句话,他竟如此看重,我很意外。因又想起1981年我请他写一篇响应巴老建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事,当时他的态度分外认真,甚至过分敏感,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当时我还请了冰心、臧克家、孔罗荪、唐弢诸位写了响应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曹禺很快便寄来一篇千字文,没有标题,因是书信体,我代拟了《致巴金——响应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作标题。他3月26日来信,郑重提出了标题不当,理由是:“题目十分狂妄。也不切题。”他提出保留副题,标题可改为《一封信》。我看了十分惶恐,一方面为他如此尊重巴老的感情而钦佩;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巴老而失悔。信中还嘱我不要改动文中如下一句:“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出李、杜、出关汉卿、出曹雪芹、出鲁迅的时代。”因为“四个‘出’字有劲,请勿删去。名字系按时代前后排的,请勿颠倒”。曹禺先生的意见,我当然尊重,只是想了想:《致巴金》怎么就会伤害了巴老或不切题呢,又想到他是否太小心谨慎了,当年这位戏剧大师的笔墨天马行空,有雷霆万钧之势,可以震撼人心,为什么如今这般拘谨而顾虑重重。我在电话中告诉曹先生标题照改,并说明我也是在发稿时临时拟定的标题,不一定好。但,同时也解释《致巴金》似乎并无不尊重巴老之意,《一封信》不如《致巴金》更明确。没想到曹先生又犹疑不定起来,变得很好说话,像是一位从善如流的宽厚前辈,马上同意了我的意见,见报时还是用了《致巴金》的标题。这个细节,让我想到曹禺先生的确过于谨慎,也谦虚过分了。我与曹禺先生往来不多,对他的性格了解不深。*早的接触是在1961年6月1日儿童节,我请他给我们副刊写了一首应景的诗歌《谁活在我们心当中》。那时他住在铁狮子胡同的戏剧学院宿舍,离我住的东四十条报社宿舍很近,我是去他家里取的稿。当时他也一再声明,如有改动,万勿客气。我联想到,解放初期他修改《雷雨》的失败教训,可能就是听到过什么批评意见,疑虑之下即胆战心惊地大改特改了一番。就在这封《致巴金》的信中,曹禺还检讨自己没有听巴老的劝告,下决心抛开那些“记不上账的紧张生活”,多写点东西;不应该忙着干那些力不胜任的杂事,责备自己太“好热闹”了!这是在老朋友面前吐出的肺腑之言。曹禺先生晚年的创作不多,有限的作品也没有像当年那样放出异彩,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好热闹”,的确耽误了自己的创作时间。
80年代中期,曹禺先生又说:“解放后,总是搞运动,从批判《武训传》开始,运动没有中断过。虽然,我没当上右派,但也是把我的心弄得都不敢跳动了。做人真是难啊……”(见梁秉堃《曹禺老师的心事》,载1998年9月3日《读书人报》)曹禺被政治运动吓得连心都不敢跳动了,哪里还有心情创作。他不是不想写,怕是被吓得不敢动笔了。
曹禺创作上的痛苦和矛盾深为人们同情,而巴金让他多写点东西的劝告,不是也应该让我们时时深记吗。
姜德明,1929年出生于天津,1951年进入人民日报,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年后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南亚风情》《清泉集》《雨声集》《寻找樱花》《绿窗集》《相思一片》《王府井小集》等,书话集有《书叶集》《书边草》《书梦录》《书味集》《活的鲁迅》《燕城杂记》《书廊小品》《余时书话》《猎书偶记》《新文学版本》等多种。
《直播营销的场景革命》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移动直播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对视频直播平台分类进行详述,着重分析了主播的风格类型,并
梅兰芳自述 内容简介 书中文字均采自梅兰芳本人的话语,由梅兰芳的儿子梅绍武及梅绍武之子梅卫东共同编纂,是集梅家三代人的努力而完成的。内容以梅兰芳青少年时代的学艺...
蒋介石画传 本书特色 500张私家相片,百幅手迹,10万字嘉言构造史上*完整的蒋氏说明书图片解密蒋氏一生的世纪大藏畅销书《蒋介石自述》作者师永刚再联手蒋氏御用摄...
湘潭黎氏-全五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个时代的风云缩影,一部家族的历史传奇★ 黎氏八骏——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
曹禺-爱的戏剧 本书特色 家宝的父亲万德尊原是前清陆军步兵科武举人,为直隶总督端方所器重,授命直隶卫队标统。民国初年万德尊又频频升迁,主要得力于民国总统黎元洪的...
我的漫画生活-叶浅予 内容简介 叶浅予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漫画大师,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享誉中外。本书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漫画为主,配以相关的国画、速...
宋霭龄全传-经典珍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国民党政权的神秘和传奇人物宋霭龄的成长、发展和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波诡云谲的中国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从宋霭龄的人...
莫言的故事 本书特色 《莫言的故事》全景式的回顾和解读了莫言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从对他影响弥深的童年生活,到一波三折的求学经历,再到他起起伏伏的艰辛文学创作生...
王维诗传:边塞仙郎的幽篁心曲 本书特色 王维,有一代“诗佛”之称的唐诗大家,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之一。他十几岁便写得一手好诗,精音律,晓禅理,又工于书画,是少有的...
我的父亲顾颉刚 内容简介 简介《我的父亲顾颉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的父亲顾颉刚 目录 前言**章故乡的熏陶家世祖母启蒙学中学辛亥革命第二章北京求学入北大预...
1949年后的梁漱溟 内容简介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家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特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的坎坷人生经历,一生坚持...
早年毛泽东 内容简介 有人说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他早年曾有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曾经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地考察湖湘大地。而后毛泽东走出了湘江,走出...
皮埃罗·斯拉法 内容简介 “伟大的经济学家系列译丛”旨在解析历史上及当代*伟大的经济学家,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周遭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展现出他们的...
一個大伏藏師的玄奇世界!16世大寶法王為何堅持祖古‧烏金仁波切給他大圓滿三要的灌頂?頂果欽哲法王為何會轉世為祖古烏金仁波切的
世界名人博物馆(彩图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古到今重点介绍了139位世界名人。从主宰西方文化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
苏东坡传 本书特色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诗人,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士大夫,是...
丹尼斯·罗伯特森 本书特色 《丹尼斯·罗伯特森》:“伟大的经济学家系列译丛”将目光投向了历史上和当代*伟大的经济学家,通过描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相互影响,以及他...
阿波利奈尔传 内容简介 阿波利奈尔在生活和文学艺术活动中,时常有惊世骇俗之举,历来备受争议。本书作者经过长时间探访和搜集,掌握了大量的史实与**手材料,旨在揭示...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投资、管理类图书,是一部关于成功创业的书,还是一部处世哲学。苏世民创立的黑石集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回忆薄仪 本书特色 本书以溥仪亲属的回忆,再现了溥仪在离开紫禁城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风貌——废帝出宫、成为伪满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