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记述了李大兴先生自童年至中年时期的人生瞬间,既有年少时分的懵懂和梦想,也有中年的离愁和无奈,文字清婉,思想深邃:人生如同一曲离歌,相聚有泪,离别无悔。
本书是李大兴先生的随笔散文集。是《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书里收集的29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自成体系。本书分四个部分,即红楼往事、七号大院、留日片段和美国笔记。作者在写个人经历回忆的同时,展现的是一代人经历的回忆。文章描述细腻真实,大事小情追忆人事浮沉。文稿语言生动,笔触动心,在体现鲜活生活的时候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时代感和作者的不懈追求。
80年代初国门刚刚开了一条缝,外国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在那样一个时期,我就被保送去日本留学读本科,真的是很幸运,我常怀感恩之心。此后三十五年,我在国外读书、工作,岁月静好,但是一直不能忘怀往事,一直惦记少年时写作的梦想。
留学的头两年,周围很少同胞,连说中文的机会都不是很多,更极少看中文书。大三时开始在图书馆打工,终于又看见一排排中文书时,感到一阵陌生的惊喜。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在与母语的疏离中,自己的思维与视角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由其语言所界定的,对于个人也是如此。出走过,然后归来,对于母语就有了新的感觉。经过长期在生活中直接感受日语的暧昧之美、英语的逻辑之美,我似乎更能体会到中文的意象之美,也更感慨自己囿于早年教育的缺失,功力未足以传达其一分。
这种疏离感现今是很难再体会到了。1982年我刚到仙台时,听说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到一千,去年在日华人包括已经入籍的据说将近九十万,其中至少七十多万来自中国大陆。后来我到美国也经历了相似的变迁:九十年代初我在芝加哥西北郊公寓里遇见一个中国人,彼此都很惊喜;现在学区好的小镇,一条街上住着好几家同胞,往来反而不多了。全球化、信息通讯发达的进程里,在芝加哥和在北京感觉上已没有太大差异。我居住的郊区小镇上,开车不到十分钟就有中国食品杂货铺,店面不大,什么都有,周末还有来自城里的新鲜点心和熟肉,比如豆沙包、卤猪肝。晚上如果我想看,打开电视就可以收看风靡一时的连续剧《风筝》。
然而这种贴近感未始不是一种错觉,让我无视久已远离故国的事实,钝感于“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心情。人很容易在琐碎日常和周围影响下营营碌碌,渐渐失去对生活本相的敏感,待到忽然醒来时,许多时光已经流过。我这一代人里,出国较早的往往忙于生活本身,不再追问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样古老而永恒的问题;也更多活在当下,不再回想不仅在时间,更在心理上已经遥远的过去。
我也曾经这样度过岁月,但内心深处总有另一个声音在提示我:我有一个梦,也有一种责任,记录我度过的时代、曾经有过的诗与远方。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这种性格的弱点是不够努力,容易随波逐流。过了知天命之年后,越来越感觉时不我待,终于在2015年,以在《经济观察报》【个人历史】专栏发表文章为契机,以定期交稿的压力为动力,开始加速写作。这部小书是2017年出版的《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记忆中的一个个故事,穿过一个世纪的光阴。书里收集的二十九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我从小生长在大院,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大院子弟”;中间搬过家,也不过是从一个大院搬到另一个大院。“红楼往事”从父辈的经历到少年的感受,儿时居住的红楼时不时呈现,在记忆与梦想之间蓝星星冉冉升起。“七号大院”则是以小时候居住过的大院为原型,一组真名隐去的大院人生故事。
我带着生命中*初二十年的深深刻痕东渡扶桑,国度与环境的变化开启我经历与内心的另一扇窗。我出国本是偶然,到美国更是偶然,个人经历并不足道,却让我见证生活的轱辘总是朝着想不到的方向拐弯。在周而复始的安定中年告一段落之际,却遭遇了2016年美国以特朗普为标记的突变,历史也在朝着想不到的方向拐弯,我们的一生曾经亲历,也还会目睹更多的故事发生在这个许多人原以为会风平浪静的世纪。
在这本小说即将付梓之际,感谢北京出版集团曲仲、吕克农二位对拙作的肯定,感谢高立志、严艳等诸位老师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北京是我的故里,北京出版集团是北京的名片,拙作能够在这里出版是我的荣耀。
人文荟萃的江南,久闻有不少家民间书店,果然这次来苏州,匆匆一日就邂逅了两家。**夜住在慢书房开设的旅舍,一家由独立书店经营,市区老屋改造的民居式酒店。房间精致温馨。小小的酒店前厅书架上是毛姆、乔伊斯和格里耶等作家的小说,八零后书店老板健谈而富有人文情怀,庭中有老树伫立,温暖的风习习吹来,闲话过午夜才睡。
通向旅舍的青石板小巷,让我回想起1985年,陪母亲去寻找儿时故居,就是从观前街走进这样的小巷。经过当时还没有拆除的老苏州监狱,又拐了几道弯,我母亲凭着半个多世纪前的模糊印象,竟然找到了老院子。当年的大宅门早已经变成几十户同居的大杂院,然而在第四进院子见到的一位退休中学教师,说起来竟然是母亲的亲戚。去年写母亲的回忆,才考证出母亲从上海搬到苏州居住,大约是在1926年。究竟住了多久不可确认,但是*晚1930年,母亲已经搬到北京读小学。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进行原则性教育,这种教育*终有多少效果相当可疑,至少母亲在往年有时会批评我缺乏原则,我自然不会去说这是她教育的结果。有两项母亲教导的原则我时常会想起:**条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第二条则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两条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然而我总觉得有自相矛盾之处。“事无不可对人言”这句话如今已经很少听到了,肯定着对他人的坦诚与不设防,和当今这个时代似乎不大合辙。“防人之心不可无”则是人情世故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来是代代相传,广为人知。
将近百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往往笃信自己的某些原则,至死不渝。比起更加功利主义的后来人,不知是可敬还是可悲。但凡人相信什么,就多半不会去想,也不会查觉其中是否有不合逻辑处。我也一直相信坦诚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虽然我越来越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藏起自己的一些秘密。很多时候人们有意无意的沉默,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那些不曾说出的真相。
1978年的苏州是一个安静的城市,除了每天上下班时涌动一道自行车的河流,街上商店不多,行人稀少,隔十几分钟才来一辆的公共汽车上都是空空荡荡。夏天无论男女,大多是白衬衫、蓝裤子,那还是一个无性的年代。我十七岁出门远行,戴一副近视墨镜,脖子上挎一条毛巾,穿一双拖鞋行走江南,不知是自己在梦中,抑或江南是少年的梦。好像是在七路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穿浅蓝色印花连衣裙的女孩,美得不可方物,让我当时就看呆了,坐过了好几站而浑然不觉。那是一个后来反复在记忆里出现的下午,可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她究竟长什么模样。记得很清楚的是那辆破旧的公共汽车,温度与风的感觉,和即使在翠绿的夏天也有些萧瑟破旧的街道。关于美、关于少年的记忆本身是美好的,模糊一些也许会更加走向内心深处。
十七岁的我在一个夜晚乘船从运河离开苏州。那时还没有几个人旅游,开放杭州的夜船上,横七竖八睡满了皮肤黝黑的民工。我在鼾声和汗味里看着灯光稀少的河岸,皎洁的月光穿过岸边深深的树影照在水面上。我写下了少年时代*满意的一句:“一弯水月落谁家?”
……
《课本里学不到的实验(上下册)》内容简介:《疯狂的百科:课本里学不到的实验》是乔伊·玛索夫继《课本里学不到的科学》《课本里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求学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西南联大,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部队,四十年代末留美,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
明文徴明西苑诗(1.4)/历代碑帖法书选 内容简介 《西苑诗》是文征明五十六岁在京任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均为七律,共十首。描述宫城西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即今中南...
《杨门忠烈传》内容简介:北宋初年,宋太宗御驾亲征,欲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汉外结辽国,内恃名将杨业,苦苦抵抗。
朝花夕拾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里的散文脉络分明,记叙有序;夹叙夹议,精辟警策;选取典型,人物丰满,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有限浓的抒情气氛。《翰花夕拾 》不是...
《纵横互联网营销:别说你不懂》内容简介:《纵横互联网营销:别说你不懂》从全网营销的视野出发,介绍了全网营销六大模型的相关内
记忆的红皮书 内容简介 朱大可的话语,被许多人称作“朱语”,是一种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隐喻式书写,多年来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喜爱和模仿。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诗歌、散文...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
白居易.琵琶行-卢中南楷书历代名篇-2 内容简介 《卢中南楷书历代名篇2:白居易·琵琶行》由作者精心书写,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赏析,是练字者不可多得的学书典范。作...
隔水呼渡 本书特色 《隔水呼渡》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与《凭一张地图》之后,是作者的第三本纯散文集。本集的十六篇散文里,游记占其十三。这样偏重的比例为他以前的文...
丰子恺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这本关于长征的书...
老照片温情系列一封家书 本书特色 《一封家书》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按照《老照片》“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一贯格调,收录了自民...
书之归去来 本书特色 《书之归去来》书中篇目大多选自黄先生历年出版的各种文集之中的谈人与说书类文章。黄先生是一位超级爱书人,对爱书人的心事与情感既感同身受,对书...
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全七册-文墨本 本书特色 ★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美文》杂志主编,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鲁迅...
咆哮营的幸运儿-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1)典雅、精美的外观,给予读者高雅的观感和尊贵的享受,让读者拥有的不仅仅是书,更是...
赛弗尔特诗选:唯有爱情不沧桑(精装) 本书特色 赛弗尔特的诗展现了一个自由而解放的形象,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多面性和大无畏的精神。他用诗意召唤出另一个世界—...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本书特色 收在本书里的六十余篇随笔是写在翻译家黑马翻译的多卷劳伦斯作品边上的心情和思索记录,多是应网友要求回答问题受到启发后再形成文章,还...
新本格推理旗手绫辻行人改变日本推理文坛格局的杰作,出版二十余年后,作者亲自修订全书。出版后入围第4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周刊文春》年度“十佳推理小说”且...
红楼梦考证 本书特色 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祖师,1921年他以《红楼梦考证》一文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代,这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已成为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在本书中,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