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年:2019-01-15

评分:5分

ISBN:978754554163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云的个人传记。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
书中通过珍贵翔实的**手资料和生动形象的纪实文学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陈云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还原真实的历史瞬间,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展现了他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志趣等多个侧面。

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本书特色

☆完整记录陈云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再现中共70年曲折历程
☆陈云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毛泽东夸他“人才难得”,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
☆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历时多年,深入陈云故乡和他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了陈云的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等,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详细记录了陈云的革命生涯,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全书近200幅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给读者以更丰富的资讯和良好的阅读体验

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目录

**章陈云之初故乡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在贫困中艰难成长商务印书馆成了陈云“红色的起点”领导商务印书馆罢工返回故乡组织农民革命军第二章进入中央出身工人使陈云“沾光”在六届四中全会面临尖锐斗争二十六岁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危难之际受命负责中共特科向忠发叛变供出了陈云在“一个深晚”会见了鲁迅第三章进入红区在去苏区的秘密交通线上遇险在瑞金进入中共领导核心刘英回忆长征中的陈云假托军医之口述长征陈云手稿弄清遵义会议之谜第四章四处奔波中央委以重任“ 收账先生”的艰险历程在上海重逢潘汉年在莫斯科争得斯大林的支持搭乘王明专机飞回延安第五章延安岁月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做干部工作要“不怕麻烦”批评了江青大量读书 不断写作从哲学中总结出十五个字当上“红色掌柜”成为中共“第六号人物”陈云的婚恋于若木的身世周小舟引导于若木加入中共“ 你我都是老实人”第六章转战东北在飞往东北时遇险以“中将”身份出现在沈阳深夜风雪长白山从“打天下”转向“治天下”树立中共接收城市的“样板”第七章经济专家告诫表弟不可摆“架子”出任副总理主管财经陈云肩挑一担“炸药”要求部下“一毛不拔”再访莫斯科把粮食纳入“统购统销”轨道“ 毛主席在生理上是不能万岁的”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八章稳健踏实“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毛泽东的“反反冒进”离右派只差“五十米”在“大跃进”的日子里“ 全民大炼钢铁”毛泽东终于“压缩空气”陈云“坚持真理很勇敢”算钢铁细账第九章“调整大师”生病不出毛泽东“国乱思良将”毛泽东期望陈云收拾乱局“ 调整大师”说话了第十章遭到冷遇再度出任中央财经小组组长上上下下出现“陈云热”陈云遇到了“麻烦”支持“包产到户”不能不当面向毛泽东谏言再遭冷遇第十一章“文革”蒙尘在冷遇中长期“养病”“ 战备疏散”到江西来了一位名叫“陈元方”的首长“ 老表”马骏和陈云的友谊“ 客人”初次到厂非常随和惊人的记忆力省革委会头头“避见”陈云终于结束“下放”“ 一天打鱼一天晒网”第十二章走出沉默秘密会见叶剑英商议粉碎“四人帮”坚决支持邓小平复出扔出五颗“重磅炸弹”“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重新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三章德高望重出任中央纪委**书记“ 我要有自知之明”“ 摸着石头过河”为棘手的宝钢问题拍板“ 鸟”和“笼子”正确评价毛泽东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清理“三种人”第十四章*后岁月退居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为席懋昭洗去冤屈在杭州和上海过着离休生活夫人于若木成了营养学家“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红色的家风《 南华早报》的提问引起陈云注意*后一次荧屏亮相陈云病逝“天地同悲悼国殇”附 录陈云事略

华夏盛轩暂(ZZ)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中共中央大手笔——胡乔木》《钱学森》《历史在这里沉思》《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的绝笔》等优秀纪实作品。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