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林清玄优美的禅意散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禅意之美,通过这些文字,告诉人们如何以禅心对待复杂生活,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开悟,是林清玄散文中开启生活智慧的篇章。
选篇包括经典的《吾心似秋月》《平常心不是道》等文章,以精辟的禅诗为引子, 展现禅心带来的清冽沉静的力量,这力量让人温暖,也让人放下执着,得到自在。
禅者无他,只是开发自性,过一种有创意的生活罢了。
?禅心,不是生活的背反,而是把脚步举起,跨过一条理智与逻辑的界限,用直观来对应生活。
?禅心要不动如山,但山上有青翠的林木、鲜艳的花草,以及响亮的鸟声、吹动的微风。
禅悟,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在的革命。
不是茶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是日本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他的家教非常成功,千利休家族传了十七代,代代都有茶道名师。
千利休家族后来成为日本茶道的象征,留下来的故事不计其数,其中有三个故事我特别喜欢。
千利休到晚年时,已经是公认的伟大茶师,当时掌握大权的将军秀吉特地来向他求教饮茶的艺术,没想到他竟说饮茶没有特别神秘之处,他说:“把炭放进炉子里,等水开到适当程度,加上茶叶使其产生适当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长情形,把花插在瓶子里。在夏天的时候使人想到凉爽,在冬天的时候使人想到温暖,没有别的秘密。”
发问者听了这种解释,便带着厌烦的神情说,这些他早已知道了。千利休厉声地回答说:“好!如果有人早已知道这种情形,我很愿意做他的弟子。”
千利休后来留下一首有名的诗,来说明他的茶道精神: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以外,茶一无所有。
这是多么动人,茶的*高境界就是一种简单的动作、一种单纯的生活,虽然茶可以有许多知识学问,在喝的动作上,它却还原到非常单纯有力的风格,超越了知识与学问。也就是说,喝茶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人的个性与喜好,用自己“适当的方式”,才是茶的本质。如果茶是一成不变,也就没有“道”可言了。
另一个动人的故事是关于千利休教导他的儿子。日本人很爱干净,日本茶道更有着绝对一尘不染的传统,如何打扫茶室因而成为茶道艺术极重要的传承。
传说当千利休的儿子正在洒扫庭园小径时,千利休坐在一旁看着。当儿子觉得工作已经做完的时候,他说:“还不够清洁。”儿子便出去再做一遍,做完的时候,千利休又说:“还不够清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许多次。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对他说:“父亲,现在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石阶已经洗了三次,石灯笼和树上也洒过水了,苔藓和地衣都披上了一层新的青绿,我没有在地上留下一根树枝和一片叶子。”
“傻瓜,那不是清扫庭园应该用的方法。”千利休对儿子说,然后站起来走入园子里,用手摇动一棵树,园子里霎时间落下许多金黄色和
深红色的树叶,这些秋锦的断片,使园子显得更干净宁谧,并且充满了美与自然,有着生命的力量。
千利休摇动的树枝,是在启示人文与自然和谐乃是环境的*高境界,在这里也说明了一位伟大的茶师是如何从茶之外的自然得到启发。如果用禅意来说,悟道者与一般人的不同也就在此,过的是一样的生活,对环境的观照已经完全不一样,他能随时取得与环境的和谐,不论是秋锦的园地或瓦砾堆中都能创造泰然自若的境界。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千利休的孙子宗旦,宗旦不仅继承了祖父的茶艺,对禅也极有见地。
有一天,宗旦的好友京都千本安居院正安寺的和尚,叫寺中的小沙弥送给宗旦一枝寺院中盛开的椿树花。
椿树花一向就是极易掉落的花,小沙弥虽然非常小心地捧着,花瓣还是一路掉下来,他只好把落了的花瓣拾起,和花枝一起捧着。
到宗旦家的时候,花已全部落光,只剩一枝空枝,小沙弥向宗旦告罪,认为都是自己粗心大意才使花落下了。
宗旦一点也没有怨怪之意,并且微笑地请小沙弥到招待贵客的“今日庵”茶席上喝茶。宗旦从席床上把祖父千利休传下来名贵的国城寺花筒拿下来,放在桌上,将落了花的椿树枝插于筒中,把落下的花散放在花筒下,然后他向空花及空枝敬茶,再对小沙弥献上一盅清茶,谢谢他远道赠花之谊,两人喝了茶后,小沙弥才回去向师父复命。
宗旦是表达了一个多么清朗的境界!花开花谢是随季节变动的自然,是一切的“因”;小和尚持花步行而散落,这叫作“缘”。无花的椿枝及落了的花,一无价值,这就是“空”。
从花开到花落,可以说是“色即是空”,但因宗旦能看见那清寂与空静之美,并对一切的流动现象,以及一切的人抱持宽容的敬意,他把空变成一种高层次的美,使“色即是空”变成“空即是色”。
对于看清因缘的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就不是那么难以领会了。
老和尚、小沙弥、宗旦都知道椿树花之必然凋落,但他们都珍惜整个过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惜缘”,惜缘所惜的并不是对结局的期待,而是对过程的宝爱呀!
在日本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茶师都是学禅者,他们都向往沉静、清净、超越、单纯、自然的格局,一直到现代,大家都公认不学禅的人是没有资格当茶师的。
因此,关于茶道,日本人有“不是茶”的说法,茶道之*高境界竟然不是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透过茶,是在渴望着什么,简单地说,是渴望着渺茫的自由,渴望着心灵的悟境,或者渴望着做一个更完整的人吧!
……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大中小学教材,还曾被收入高考语文试卷。
蔚蓝的天·旅美小简 本书特色 夕阳黄昏,是令人感慨的;英雄末路,是千古同愁的。更何况日渐式微的,是我们自己的文藻;日趋衰竭的,是我们自己的歌声;日就零落的,...
鲜花宁静 本书特色 精选了诗人近两年创作完成的近百首精品短诗和四部重要长诗。谷禾以诗抒写"当下"的存在状态,既秉承了宽阔的现实主义精神,有骨骼的质感和纵横的血脉...
风中的纸屑-周国平经典随笔 本书特色 1.该套书是周国平老师*具传承性的一个系列作品,许多其他畅销书都是基于这套书里的散文重新拼凑的,比如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
宋诗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列宋代诗人59家,诗作145首。全书注、评结合,每位诗人有传。本书是程千帆先生晚年的力作,体现出选作具有代表性、注释准确、品评精当的特点...
傅雷经典作品选:傅雷家书与傅聪谈音乐 内容简介 傅雷(1908年-1996年),字怒安(亦作“怒阉”),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傅雷有着音乐家...
人间最美是柳词 本书特色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
坦白说 亲爱的 本书特色 《坦白说,亲爱的》收录文章百余,谈书,谈香港,谈电影,谈流行文化,也谈性。视角依然刁钻,题目依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不熟悉的读者,此书...
观光纪游 观光续纪 观光游草 内容简介 1884年6月日本汉学家冈千仞来华游历三百馀日,《观光》三书即此次游历之所获。其行迹遍及以苏、沪、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本书特色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由许晴主演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近期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 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
亲历军统-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4 本书特色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唯一货真价实的军统“元老”回忆录。 ★军统“元老”回忆录被禁30年后首次...
生活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傅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第三届特聘作家。写诗多年,散文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散文》、《天涯》等刊。本书是其近年来...
人类名著闪耀时全13册 本书特色 ★ 汇集茨威格、卡夫卡、泰戈尔、埃克絮佩里、奥威尔、歌德等10位作家的12部经典★ 梁实秋、郑振铎、高中甫、张保红、潘子立等众...
21世纪西班牙现象级畅销书,劲销20年,销量百万册关于西班牙内战,不可错过的当代经典;虚实之间,折射战争中的复杂人性一本精彩绝伦的书。——苏珊•桑塔格它理应成为...
郭沫若经典作品选--女神 屈原 本书特色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全能冠军”式的文化巨人。他在政治领域的重大影响姑且不论,就文化艺术而言,他在文学、考古学、...
吕碧城集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吕碧城集》 展现了近三百...
天窗--钟叔河 本书特色 作者又是善于文章的。很沉痛的话,地闲闲落墨,别无渲染。如果寻根溯源,这种笔路风致,可以到东坡、山谷、放翁的题跋里去找。有如人的面目表情...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目录 **辑:太阳里的藏羚羊可可西里的黎明藏羚羊背上的可可西里藏羚羊跪拜逃不脱枪口的藏羚羊太阳里的藏羚羊迷途的藏羚羊五道梁的第五户来客藏羚羊...
孙犁作品·少年读本 本书特色 孙犁一生不随波逐流,坚持讲真话,愈到晚年,思想愈臻成熟,行文尤其老辣,他的《耕堂文录十种》不同凡响,其思想之深邃与节操之坚贞,*终...
百年国博纪念学术文集 本书特色 该文集是国博百年发展历程的呈现,更可由此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文集涵盖各个学科,其中不乏大家...
《科学大王·我爱发明》内容简介: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为孩子们介绍了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是关于发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