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瓦西列夫是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学者之一。其所著《拜占庭帝国史》是在大量分析拜占庭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又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部经典巨著。作者摆脱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军事传统,把拜占庭的文化成就置于与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阐述了拜占庭在文学、考古、艺术、建筑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称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百科全书;该书还涉及拜占庭与周边各个族群的交往历史,论述了诸多文明元素在该地区相互交融的进程。
本书作者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列夫是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中期以来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者之一。他所著的《拜占庭帝国史》(1928年初版)至今仍然是与爱德华?吉本和弗奥多尔?乌斯宾斯基、奥斯特洛戈尔斯基的作品齐名的,对拜占庭帝国具综合性的、详尽的论述。
中译者序
纵观查士丁尼的整个对外政策,我们必须说,他的无休止的、并没有实现其全部计划和愿望的长期战争,对帝国的影响总的来说是灾难性的。首先,这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消耗了巨额金钱,普罗柯比在他的《秘史》中估计(可能有些夸张),阿那斯塔修斯留下的积蓄,在当时看来是相当巨大的财富,即价值32万镑的黄金(相当6500万或7000万美元),却由查士丁尼在极短的时期内(即他舅父查士丁当政时期)全部用光。据6世纪另一则史料,即叙利亚人以弗所的约翰披露:阿那斯塔修斯时期帝国的国库积蓄在查士丁尼死后,直到查士丁二世时期才用完;然而,这一结论是不正确的。阿那斯塔修斯留下的资金肯定比普罗柯比欲使我们相信的数目要小,这笔钱在查士丁尼的事业中一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但仅凭此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新的税收比疲惫不堪的居民能够承受而且付出的数目要大。皇帝以节约军费来削减国家开支的企图导致军士数量的减少,这自然使得西部征服地十分不安全。
从查士丁尼作为罗马人的观点来看,他的西征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自然的。但从帝国的实际利益出发,应该承认,这些西征活动是不必要的、有害的。6世纪的东西方之间的鸿沟已经如此巨大,欲使两者统一的愿望本身就是时代的错误。真正的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已经征服的诸省只能靠武力来维持,而帝国既无军力,也无财力。查士丁尼沉湎于他的美好梦想中,没有认识到东方边境及东方诸省的重要性,而后者才是拜占庭帝国的根本利害所系。仅仅出于皇帝本人之愿望的西征活动,不可能带来长久性的结果,而且,恢复罗马帝国的计划也随着查士丁尼之死而废弃了,尽管它并没有永远被废弃。与此同时,查士丁尼的整个对外政策在帝国内引起了特别严重的经济危机。
(摘自**卷第三章)
君士坦丁堡的崩溃给西欧留下了可怕的印象,他们*先想到的是土耳其人的继续进攻,都充满了沮丧之情。更重要的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中心的毁灭,即使从大公教会的角度来看,认为希腊教会是宗教分裂者,也不能不引起西方虔诚的基督徒们的恐惧心理和试图补救这种状况的热情。当时教宗、各国君主、主教、诸侯和骑士们留下的许多书信和文献资料生动描绘了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恐惧,他们还呼吁发动一次十字军去对付胜利的伊斯兰国家和它的代表者穆罕默德二世,这个“反基督教的先锋和第二个森那克里布。”在许多信件中,人们把君士坦丁堡的毁灭视为一个文化中心的毁灭而悼念。在西方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向教宗尼古拉五世的呼吁中,称君士坦丁堡的崩溃“是基督教信仰的全面灾难”,并写道,君士坦丁堡是“文学和所有人文研究的真正殿堂。” 红衣主教贝萨里翁悼念这座城市的崩溃时,称它是“*好的艺术殿堂”。著名的埃尼亚?西尔维奥?皮科罗米尼,即后来的教宗庇护二世,号召人们关注对拉丁人而言仍是一无所知的无数拜占庭书籍,他称土耳其人对这座城市的征服是荷马和柏拉图的第二次死亡。
(摘自第二卷第九章)
A.A.瓦西列夫(1867-1953),国际历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中期以来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研究者之一。他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师从职业拜占庭学者学习,后来在该校教授阿拉伯语。1897—1900年,他去巴黎深造。1902年,他陪同尼古拉·马尔考察西奈半岛的圣卡特琳修道院。1904—1912年任教于塔尔图大学。1912年回圣彼得堡大学任教,后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25年,他移居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作。1944年,他移居哈佛大学顿巴登橡树园研究中心工作。瓦西列夫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拜占庭与阿拉伯人》《拜占庭帝国史》《世界两端:西方和东方的中世纪思想》《斯拉夫人在希腊》等。
译者简介:徐家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拜占庭研究专家,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副理事长,第二十届巴黎国际拜占庭大会中国代表,世界拜占庭研究会中国理事。译著和出版著作多部。主要译有《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世纪文明》《伟大的海: 地中海人类史》,著有《拜占庭文明》《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世界三大宗教史纲》(主编)等。
《英汉反讽研究新视野:历史演变与对比研究》内容简介:本研究追溯了反讽在西方和中国的滥觞和演变发展过程,聚焦和对比了英文反讽
本书以反特片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反特片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入手,通过特务形象塑造和如何抓特务的叙事分析,总结反特片的故事规
近代卷-山东通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山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省,全面研究总结和宣传山东历史,继承和弘扬齐鲁文化优良传统,借鉴前...
《大数据时代的调查师》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大量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精准调查和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从
华工与欧战 本书特色 《海外名家名作:华工与欧战》运用丰富的中外文档案资料,详细剖析了**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派遣华工赴欧之动机与交涉经过,详述招募华工的...
1906-1908-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本书特色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是伯希和西域考古探险团*重要的文献,首次公开刊布!伯希和的这部日记...
保加利亚史 内容简介 本书虽取名为《保加利亚史》,它一定程度上同样是7世纪时到达巴尔干的保加利亚人的简史,本书的大部分集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保加利亚国家,但是,奥...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内容简介: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非物质
三国归一统-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四部 本书特色 司马懿真的不知道孔明用的是空城计吗?魏延在孔明病危时闯入帐中灭了孔明的主灯,是不是故意的?孙权死后东吴为什么会...
《文徵明行书西苑诗》内容简介:《文徵明行书西苑诗》,藏经纸,乌丝栏,纵二十八点四厘米,横四百四十七点四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周末秦初大变局 本书特色 本书从周末秦初大变局说起,剖析前一个强大王朝衰落的原因,并解读新崛起王朝是如何找到切入点,一点点强大并吞噬前一个王朝的。正所谓&ldq...
大运河-环境 人居 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古代尤其是明、清、民国时期大运河的演变、环境变迁的得与失,城市和乡镇空间的特征,人居环境的变迁,包...
世纪最猛列强BOSS干仗史 本书特色 ★美英法德俄日六大列强世纪角逐,现代***强BOSS的干仗实录。★以八卦角度侃军政牛人,以玩家分析扯世纪战争。★现代高科技...
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本书特色 正确的选择让你远离飘忽的生活状态,成为清醒的领航员,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正确的选择-实现梦想的10个关键问题 内...
《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简介:本书是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唯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内容简介:《中国通史》为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乐成教授领衔主持,邀集门下五位史学俊彦共同撰写而成,是台湾乃至...
共和-历史深处的民国-贰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关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是中国历史上**套全面解读晚清、共和、抗战的长篇历史力作。作者在精研民国史...
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史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两条相互联系的发展轨道。具备制度化、组织化、连续发展的官方史学,是中国史学与...
《叶芝:真人与假面》内容简介:理查德·艾尔曼是美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凭借三部重磅传记《叶芝:真人与假面》《乔伊斯传》和
《人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修行》内容简介: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都是它的读者。无论怎样,我们都曾快乐过,痛苦过。那种酸甜苦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