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神色:<牡丹亭>创作论》是我国有名戏曲学家黄天骥教授的新著。书稿结合文本本身、舞台表现形式、艺术特点、文字习惯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深入探讨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的思想渊源、人物形象来源、创作过程的思维变化等,比较全面、立体地展现了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动机、思想、过程等,揭示了汤显祖的文学思想及《牡丹亭》在创作上的成就。
若讲黄天骥在学术史上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同时接受两位前辈的衣钵,兼及文献与舞台,融考证史料与鉴赏体会于一炉。——陈平原(北京大学教授)黄天骥先生之所以能揭示《牡丹亭》这种剧诗特质,则与其“常常是带着诗词的眼光去研究戏曲,又带着戏曲的眼光去研究诗词”,能将戏曲研究与诗词研究打通,有直接的关系。——周松芳(文史学者、专栏作家)
开 篇
开篇
剧坛双星 东西辉映
四百多年前,在江西临川,这巷陌纵横,庭院错落,鸡犬之声相闻的古城,曾是明代大文豪汤显祖生长的地方。现在,这里已处处是广厦连云车水马龙的去处,俨然形成了江南城市
的风貌了。
在层楼矗立的抚临大道之侧,这里有“四梦广场”,它是人们为了纪念汤显祖,并以其名著《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为旨趣建成的园林。在日渐繁华的市廛附近,辟出一块供人怀古增添些雅兴的地方,宛如在文化沙漠上辟出了绿洲,在喧嚣中添了点诗意。这既可作
市名片以纪念先贤,又有利于旅游收益,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据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汤氏坟茔,遭到破坏。冢里枯骨,少不免“重见天日”。那时候,在泉埌中深埋了四百年的汤显祖,肯定不会像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呕出了咀中水
银,被石道姑灌口姜汤而重获新生。多半是骨殖狼藉,四散东西,零落在荒烟蔓草间。
不过,在打倒了“四人帮”以后,临川父老和各级领导,“蘧然梦觉”,认识到汤显祖对祖国文坛的贡献和重要价值,于是重整汤显祖的陵墓,乃至想象出《还魂记》的意境,打造
“四梦广场”,平添雅趣,供人景仰流连。
说来有趣,汤显祖不是以“还魂”的手法,描绘并再造了杜丽娘生命的么?而经过了十年浩劫,这一位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千古文豪,竟也真的还过“魂”来,文名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也许在九泉中的汤显祖,连做梦也没想到,他那《牡丹亭》一剧,近年
还越过重洋,蜚声海宇。四百年前的一介儒生,成了21世纪的世界名人!
想当年,汤显祖到过澳门,看到了“海外奇观”,看见过许多碧眼金睛的“蛮番”仕女,不禁目瞪口呆;到如今,太平洋彼岸许多同是碧眼金睛的朋友,看到了《牡丹亭》的演出,看到了汤显祖笔下的明代衣冠,窈窕淑女,听到荡气回肠的乐曲,欣赏到仪态万千的舞姿,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奇妙,不禁也目瞪口呆,魂为之夺。四百多年的光阴,经过历史的淘洗,
似乎又作了一次轮回。
让我们回到“四梦广场”吧!环视这里曲径回廊,杂花生树,庭院深处,有亭翼然,题额上有“牡丹亭”三字,气韵生动,据说乃是出自名家的手笔。在温煦的春阳里,亭子四周,草色波光,腾腾蒸蒸,缊缊絪絪,仿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让人有如梦如幻的感觉,似乎也进入了当年汤显祖创造的“烟波画船,云霞翠轩”的境界。不过,汤显祖《牡丹亭》里的“牡丹亭”,只是在他头脑中虚构的建筑。现在,人们竟把它变为实体,以梦为真,假戏真
做,这究竟应如何评价?不如留给人们用作茶余饭后的话题。
据徐朔方先生《汤显祖年谱》所引,在汤显祖的玉茗堂亭边,曾有“四梦台”,那里倒
真有对联一副:千古为忠为孝,为廉为节,倘泥真,直等痴人说梦;一时或快或悲,或合或离,若认假,犹如哑子观场。这对联不知是出自谁的手笔,以我看,它是前人观看汤显祖剧作的感受,同时又透露出撰写者对人生以及戏曲演出的评价。它的理念是,人生与舞台,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撰联者认为世人既要看透现实的本质,又要超然物外地看待现实。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概括了阅尽沧桑的汤显祖对待人生和创作的态度。这三十多个字,倒真能让人俯仰低回,沉吟遐想。
四百多年前,当汤显祖搦笔研墨,神色迷离地创作《牡丹亭》的时候,在西方,在雨雾笼罩的英伦三岛,莎士比亚也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伟大的剧作,东西辉映,各占风骚,照亮了剧坛。到了1616年,这两颗分别高悬在东西方的巨星,又同时訇然殒落,
只在人世间留下不可磨灭的光彩。
近百年来,东方的观众,早就熟悉莎士比亚了。倒是在西方,近年来才逐渐晓得东方也有和莎士比亚那样矗立在剧坛巅峰的汤显祖。而当西方的观众一旦认识了汤显祖,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他们认识到“《牡丹亭》时而抒情,时而哲理,时而荒诞,时而逗乐,把情感和幽默交织在一起,是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戏剧传统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引自《汤显祖研究通讯》2011年第2期。。到2008年,美国评论家丹尼尔、S伯特在纽约资料档案出版公司出版的《100部世界*著名剧本排行榜》中,便把《牡丹亭》列于第32位,而且是中国唯一
入选的剧本。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均写爱情的真挚伟大。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笔下,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勇敢地为所爱的人反抗世俗,“一灵儿咬住不放”,可以出生入死。他们对爱情的真挚勇敢,不知感动了东西方几百年来多少观众。在今天,恐怕没有人怀疑这两部剧对世界文坛的重要价值,没有人不喜爱这两部感人至深的名著。而有趣的是,当它们在封建势力依然在黑暗中发酵的时候,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钱锺书先生引沈起凤《谐铎》卷二《笔头减寿》说:“语云:‘世上演牡丹亭一日,汤显祖在地狱受苦一日’(参卷一二《天府贤书》),则是显祖长沦地下而终不得生天上也。”又说:“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世上纪念莎士比亚生辰,地狱中莎士比亚正在受罪。”见钱锺书:《管锥篇》卷一○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7—688页。您看,世上的卫道士,都拿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没有办法,都只好无可奈何地搬出恶鬼来发泄私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可怜中外卫道士们的刻毒,如
今只成为笑柄。
不过,这世界剧坛的双璧,尽管写的是同样题材,同样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同样被世人承认它们屹立在艺坛的巅峰。而它们所表现的审美观,却又截然不同。这不同,正
好是东西方不同文化在美学范畴上的呈现。
莎士比亚写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他们不顾家族的世仇,排除万难,爱得十分炽热。那缠绵的情话,热烈的拥吻,乃至后来罗密欧服剧毒殉情;朱丽叶则“死”而复生,又用罗密欧的匕首插向自己胸膛的场景,使人大喜大悲,心魂震撼。它那激烈的戏剧冲突,奔放的
文学风格,鲜明地体现出西方人的审美理想。
有人说,西方人像玻璃瓶,瓶里装的是开水,瓶子外面也是滚烫的,不能触手。他们的性格,往往是外露的,奔放的。反映到审美观念上,人们更多是崇尚直观的真实性,崇尚表现激烈的矛盾冲定,崇尚浓烈的色块组合,强烈的音色对比。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像保温瓶,尽管瓶里的水是炽热的,但瓶子外绝不烫手。中国人的性格,往往是委婉的,内敛的。反映到审美观念上,人们更多崇尚写意,崇尚虚实的结合,崇尚线条的流转、情景的交融。显然,东西方的审美观念,各有特色。时代越进步,世界越发展,人们便越尊重和喜爱来自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艺术,彼此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又分别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牡丹亭》也写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炽热追求。汤显祖甚至在《题词》中宣示创作的主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所至也。”于是,他写杜丽娘梦中追求爱,死去追求爱,回生后经历万劫千磨坚定地爱。在他的笔下,杜丽娘的心,就像是一团没有露出火焰而一直炽热燃
烧的煤球。
就以对爱情与欲望而言,杜丽娘内心的炽热,与西方的少女别无二致。然而,她的举止,却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含蓄与矜持。她的火热的心,像被冰绡包裹着;她对缚束她自由和生命的现实,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并且在灵魂深处做出反抗,但她的外表,却像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多是自艾自怨地表达内心的痛楚。她追求爱,但汤显祖写她只在迷离的睡梦中和灵魂的飘荡中,表达爱的理想与追求,*后才有所归宿。这一切,虚虚实实,亦虚亦实,真
个是“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汤显祖《牡丹亭》整个戏的题旨,乃至人物性格,艺术风格,既是清清楚楚的,又是不可捉摸的。它有时是工笔细描,有时是水墨写意。总之,《牡丹亭》把冷与热,虚与实,张扬与内敛,激烈与含蓄委婉,统为一体,完整地显示我国传统戏曲特具的审美观,展现出东
方文化独特的品性。
黄天骥,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小组成员,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诗词研究院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主要论著包括《冷暖集》《俯仰集》《中国戏曲选》《全元戏曲》等。
诗经之美(精装) 本书特色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胡适说:《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
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百年梦寻:20世纪中国经济思潮与社会变革(单色) 本书特色新的时代面临新的课题,我们期盼着中国经济学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更有作为...
《诸神的复活》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历史上九个最为经典的神话故事——女娲神话、精卫神话、嫦娥神话、西王母神话、大禹神话、鲧神
百年国博纪念学术文集 本书特色 该文集是国博百年发展历程的呈现,更可由此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文集涵盖各个学科,其中不乏大家...
作品目录目 次儿童和家庭故事1.青蛙王子或铁亨利2.猫和老鼠做朋友3.马利亚代养的孩子4.学习发抖5.狼和七只小山羊6.忠实的约罕涅
作品目录干校六记 小引 一 下放记别 二 凿井记劳 三 学圃记闲 四 “小趋”记情 五 冒险记幸 六 误传记妄 丙午丁未年纪事 丙午丁
马基雅维利全集-戏剧·诗歌·散文 本书特色 《马基雅维利全集》中文版首次重磅推出,著译界鼎力襄助,引领学术新风向。谤满全身,誉满全身—“暴君帝师”、“民族主义国...
作品目录恶之花作者献辞致读者忧郁与理想1 祝福2 信天翁3 高翔4 感应5 我爱回忆那些赤身裸体的时代6 灯塔7 患病的诗神8 为钱而干
谁给了我生命-一个被遗弃男孩的中国寻亲记 本书特色 《谁给了我生命:一个被遗弃男孩的中国寻亲记》讲述了作者马武宝自海外归国寻亲的感人故事。马武宝因天生残疾、家境...
以白夜为坐标 本书特色 《以白夜为坐标》是著名诗人翟永明近二十年*随笔集,记录她对生活、文化、艺术的观察与思考。1998年,翟永明在成都开了一家“诗...
薰衣草之恋 本书特色 阳光温暖着纯真的眼神,风雨美丽了年轻的笑靥。《校园抒情美文精粹》以恒星的誓言记住你青春的履痕。《校园抒情美文精粹》一个将与《流星花园》具有...
《独抒己见》内容简介:《独抒己见》是二十世纪公认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纳博科夫的自编文集,以《巴黎评论》《时代》《纽约时报》
浮生六记:外三部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中国古代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抒情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类作品包括沈复《浮生六记(外三部)》、冒襄《影梅庵忆语》、陈裴之《香...
共和国文学50年 内容简介 这部献给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华诞的学术著述,一年前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而启动研究与写作。新生的共和国文学历尽颠踬顿踣,穿过风风雨雨...
鲁迅全集(编年版全10卷) 本书特色 《鲁迅全集(编年版共10册)(精)》以编年分类的形式编辑鲁迅作品,清晰地反映鲁迅写作的纵向发展,为研究鲁迅思想创作提供一个...
傻瓜的投资组合 本书特色 冯内古特未曾面世的遗作,本书基本搜刮殆尽,六个短篇小说、一篇非虚构散文和一篇未完成的科幻小说,首次以简体中文版面世。冯内古特于2007...
《灵魂拼图》内容简介:帝都郊区别墅里一场恶性谋杀案,揭开了二十年前被隐藏的罪恶,还牵扯进分裂出四个人格的多重人格解离症女主
《战胜拖延症》内容简介:《战胜拖延症》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带来的心理学界对拖延症的最新研究。本书同步于美国的出版时间
唐诗美学精读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唐诗艺术美进行现代诠释,分别就意境呈示、时空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表现、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作...
独酌 本书特色 汪老被誉为酒仙。他对酒的痴恋在文坛是出了名的。酒是他一生中是无法舍去的朋友。酒给他带来许多故事,给爱他的家人带来了许多不忍,酒同时也给他的文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