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记录了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从开发策划、建组筹备、开机拍摄, 再到后期视效合成的制作全流程。你将看到导演郭帆集结的一支年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团队 ; 将看到中国科幻电影如何从西方叙事语境中破壁而出 ; 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细节能给你带来电影制作的直观感受, 使你了解《流浪地球》如何从文字到影像的全过程, 以及从手稿到视效合成画面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诞生。
◎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同名小说大银幕处女作,中国硬科幻商业片的破冰之作。◎在太阳行将灭亡之际,全人类将如何合力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历经数年筹备,超过百分之九十视效镜头重新定义中国式想象力。◎刘慈欣担任电影监制并为本书作序;导演郭帆亲自设计封面,“战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雷佳音、宁浩、刘慈欣、郭京飞等客串。◎全书详细梳理了电影《流浪地球》的制作历程,独家披露大量手稿、概念图、工作照、演员花絮照,解密中国科幻从文字到影像的种种艰辛。◎导演郭帆亲述幕后故事,数位参与者分享心得经验,涵盖世界观、剧本、美术、道具、摄影、剪辑、表演、视效各环节。◎电影创作者的心血结晶,独家采访展现电影创作细节,既可作为科幻发烧友的案头珍藏,也能供有心于科幻创作的从业者参考借鉴。◎2019年春节档大热影片。◎随书赠送独家授权电影海报。
从《流浪地球》开机的那天起,我们就知道它将会面对多少里程碑式的挑战——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人”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由中国电影企业完全自主制片,其核心主创全部是中国青年电影人。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中国电影的大冒险,所有有关它创造的“**次”都指向了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从无到有的拓荒,从0到1的梦想照进现实。这本书就是希望记录这部电影的这段冒险历程,不仅因为它创造的那些了不起的**次,而且更因为它自比“中国电影工业化铺路石”的爱与诚。
我有幸成了这场从文字到影像的冒险之旅的见证者,现在,又再次成为这段旅程从影像到文字的记录者——就像回到项目缘起的那一刻。
为什么要做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与航天科技的互动在美国堪称佳话。电影以流行文化的传播力量吸引年轻人,并进而鼓励着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而航天科技不断的新发现、新成就又赋予科幻电影新的想象、新的思考,在流行文化的包装下影响着大众持续
关注有关人类的终极思考。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世界上**颗人造地球卫星。4个月后,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在地球之外的角逐。
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人类从此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俯瞰地球。
1968年,一部电影史公认的科幻经典横空出世——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阿姆斯特朗等3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同年,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了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即今天我们常说的航天飞机。《2001太空漫游》里关于人类在宇宙旅行的未来想象开始照进现实。
1977年,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研制成功。同年,《星球大战》问世,好莱坞*经久卖座的系列科幻片诞生。
1979年,《异形》上映,这一披着恐怖外衣却有着哲学深度的科幻系列电影拉开了帷幕。
两年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完成太空飞行54小时、环绕地球飞行36周……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太空探索的步伐也始终向前:
1970年,中国的**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1980年,中国**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
1999年,中国**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成功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
2001—2002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宇宙飞船。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全月球影像图。
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2013年,嫦娥三号绕月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
……
但遗憾的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中国科幻电影缺席了。这看似无伤大雅,但其实让大众失去了与高精尖科技联系的纽带,也失去了借助流行文化“仰望星空”的思考路径。
这一切,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终于有了转机。2011年,已问世5年的《三体》获得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佳长篇小说金奖,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又连续斩获国内外多个科幻文学的重要奖项。2015年《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文学领域里堪比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佳长篇小说奖。媒体的连篇累牍报道,让刘慈欣和中国科幻文学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刘慈欣的多部科幻小说作品的版权价格也在2015年前后的互联网IP热潮下飞涨,并进入多个导演和电影公司的开发进程。
2015年的中国电影在票房和人次的增幅上双双超过50%,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高增速。在市场高速扩容之际,中国电影也在宏观层面有了新的战略方向,希冀重工业电影的崛起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呼唤给整个中国电影工业变轨的契机。这一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与美国电影协会关于青年人才交流计划进行到了第3期。此前在中国电影市场崛起的一批新生代电影人,包括乌尔善、宁浩以及郭帆都已参与过这个“留学计划”,在好莱坞深度感受了先进电影工业体制的魔力。有趣的是,他们三位从美国归来后,导演新作的计划都指向了“高工业水准的电影”,其中的郭帆和宁浩默契地选择了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搬上大银幕。
从民间到官方,从题材到人才,中国电影产业自2015年后几乎是热切地渴望着国产科幻大片的“创世纪”。
……
朔方:创意制片人,壹娱观察专栏作者。201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行业从业十年,参与近百部电影项目开发、制作、宣发工作,专注研究影视行业发展和国产电影项目流程管理。主要电影作品:《流浪地球》《中国合伙人2》等。本书由以朔方领衔的编著团队执笔,团队成员具有影视、文学、科幻文化研究等行业背景。采访了电影出品方、制作方、台前幕后演职人员,展现了电影的创作细节和故事背景的全貌,并由导演郭帆亲自设计封面,监制、原著刘慈欣作序,可以说是集结了整个电影创作团队的力量。
北史演义 本书特色 本系列丛书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通俗的语言,将政治军事、王朝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事件,铺陈、敷...
恶意 本书特色 畅销天王东野圭吾*得意之作。《白夜行》为了爱粉身碎骨,《恶意》因为恨万劫不复。 畅销书作家在出国的前一晚于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对罪行供认不讳...
冰大尸-狙魔手记-第2部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整编了国民政府的宗教事务委员会,成立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后改名为民俗事物调查研究局,专门负责调查一些用科学无法...
《肖像画》内容简介:◎姐妹相继惨遭毒手 残暴的凶手竟来自画中? ◎新本格推理作家、魔术师 依井贵裕 创作生涯仅四作,每本都是绝
荷兰鞋之谜 本书特色 《荷兰鞋之谜》是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埃勒里·奎因为了弄清一医学上的一个问题,前往荷兰纪念医院观摩一次外科手术。可是在医院的手术台上,...
《疯癫老人日记》内容简介:年过七旬的老人失去了健康与风流的能力,缠绵病榻之际,将扭曲的欲望投射在年轻貌美的儿媳妇飒子身上。
舞宫春艳:小红楼春云疑雨 本书特色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舞宫春艳(小红楼 春云疑雨)》写了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爱情婚姻悲剧故事:苏州富家子秦可玉自幼与...
我们过得还行 本书特色 德国书商协会首届德国图书奖 《我们过得还行》是一部家族小说.讲述维也纳一个普通家族三代的历史,时间 跨度从1 938年至2001...
古代的夜晚-(全二册) 本书特色 在这部充满疯狂想象力的作品中,主人公迈内黑特经历四次生死轮回,历经古埃及十九及二十王朝,他担任过战车御者、后宫总管以...
《石猴子》内容简介:在美国政府徵召下,林肯·莱姆接下了这个几乎不可能达成的任务,与搭挡艾米莉亚一起追踪一艘载有二十多名中国
艾伯比的终点-午夜文库·经典系列 本书特色 《艾伯比的终点》:侦探艾伯比被带到“艾伯比的终点”,诡秘之事接踵而至,是鬼魂作祟?还是背后另有阴谋?英国“掉书袋”故...
阿难 本书特色 这部激情力作糅合了生死苦恋、精神信仰等各种关注面,叙事充满了美感、神秘和狂热!意境和情欲却发人深思,类近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效果。小说...
落梅篇-医手遮香-(全二册) 本书特色 从她踏入京城的**步起,“安九”这个让人忌讳又心惊胆战的名字便被翻了出来。深藏着对挚爱都无法启齿的秘密,她从寺庙机敏脱险...
重要新闻 本书特色 鲁伊现在已经进阶到纪录影片成功阶梯的**层——一家主流的纽约广播电视公司新闻部。一天,她收到一盘录像带,里面是一个监狱囚犯的求助。对...
记忆之岛 本书特色 记忆在这里成为了一片水银汪洋上不断崩解的孤岛,而主人公只能和时间赛跑。世界奇幻奖*佳长篇小说,纽约时报年度值得瞩目选书。国内读者翘首期盼了十...
荒野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真实蠢故事、毛团、黑暗中的伊西斯、泥潭人、死于风暴之畔、叔叔们、铅时代、体重、荒野指南、平庸的星期三10部作品。荒野指南 目录 真...
《三岔河》内容简介:本书是作家石舒清的短篇小说合集,既是一部村史,又是一部家史,亦可为作家童年及少年的生活史。小说以作家故
《醉攻心之如妃当道(上)》内容简介:钴禄氏的女儿,总逃不开那四面红墙,一方蓝天的命运。她,钮钴禄如玥,初遇爱新觉罗永琰,便
小俄罗斯:一个犹太女人的生死命运书 本书特色 没人愿意经历悲剧命运,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因为我们不得不成长2012年震撼全美的文学巨著,荣登《出版人周刊》《书单...
外科医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悲壮而又光彩夺目的现实主义力作。小说通过神经外科医生林庆堂灵与肉的博弈,深刻揭示了人的心灵从本质上就是对立的,并由此导致人的内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