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115年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开始,阿尔贝托·安吉拉(Alberto Angela)引领读者在古罗马城进行一次非凡的探险之旅。此时罗马帝国正处于权力的高峰。帝都罗马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都会。从富丽的多穆斯到拥挤的公寓大楼,从嘈杂的罗马集市到宏伟的帝都浴场,巴西利卡中的唇枪舌剑,斗兽场里殊死拼杀,罗马人的酒会、游戏、习俗、禁忌,甚至隐秘性事,等等等等,均呈现在作者笔下。讲述古罗马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够使读者如此接近帝国首都的日常生活。作者凭借天才的讲故事能力,并基于丰富的考古发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帝国鼎盛时期的古罗马城众生百态。
关注“小人物”之历史写作的典范。
真实考古发现与游记叙事形式的巧妙结合。
身临其境又置身事外的不寻常阅读体验。
古罗马城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切肤之痛,谁说读者不能感同身受呢?
诚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阿尔贝托·安杰拉告诉我们,“罗马城可是一天就能逛完的”。在这本叙事独特的著作中,安杰拉仿佛使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在一天的时间轴上,完美再现了公元115年,图拉真皇帝治下罗马帝国都城的市井百态。本书未专涉庙堂之高,也没纵论江湖之远。作者以一名现代游客的视角,关照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罗马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即便偶见帝王出场,将相登台,也是卸掉面具后的生活形态,与凡夫无异。
日复一日,普通人的生活大抵如此。然而,正是这种平淡庸常和缓慢积累,才逐渐形成文化,为质变做准备,为宏大历史进程打下基础。“一粒沙里看世界”,作者似乎深谙此种道理。贫富无论,就普通人的生活而言,古罗马的一日,跟一月,一年甚至一百年,似乎没什么差别。瞬间即永恒。当你读毕掩卷后,相信你会同意的,普通人的生存与死亡,事业与情感,谋生与谋利,欢喜与悲哀,就算相隔千年,就算分隔东西,好像真的没什么差别。
07: 15 罗马时代的男用盥洗室
当一天展开时,我们再次发现另一项罗马家居生活的古怪现象:几乎没有人在早晨洗澡。他们*多只在奴隶端着的脸盆里洗洗脸,目的也只是让他们自己赶快醒过来。更有甚者,罗马人还不会用肥皂(“sapo”这个词指的是种染料!)。
如果更仔细观察罗马房舍,我们也会发现屋子里没有浴室(浴室尚未发明),浴缸则相当稀有。不过,就我们所知,罗马人在古代世界中比在任何社会都还要重视卫生。直到现代,人类才达到可与罗马相比拟的洗澡用水标准。这怎么可能呢?我们也许已经猜到,解释这个矛盾现象的答案在于,罗马的浴室位于房舍之外,就在离街道几个街区远处,也就是:公共浴场。人们在这里尽情地洗澡,在这里按摩,以及得到其他让身体放松的方式。但这些通常是在午餐后进行。没有人在早上洗澡。
的确,有些富裕人家的房子里有私人的小澡堂,但这只局限于一小撮精英分子,我们的主人并不属于这个精英阶层。他的房子里没有私人浴室,而我们将会看到,他稍后也会到公共浴场洗澡。
现在,他正坐在放着坐垫的舒适椅子上,一位奴隶正用锋利的刮胡刀为他刮胡子。这位奴隶是个家庭理发师,只有有钱人才雇得起。刮胡子很痛。当时还没有刮胡霜,也没有双刃刮胡刀,理发师只用水和半月形的刮胡刀,后者以青铜或熟铁制成,在普通的磨刀石上磨利。但这还只是被主人视为真正折磨的开端而已:奴隶刮完胡子后,会用镊子一根根拔除主人眉毛旁边和颈部周遭的“多余”毛发。
我们也许会惊讶于男人肯接受这类琐碎的装扮仪式。但罗马人真的花很多心思在仪容的打扮上。比如,男性使用有机身体除毛蜡(也用来刮胡子)的情形相当普遍。我们从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得知,恺撒大帝热衷于除毛,而奥古斯都为了让自己的腿长出更柔软的毛,习惯拿烫得吓人的胡桃壳摩擦双腿。
甚至早在这个时代,头顶上的毛发就已经是许多男人*烦恼的问题了。当头发开始变白时,许多男人会将它们染成黑色。而对某些男人而言,开始秃头可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悲剧。好在坊间有许多种偏方。
**个方式是将头发梳过来,掩盖日益稀少的区域。比如,恺撒大帝便将他的头发往前梳,以遮盖明显的秃头地带。
当事态越来越严重,只有薄薄几缕头发可以覆盖看似光秃的头部时,许多男人会将灯黑染料涂抹在头上,让人从远处看去以为他们仍有着一头黑发。
当头发*后掉光时,*不服输的受害者便求助于发套、发片和假发,它们在那个时代已经存在,并有不同的颜色。
就像今天一样,承诺能够奇迹般再生新发的偏方到处可见,尽管显而易见,它们毫无效果。
07: 30 两千年前的美容秘诀
在“酷刑室”内,每拔一根毛发,主人便发出一声用力压抑的惨叫。中间传来的一个古怪尖叫声,使两个奴隶的脸上闪过一抹忍俊不禁的微笑,但他们马上掩藏起笑意。他们将腰弯得更低,更用力刷洗地板,以隐藏他们的忍俊不禁。他们看起来很像两个正在刷洗船上甲板的水手,但事实上,他们正用一小块浮石擦拭一块美丽的马赛克。这是令这些石制杰作保持干净和闪闪发光的*佳方式。
现在,早上的活动已经在繁忙热闹中开始了。特别是在其中一个房间内,女仆们不断来来去去,她们都是奴隶。这是主人的妻子,女主人的房间。一个奴隶拉开帘幕,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面在我们眼前展开:三名女仆正在往女主人脸上涂抹着化妆品。
她正坐在一把高背的柳条扶手椅上。化妆过程正进行到*细腻处。一个奴隶正用炭笔“强调”女主人的眼睫毛。她将借助些许的灰来做出晕染效果。她小心翼翼地上妆。在她前面,另一名奴隶高举着一面青铜镜子,好让女主人可以紧盯着化妆的每一步骤。你得在手术室里才能感受到相同的紧张气氛。
我们环顾一下房间。某一侧,一个打开的化妆箱端放在有小狮脚的桌子上。这个精致的木盒上装饰着雕刻的象牙镶嵌。我们瞥见化妆箱里有乳霜、香水和油膏,装在以玻璃、陶土和雪花石膏制成的小罐里。我们也注意到两把以相当精美的骨头制成的梳子、镊子,以及一些用于涂抹乳霜和面膜的小银刷。在化妆箱四周则散布着装有各式化妆品的罐子,它们都是打开的。
化妆的动作和工具实际上与我们今日所知的非常接近:强调眼睫毛,眼睑上涂抹着眼影,等等。尽管如此,所用原料却有些差异。比如,用在眼睛上的原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眼圈粉在当时已经存在,但为了凸显眼部轮廓,罗马女性也会使用乌贼墨水、锑,或从烤过的椰枣中提炼出来的灯黑。就拿我们的女主人为例,奴隶女孩所使用的其他原料着实使我们大吃一惊。桌上放着一片用来当小盘子的贝壳,里面仍然有些黑色的糊状物。而这糊状物的主要原料竟然是烤蚂蚁!
现在,化妆师正要进行*后的修饰:她正要为女主人的嘴唇涂上颜色。根据奥维德提供的史料,罗马贵妇可选择的颜色范围很广,但她们*喜爱的颜色就跟现代人一样,是鲜红色。唇膏是以铅丹(红铅)或朱砂(红硫化汞)制成,不幸的是,两样材料都有毒。
现在,女主人抿抿嘴唇,凝视着镜中倒影。她的眼神明亮,肌肤焕发光泽。“做得很好”,她称许地对着一位奴隶女孩点点头,女孩则害羞地低下头。
事实上,我们只看到早晨化妆的*后一个步骤。如果再早个几分钟踏入房间,我们将会看到一种特殊粉底的准备方式。
目的虽然简单,却很棘手:要让年近40的女主人(这在当时可是高龄)看起来更年轻。但要怎么办到呢?奴隶女孩准备了一层薄薄的蜂蜜,再加入一些油脂和一点铅白,铅白能让皮肤看起来更加闪耀动人。为了让女主人的脸庞看起来更加年轻红润,她在粉底里加了一点红色颜料。然后,在女主人脸上轻轻涂抹一层粉底后,她将一点赤铁矿粉涂在双颊上,让皮肤明亮,闪闪动人。
富裕罗马女性的早晨化妆程序相当繁复,不亚于准备一份精致佳肴。
有时甚至连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会涂上色彩:脚底和手掌涂上红色,乳头涂上金粉。当然,这些人显然负担得起昂贵的化妆品。
*后,这仪式*令人吃惊的步骤在于画痣。早在罗马时期,女性便依照精确的规则在脸上画上假痣:不同位置(嘴角、脸颊等)的痣则传达不同意涵。
阿尔贝托·安杰拉使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主题变得迷人又易于理解。读者置身帝国首都,做一日漫游。古罗马城居民的亲密关系、日常生活和奇闻轶事尽在掌握。这本书仿佛一个三维布景,读者悠游其中,深入探访居民家庭、罗马集市、露天学校,澡堂甚至是公共厕所。
—《新闻报》(Il Giornale)
本书着墨于古罗马人奇特的生活习惯,并辅以大量细节描写。从饮食品味到室内设计,从公寓大楼内的居住生活到奴隶市场中令人震惊的交易。
—《晚邮报》(Il Corriere della Sera)
在这幅严谨的古罗马肖像画中,作者赋予历史以生动气息,并使大人物隐退,普通人登场,罗马城居民的日常习惯和精神活力得到展现,这也是帝国的雄伟和力量之所在。
—《市场杂志》(Agora Magazine)
读此书如穿越时空,由向导引领,在公元115年的罗马城做一日畅游。
—EmmabBooks
阿尔贝托·安杰拉(Alberto Angela)是意大利的古生物学家、作家和记者,也是当今意大利著名的科普工作者。
《深入浅出图神经网络:GNN原理解析》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原理、算法、实现、应用4个维度详细讲解图神经网络的著作,在图神经网络
中国古代钱币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钱币是多种文化的汇合聚集、多种艺术的体现,是一部形象化、艺术化、图文并茂、特色鲜明的百科全书。王俊著的《中国古代钱币》的写作并不...
《左传》女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左传》笔墨与春秋女性的人生经纬为入口,探查了《三礼》中等的性别印记、《周易》“天尊地卑”体系下的“乾”与“坤”和孔子学说女性...
甘肃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本书特色 《甘肃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为《甘肃通史》第三卷,此卷上承秦汉卷、下启隋唐卷。以通史体例全面记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政治、经济、...
老子英雄儿好汉? 本书特色 书中的历史活灵活现,引人入胜,韵味十足,犹如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翩翩走来国内**本有关“二代现象”的著作,根据作者在《湖湘讲堂》的讲...
三千年文祸-(第三版) 本书特色一部文祸史,几多辛酸泪。 一部从先秦到晚清3000余年的文祸通史 800多中国历代文人因言获罪警世录:话不要乱说,字不能乱写。 ...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流动(1978~2010)》内容简介: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关系是关乎当前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
《手机摄影:从基础到后期》内容简介:本书是手机摄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摄影方式,基本上人人都会用手机拍照,但是要想让手机
作者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国的近代历史,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以意大利、荷
明代云南民族发展论纲 内容简介 《明代云南民族发展论纲》(作者段云红)是“云南大学中国边疆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明代云南政区的调整及民族分布的变化;土...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知识管理及应用》内容简介:当前,制造业已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增值服务为中心,制造业服务化是提升制造
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
《日本的诞生》内容简介:■一部日本早期历史的入门之书,一场反思文化根基的探索之旅。从“倭”到“日本”,见证日本国家诞生的过
历史上的李连英 内容简介 清朝大太监李连英生于1848年,死于1911年,其一生伺候慈禧50多年,并深受宠信,被加赏二品顶戴花翎,是清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位高权重...
史学新书评:1998~1999 内容简介 史学书评也是史学。史评与史学论著不一样,史学论著的主要功能是求真求实,说明历史,解析历史。史评是评判历史,评价史籍,所...
宋史疑云之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 本书特色 斧声烛影,狸猫太子,靖康之耻,泥马康王……走进大宋王朝,探访江山图治,解读10-13世纪的中国社会。追索史海...
谣言、风俗与学术:宋代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以“谣言”、“风俗”与学术为主题, 围绕宋代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进行历史的考察, 重点研究宋代的巴蜀地...
继《清代以来的粮价》之后,作者再经近10年的努力,广泛涉猎宋以来之笔记、契约文书、商业账本、报刊、档案、数据库等史料,对中
《《资本论》的读法》内容简介:真正读懂《资本论》,重新理解被遗忘和误读的马克思 “每一个在当下资本环境中的人,都应当阅读马克
《咖啡馆的梦想与现实》内容简介: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咖啡馆?咖啡女王给你答案。一小时的轻阅读,带来理念与实践的巨大飞跃。开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