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记述了李大兴先生自童年至中年时期的人生瞬间,既有年少时分的懵懂和梦想,也有中年的离愁和无奈,文字清婉,思想深邃:人生如同一曲离歌,相聚有泪,离别无悔。
本书是李大兴先生的随笔散文集。是《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书里收集的29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自成体系。本书分四个部分,即红楼往事、七号大院、留日片段和美国笔记。作者在写个人经历回忆的同时,展现的是一代人经历的回忆。文章描述细腻真实,大事小情追忆人事浮沉。文稿语言生动,笔触动心,在体现鲜活生活的时候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时代感和作者的不懈追求。
80年代初国门刚刚开了一条缝,外国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在那样一个时期,我就被保送去日本留学读本科,真的是很幸运,我常怀感恩之心。此后三十五年,我在国外读书、工作,岁月静好,但是一直不能忘怀往事,一直惦记少年时写作的梦想。
留学的头两年,周围很少同胞,连说中文的机会都不是很多,更极少看中文书。大三时开始在图书馆打工,终于又看见一排排中文书时,感到一阵陌生的惊喜。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在与母语的疏离中,自己的思维与视角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变。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由其语言所界定的,对于个人也是如此。出走过,然后归来,对于母语就有了新的感觉。经过长期在生活中直接感受日语的暧昧之美、英语的逻辑之美,我似乎更能体会到中文的意象之美,也更感慨自己囿于早年教育的缺失,功力未足以传达其一分。
这种疏离感现今是很难再体会到了。1982年我刚到仙台时,听说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到一千,去年在日华人包括已经入籍的据说将近九十万,其中至少七十多万来自中国大陆。后来我到美国也经历了相似的变迁:九十年代初我在芝加哥西北郊公寓里遇见一个中国人,彼此都很惊喜;现在学区好的小镇,一条街上住着好几家同胞,往来反而不多了。全球化、信息通讯发达的进程里,在芝加哥和在北京感觉上已没有太大差异。我居住的郊区小镇上,开车不到十分钟就有中国食品杂货铺,店面不大,什么都有,周末还有来自城里的新鲜点心和熟肉,比如豆沙包、卤猪肝。晚上如果我想看,打开电视就可以收看风靡一时的连续剧《风筝》。
然而这种贴近感未始不是一种错觉,让我无视久已远离故国的事实,钝感于“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的心情。人很容易在琐碎日常和周围影响下营营碌碌,渐渐失去对生活本相的敏感,待到忽然醒来时,许多时光已经流过。我这一代人里,出国较早的往往忙于生活本身,不再追问我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样古老而永恒的问题;也更多活在当下,不再回想不仅在时间,更在心理上已经遥远的过去。
我也曾经这样度过岁月,但内心深处总有另一个声音在提示我:我有一个梦,也有一种责任,记录我度过的时代、曾经有过的诗与远方。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这种性格的弱点是不够努力,容易随波逐流。过了知天命之年后,越来越感觉时不我待,终于在2015年,以在《经济观察报》【个人历史】专栏发表文章为契机,以定期交稿的压力为动力,开始加速写作。这部小书是2017年出版的《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记忆中的一个个故事,穿过一个世纪的光阴。书里收集的二十九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我从小生长在大院,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大院子弟”;中间搬过家,也不过是从一个大院搬到另一个大院。“红楼往事”从父辈的经历到少年的感受,儿时居住的红楼时不时呈现,在记忆与梦想之间蓝星星冉冉升起。“七号大院”则是以小时候居住过的大院为原型,一组真名隐去的大院人生故事。
我带着生命中*初二十年的深深刻痕东渡扶桑,国度与环境的变化开启我经历与内心的另一扇窗。我出国本是偶然,到美国更是偶然,个人经历并不足道,却让我见证生活的轱辘总是朝着想不到的方向拐弯。在周而复始的安定中年告一段落之际,却遭遇了2016年美国以特朗普为标记的突变,历史也在朝着想不到的方向拐弯,我们的一生曾经亲历,也还会目睹更多的故事发生在这个许多人原以为会风平浪静的世纪。
在这本小说即将付梓之际,感谢北京出版集团曲仲、吕克农二位对拙作的肯定,感谢高立志、严艳等诸位老师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北京是我的故里,北京出版集团是北京的名片,拙作能够在这里出版是我的荣耀。
人文荟萃的江南,久闻有不少家民间书店,果然这次来苏州,匆匆一日就邂逅了两家。**夜住在慢书房开设的旅舍,一家由独立书店经营,市区老屋改造的民居式酒店。房间精致温馨。小小的酒店前厅书架上是毛姆、乔伊斯和格里耶等作家的小说,八零后书店老板健谈而富有人文情怀,庭中有老树伫立,温暖的风习习吹来,闲话过午夜才睡。
通向旅舍的青石板小巷,让我回想起1985年,陪母亲去寻找儿时故居,就是从观前街走进这样的小巷。经过当时还没有拆除的老苏州监狱,又拐了几道弯,我母亲凭着半个多世纪前的模糊印象,竟然找到了老院子。当年的大宅门早已经变成几十户同居的大杂院,然而在第四进院子见到的一位退休中学教师,说起来竟然是母亲的亲戚。去年写母亲的回忆,才考证出母亲从上海搬到苏州居住,大约是在1926年。究竟住了多久不可确认,但是*晚1930年,母亲已经搬到北京读小学。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进行原则性教育,这种教育*终有多少效果相当可疑,至少母亲在往年有时会批评我缺乏原则,我自然不会去说这是她教育的结果。有两项母亲教导的原则我时常会想起:**条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第二条则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两条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然而我总觉得有自相矛盾之处。“事无不可对人言”这句话如今已经很少听到了,肯定着对他人的坦诚与不设防,和当今这个时代似乎不大合辙。“防人之心不可无”则是人情世故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来是代代相传,广为人知。
将近百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往往笃信自己的某些原则,至死不渝。比起更加功利主义的后来人,不知是可敬还是可悲。但凡人相信什么,就多半不会去想,也不会查觉其中是否有不合逻辑处。我也一直相信坦诚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虽然我越来越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藏起自己的一些秘密。很多时候人们有意无意的沉默,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那些不曾说出的真相。
1978年的苏州是一个安静的城市,除了每天上下班时涌动一道自行车的河流,街上商店不多,行人稀少,隔十几分钟才来一辆的公共汽车上都是空空荡荡。夏天无论男女,大多是白衬衫、蓝裤子,那还是一个无性的年代。我十七岁出门远行,戴一副近视墨镜,脖子上挎一条毛巾,穿一双拖鞋行走江南,不知是自己在梦中,抑或江南是少年的梦。好像是在七路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穿浅蓝色印花连衣裙的女孩,美得不可方物,让我当时就看呆了,坐过了好几站而浑然不觉。那是一个后来反复在记忆里出现的下午,可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她究竟长什么模样。记得很清楚的是那辆破旧的公共汽车,温度与风的感觉,和即使在翠绿的夏天也有些萧瑟破旧的街道。关于美、关于少年的记忆本身是美好的,模糊一些也许会更加走向内心深处。
十七岁的我在一个夜晚乘船从运河离开苏州。那时还没有几个人旅游,开放杭州的夜船上,横七竖八睡满了皮肤黝黑的民工。我在鼾声和汗味里看着灯光稀少的河岸,皎洁的月光穿过岸边深深的树影照在水面上。我写下了少年时代*满意的一句:“一弯水月落谁家?”
……
看不见的大陆 本书特色 记忆是有欺骗性的。不是吗?因为它所寄生的语言的欺骗性,也因为它所寄生的语言的使用者具有欺骗性。这些从来没有进入过我们构建的人类文明史的岛...
周国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
遥远的向日葵地:大字版 本书特色 阿勒泰山南麓的漫漫荒野中,乌伦古河拖拽出浓烈的一抹绿痕,九十亩向日葵就种在那里,是多年前李娟母亲包地并种下的。李娟用细腻、灵气...
名家经典文集:许地山散文集 本书特色 许地山以其特有的情怀,从人生的真谛、生活意义的角度来思考人生的存在问题,寻求生存对自我的意义,他的作品平易、浅显、清淡、质...
六支彩笔 本书特色 东山魁夷心中的日本风景,一面是多姿多彩,一面是看似统一,风景的面貌是无穷无尽,风景的色彩又是千变万化的。在普通人看来,世界上的海色都是一样的...
B俄国五大家文选-果戈理 生命集 内容简介 简介《生命集:果戈理精品集》:俄国五大家文选B俄国五大家文选-果戈理 生命集 目录 女人《鲍里斯·戈都诺夫》一八三四...
四世同堂:足本(全3册) 本书特色 ☆美籍京味儿作家,老舍研究家枫雨女士根据美国哈佛大学馆藏《四世同堂》完整英文手稿回译,原汁原味还原完整版《四世同堂》。 《四...
《烟雾弥漫你的眼》内容简介: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
贞谅斋话 本书特色 刘荣升的书房叫“贞谅斋”,挂在他书房里的斋号匾额是由已故著名书法家黄绮先生题写的。这个斋号取孔子《论语》中“君子贞而不谅”之意,故本书名曰《...
周国平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NULL周国平散文精选 目录 一只有一个人生(1983—1990)悲观·执著·超脱诗人的执著和超脱幸福的悖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哲学与随...
人间词话讲疏:彩插典藏本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诗词美学经典。王国维以深厚的国学积淀,深入浅出...
朱光潜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
梁实秋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本书收录梁实秋先生经...
知命-民国演讲典藏文库.梁启超卷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民国演讲典藏文库”是首次以民国这一时间概念为主要维度策划、编辑的大型文化丛书,其涵盖之广泛,工...
《十二月纪事》内容简介:这就是发生在十二月的那件事:它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如果你闭上眼,一切就已结束。仿佛你从未存在过。爱
浮生琐忆 本书特色 作者莫砺锋,共和国的同龄人,插队十年的老知青,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代文学博士,古典文学研究界著名学者,现任大学教授。《浮生琐忆》是他头一本非...
★★以三部作品跻身世界一流短篇小说家之列、爱尔兰短篇小说女王克莱尔•吉根潜心八年的短篇小说力作★★英国重要短篇小说文学奖“边山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中译本获首...
大淖记事-汪曾祺典藏文集 本书特色 《大淖记事》为汪曾祺的经典小说精选集。《大淖记事》书中所收录篇目,皆是对汪曾祺中短篇小说多次遴选后得出的精品。其中包括《大淖...
狐狸尾巴 本书特色 《狐狸尾巴》:这小男孩叫什么名字?只见他忙于嬉戏,一手一脚堆砌牢不可破的沙堡垒,把坏巫师和恶恐龙拒于千里之外。抓一把小石子,慷慨撒进浪,吓跑...
郁达夫散文 本书特色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