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汉(精装)》以轻松读史的方式及现代人的视角,回到大汉去体会大汉子民以及皇家贵族活色生香的生活。作者将扎实深厚的史学知识,贯穿到轻松诙谐的现代文字中,还原出一幅好玩儿、好看的大汉全景图。本书从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开始,延伸到大汉的政治制度、军事体制、经济文化、对外交往、娱乐生活、时尚潮流等各个方面,用轻松幽默的解读方式,来呈现出一个现代人眼中的大汉。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上具有现代理念的解读,营造出一种轻历史的趣味,以及不同视角的新鲜感。其文字清纯质朴,厚重不失活泼,游刃有余,大俗大雅,不但提高了可读性,同时也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本书还配有好玩儿、新鲜的历史专题,既呼应了内文的轻松范儿,更让读者享受到读史的乐趣。
《活在大汉》是国内少有的历史普及读物,以带你穿行于中国历史上国家强盛、疆域辽阔、影响深远的汉王朝“旅行”的新颖方式,让读者从衣食住行、科技文化、社会娱乐等诸多全新的方面了解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烙印的王朝:汉代的户籍制度与钱币,汉代妇女的自立程度与时尚观,以蹴鞠为代表的休闲娱乐,汉代的官员晋升与刑罚制度…全系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展现了汉朝的社会文化史,拉近了读者和历史的距离,让读者在这部“历史纪录片”中寻找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里人都穿开裆裤,你能入乡随俗吗 ——汉服别穿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小时候每当看着少数民族的人们穿着他们的特色服装走来时,我就既难过又羡慕,总遗憾自己不是个少数民族,没有鲜艳的民族服装。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汉服,看着那大大的袖口、飘逸的腰带,就想让人翩翩起舞,终于感到我们汉族的服装毫不逊色于那些色彩艳丽的少数民族服饰。 我们现在穿衣服,伸个腿,抬个手,套个头,谁不会呀?可是这穿汉服,你还真别想得那么简单。你别不信,我们先来看看汉服的结构,你再说简不简单。交领右衽,你别穿错了 我们现在的衣服,衣领相对来说是很简单的,不过是围着脖子绕一圈,变化不大,区别也就是有个圆领、鸡心领,至多给你整个一字领。但汉服的衣领可不一般,光听名字“交领”,就知道和今天的衣领不一样。 到底什么是交领呢?你仔细看我给你比画: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形成的领口,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这就叫作交领。需特别注意的是,左侧衣襟和右侧衣襟交叉时,一定要让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 但是,你肯定会好奇,为什么一定要“右衽”而不能“左衽”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历来都“以右为尊”。所以,你要是把汉服穿成“左衽”,那就不光是不好看了,简直就是不尊!你自己不尊重自己,让人看着也觉得有失庄重…… 有点复杂?那么多讲究?还真没办法,谁让你来到了一个讲究的时代。你要是不愿入乡随俗,以后的麻烦可还多着呢!你不信,接着往下看,光这衣领咱还没有唠叨完呢。 除了交领,衣服的领子还有“直领”和“盘领”,作为交领的补充。直领*简单,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就直接敞开。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在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会经常用到。盘领在男装中比较多见,领形为盘子状的圆形,但也是“右衽”的,在右侧肩部有系带,这种盘领大部分用在汉唐官服中。褒衣广袖,天圆地方 咱们见识了衣领,该往下看看,与这些讲究的衣领相称的衣裳是什么。不知道你对于西方女人的胸甲和裙撑是不是有印象?没错,就是那看起来胸大腰细,穿着特别有味道,但实际能把人勒得喘不过气来的西方经典装束。你是不是还曾经为此感慨过呢?和这种风格的礼服相比,咱们汉代的礼服真可谓大有不同。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形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可以说,当时要是有个世界时装展,那汉服仅仅凭着袖子就能走在时尚界的前端。 当然,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么一个大袖口,绝对不只是走时尚路线那么简单。汉服的袖子,也就是“袂”,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但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这样,只有汉服的礼服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汉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主要有这几种:参与日常体力劳动的庶民服装、军士将领的戎服、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简而言之,大袖口的礼服是少数,毕竟大多数人不过是普通老百姓,要进行日常生产,要挥舞胳膊去劳动,整这么一件正式的广袖衣服穿着,如果扛锄头的时候挂住了锄头把,舞镰刀的时候连衣袖一起割开了,这哪里是干活呀,简直是添堵……因此你知道,高大上的广袖衣服通常用于极正式的礼仪场合或极休闲的家居场合,这个极休闲的家居场合请你参考各大皇室。 汉服中还有一个不起眼的部件叫作“隐扣”,其实也没完全“隐”,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是不用扣子的,都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祝即使有非用不可的扣子,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不显露在外面。这个部件的存在,主要保证衣服能够穿得稳,不管细节部分要加多少配饰,或者外面还要套怎样好看的“外衣”,你首先都得将身上这件衣服穿稳,穿板正吧。 可是,不管是带子束缚,或者隐藏扣子,看上去都太普通了,因此在汉服的腰间还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绝对配套,环保且别出心裁,那叫一个洋气啊! 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种,**种实用性比较强,穿起来也复杂点,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完成穿衣过程。不知道你看明白没? 另外一种是腰间的大带和长带,它不仅实用,而且有装饰性,*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权力。这个好理解,你就看谁的腰带粗呗。接下来再配个腰饰,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绶、佩鱼、佩牌、佩饰等,这个配饰尽显低调、奢华、有内涵!开裆裤,你敢穿吗 行了,折腾了半天,这衣服是差不多了,裤子还没穿呢。穿裤子前,你还是得先把衣服分分类。汉服的款式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我们按照整体结构给它分三大种类。 **种是“上衣下裳”的连裳制,上下连裳制*典型的就是深衣。为什么?不为什么,就因为它上下相连呗,“被体深邃”,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属于长衣类。也就是类似今天的大衣、风衣那种风格。上衣下裳的典型是深衣。深衣的典型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大概就像今天的套装。衣 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上下分裁是有文化内涵的,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适用范围那叫一个广,不仅男女皆宜,可在日常生活中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同时还可被用作礼服。当然,它也是君主百官燕居时的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既然是在非正式场合,那*适合穿的就是休闲服。这个深衣很了不起,普及率很高,流传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形成了一个听起来就很高端的服制——深衣制。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这个深衣要比前面那个复杂,而且高档,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颜色的严格要求可不是随便规定的,这种颜色搭配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轻清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这穿的不仅是衣服,更是智慧啊!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质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只是这种衣服没有太多的礼仪规定,也就是一般的常服。既然是“裙”,那肯定是女性服装,加上当时女子的发型,更是特色尽显。对了,说到发型,汉代女子的发型,一般都是绾髻,从头顶中央把头发分开成两股,再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上去,挽成各种式样,有侧在一边的堕马髻、倭堕髻,有盘髻如旋螺的,还有瑶台髻、垂云髻、盘桓髻、百合髻、分髾髻、同心髻等。一般老百姓的发髻上不加包饰,而皇后就首饰繁多了,比如金步尧笄、 珈等。综上所述,“三面梳头,两截穿衣”是典型的传统汉族女子的服饰特点。 行,分类大概完了,接下来,咱开始穿裤子吧。 据说呢,汉朝的裤子都是开裆裤。别慌,你先听我说完,那个开裆裤和今天奶娃娃穿的可不一样。如果你用现代婴儿的开裆裤式样去理解古代开裆裤就不对了。古代的开裆裤用于保暖,也就是说开裆裤不会让你“走光”,开裆裤里面还会穿着有裆的裤子!“开裆裤”其实是我们的说法,古人把它叫作“袴”,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反正我是觉得不太好听。 好在后来改名了,称“套裤”,里面有裆的裤子叫作“裈”,套裤穿着的时候裤腰会形成很大的交叠,加上里面的裤子和衣摆的遮挡,不仅不露,而且还挡得很严实。 在过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套裤是农耕民族的专属,甚至还以此嘲笑农耕民族缺乏创造力。在今天看来,这种嘲笑是对历史的不甚了解。我们翻看历史资料可以发现,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一样会穿套裤,而且还非常普遍。例如匈奴人、粟特人、突厥人、女真人、契丹人、蒙古人、满洲人等全都穿过套裤。所以说套裤并不专属于某个民族或族群,只是和气候有关,比如北方寒冷地区穿套裤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相对温暖的南方,这个就太好理解了,就像今天的秋裤,天气冷的地方穿秋裤的概率必然是要高于天气热的地方。 现在,开裆裤,你敢穿了吗?
作者:祁莫昕,畅销书作家,曾在《环球》《风光旅游》《今日民族》等旅游、历史民俗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著有《嫁入蒋家的女人们》《皇帝秘史》《破译心灵密码——实用心理学一本通》等书。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设计与应用》内容简介: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内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中华生活经典-阳羡茗壶系 骨董十三说 本书特色 《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史上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
西汉政区地理 本书特色 《西汉政区地理》是周振鹤的博士论文,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振鹤是新中国首批两个文科博士之一,该书是他的成名著作,也是其学术的奠基...
悦读敦煌:敦煌壁画史迹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分析透彻,使读者*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敦煌的文化、敦煌的历史,让敦煌文化古为今用,进一步发展...
门槛上的民国 本书特色 民国的诞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年代,但结果只能用“凌乱”来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际,共和政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移植西方制度是否会水土不服...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内容简介: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沦陷,郁达夫被迫出逃至印尼,辗转定居于苏门答腊。他掩藏身份,在当地开办
论《独立宣言》 本书特色 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近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论》一书一方面考察《独立宣言》字斟句酌的起草、修改和定稿的过程,具体而微地展示一个政...
《智能原理》内容简介:本书全面梳理了各个学科与智能研究相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一般智能的构成要素,形成了生物智能和非生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图文·珍藏)》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本,采用编年体例,按历史顺序编写,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从...
ThisbookisanexpandedandrevisededitionoftheauthorscriticallyacclaimedvolumeNutsan...
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5集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辑于2001年问世,以发表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当年的*新研究成果为主,已经...
《互联网跨境数字化与关税征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梳理WTO框架下处理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争议焦点问题,
春秋左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它在历史散文的地位上是...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对整个20世纪发展脉络的洞察和理解,作者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以一批塑造和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人和理念
(精)中国陵墓雕塑全集3:东汉三国 内容简介 《中国陵墓雕塑全集:东汉三国》主要内容包括两晋南北朝陵墓雕塑艺术,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既保持本土文化特征,又汲取外...
(精装)全宋笔记第十编(全12册) 本书特色 ★宋人笔记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这些宋人笔记中,有些笔记尽管篇幅不多,但其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经济...
《牛津十字军史》内容简介:长久以来,十字军运动一直被描绘为一场“愚蠢且无谓的牺牲”,但实际上,十字军运动并不只有短短二百年
贵州图经新志(点校本)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1版1印★ 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编★《贵州图经新志》是贵州现存...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08.17-1929.05.07],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他出生...
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本书特色 長安志二十卷,北宋敏求撰;長安志圖三卷,元李好文撰。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目录 新校正长安志序长安志序长安志图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