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是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萨宾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以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一场世纪赌局为切入点,带读者一窥美国政治界与学术圈如何互相影响。书中融合史实与专业知识、趣闻与见解,既严肃又活泼。
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与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打了一个赌,用五种金属的价格变动,预知未来世界的发展。双方各买入一千美元的铬、铜、镍、锡、钨,约定十年后除却通货膨胀因素,如金属价格上涨,则证明地球资源稀缺,西蒙认输;如价格下跌,证明地球资源仍然富足,埃利希认输。这场赌局也被视为美国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决。
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的政治如何影响科学?《较量》会改变我们对环保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刻板印象,也向所有关心世界未来的人提供惊人见解,为我们思考环保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提供崭新的角度。
比尔·盖茨年度选书,耶鲁大学教授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
两位知名学者的一场世纪赌局,带你看懂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的政治如何影响科学
《出版人周刊》重磅推荐,《纽约时报》力荐
NewScientist杂志年度科学类图书,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年度图书
为何部分美国政要不相信地球在变暖?美国人为推广计划生育做过哪些疯狂之举?环保运动为何总是引发争议?在《较量》中,你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九七○年一月初,在《今夜秀》的录制现场,一位男子在深夜脱口秀主持人约翰尼·卡森的身旁坐下,他身材瘦高,留着一头黑色短发、蓄着鬓角。三十七岁的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保罗·埃利希上身微微前倾,毅然警告全国电视观众,人口过剩正威胁着人类和地球。两年前,轰动一时的悲观主义作品《人口炸弹》使埃利希一举成名。“养活全人类的战斗已经结束。”埃利希在书中警示,并预言数亿人“将死于饥荒”。他在《今夜秀》的首秀中将自己打造成了冷静预示厄运降临的预言者形象,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卡森向数百万美国民众介绍埃利希时,一场新的环保主义运动开始了。在同月的国情咨文中,理查德·M·尼克松总统向国会和全体民众提出,“七十年代的严峻问题”在于美国人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此时正值**个地球日的前三个月,尼克松也准备成立美国国家环保局。尽管埃利希的预言残酷严峻,但他本人却是一位风趣幽默的嘉宾,睿智自信、笑声爽朗。卡森又在二月和四月两度邀请埃利希上节目。每次节目结束前,屏幕上都会放出人口零增长组织的地址,该组织由埃利希建立,旨在推动控制人口的议程。每天约有一千六百封信涌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附近洛斯拉图斯的组织总部。人口零增长组织迅速在全美发展了八十个分会。
在伊利诺伊州厄巴纳,同样三十七岁却鲜为人知的工商管理学教授朱利安·西蒙正在家中观看埃利希的节目,此时他充满愤怒,又心生嫉妒。卡森问埃利希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之间的关系,埃利希直言“这再简单不过了,约翰尼”。人口增长,食物供应就会随之减少。埃利希表示“避免饥荒为时已晚,数百万人会因此而死”。
然而在朱利安·西蒙看来,人口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绝非如此简单。这位师承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近期写道:加工过的鱼、大豆和藻类可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并且成本低廉”。和埃利希饥荒逼近的观点相反,西蒙认为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缓解许多国家严重的蛋白质匮乏。分配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是个挑战,但西蒙认为,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未必会造成全球性的食物短缺。
但他现在只能独自坐在客厅里,一边发着牢骚,一边看着深受全美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注视着保罗·埃利希,像西蒙后来抱怨的那样,带着一副“佩服到呆若木鸡的表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未来的激烈讨论中,西蒙和埃利希代表了两种极端论调。埃利希的可怕预言为当时的新环保主义意识打下了基础,西蒙的质疑则加剧了保守派对美国政府扩大监管范围的强烈反对。十年间,埃利希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写作和演讲的邀约蜂拥而至。他至少上了二十次卡森的节目,那可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上镜机会。他还为《周六评论》写专栏,并在《花花公子》和《阁楼》杂志上和读者分享自己对饥荒和人口增长的担忧。
与此同时,数年来西蒙一直扮演着失意受挫、常被忽视的角色。“我能做什么?去和五个人谈谈我的观点?”后来他说道,“有这么个人,领导着环保主义者的狂热势力,拥有大量观众,这让我束手无策。”他的愤恨背后略显讽刺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西蒙也曾据理力争,主张减缓人口增长。他曾撰写文章,指出生育控制计划是各国寻求经济增长的“绝佳经济筹码”。但到了一九七○年,埃利希活跃在电视荧屏上时,西蒙已经改变了想法。他不再认为人口增长会带来问题。与埃利希的世界末日理论不同,西蒙认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想法、更新的技术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案。人口增长并不会引发世界危机,反而有助于解决危机。正如西蒙在其一九八一年里程碑式的著作《终极资源》中提出的,人类才是“终极资源”。
这位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和这位鲜为人知的怀疑论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正面交锋,用一场双方观点纠缠不休的赌局为这十年画上了句号。一九八○年,西蒙在《社会科学季刊》中向埃利希发起挑战,提出二人进行一场比试,以检验他们对未来截然相反的预测谁对谁错—一方担忧人口过剩,认为世界末日将至;另一方看好人类的前程,持乐观态度。
埃利希同意和西蒙打赌,他赌铬、铜、镍、锡、钨的价格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上涨。这个一千美元的赌局看上去很简单,只关于“五种工业金属的价格”“十年内”“上涨或下跌”。然而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埃利希认为,金属价格上涨将证明人口增长会导致资源匮乏,从而支持他呼吁政府主导的控制人口以及限制资源消耗政策。埃利希的理念反映了一九七三年阿拉伯石油禁运之后人们的普遍认识,即全球都面临着重要资源耗尽的风险以及增长的极限。西蒙则认为,市场和新技术会使价格下降,由此可以证明社会并未面临资源危机,人类的福祉在稳步提升。这场赌局的结果,要么会为埃利希的反人口增长活动和环境灾难论提供论据,要么会推动西蒙关于新技术和市场的力量将丰富人类资源的乐观主义观点。
保罗·萨宾,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讲授美国在环境与能源、政治与法律方面的历史。进入耶鲁之前,曾任非营利组织环境领导项目的创办执行总监。著有《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和《原油政治:加利福尼亚原油市场》。
计算传播学:智能媒体时代的传播学研究新范式 本书特色 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其核心表现为传播活动关注的焦点从同质化的大众群体转变为异质...
《强化学习入门》内容简介:本书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强化学习的历史、基本概念、经典算法和一些前沿技术,共分
那时多少豪杰-百家小集1 本书特色 《那时多少豪杰》是朱正先生的晚年自选集,收入了对李大钊、白坚武、叶德辉、胡风、聂绀弩、丁文江、徐铸成等现代历史人物和...
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全33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长春出版社出版★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侯外庐先生三大...
毛泽东著作是怎样编辑出版的 内容简介 作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他们中有曾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有参加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的工作人员,有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理论...
《棱镜透视法国中世纪》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法国中世纪的历史,摒弃枯燥地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编写方式,通过亲善的
明清以来徽州信仰与民众日常生活研究 本书特色 由陶明选所著的《明清以来徽州信仰与民众日常生活研究》是在前人相关成果基础之上,利用丰富的徽州文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多...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内容简介:《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作者上野千鹤子转型力作! 老龄化社会的解决之道,直击社会痛点! 人生最后旅
加藤嘉一的留言:其实离不开 本书特色 《加藤嘉一的留言:其实离不开》中在开篇首先探讨了日本人对中国的7点疑问.例如:中国自由吗、共产党是绝绝对对的一党独裁吗、人...
宋代家庭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史学的方法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宋代家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分家方式,对于...
妥协向来是个有趣而重要的话题,是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即有商量、有退让。人们在运用各种适应环境、处事交往、从众妥协的技能时,受到一些理由的限制。《论妥协》以简...
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 本书特色 《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 内容简介 ...
颜晓峰自选集 本书特色 《颜晓峰自选集》是学习理论文库中的其中一本,收录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颜晓峰先生的...
我的科普情结 内容简介 《书林守望丛书》汇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十几位出版家在长期为人作嫁的职业生涯中的思想火花、书坛掌故,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出版工作者...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中下) 内容简介 “中国伦理学说史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列入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重点课题,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积极反响。作者曾收到...
日本人与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中国有柏杨,日本有陈舜臣,风靡日本四十年,作品销量两千万。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司马辽太郎中国的...
朱迪斯·M·本内特(Judith M.Bennett),目前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
作品目录导言第一单元 治理模式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
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 本书特色 作品收录*全!内容收录*完善!收录胡适倡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胡适的风采。胡...
生产(第二辑) 本书特色 希腊人曾将友谊作为一个重大的伦理和哲学问题.对他们来说,友谊是一种生活方式。但长期以来,友谊脱离了哲学的视野,变成了世俗的实践游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