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成果,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五谷的历史告诉我们。方法新颖,思路清晰,生动有趣。
本书是由万国鼎先生编写的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五谷”,其后探讨了“五谷”的起源,古代五谷相互之间的比重和古今粮食作物及其比重的变化。*后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和其他粮食作物的历史、传入与推广等情况。
王思明
《五谷史话》是由万国鼎先生编写的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为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古代“五谷”,理清古今“五谷”的区别,特作导读一篇,以此倡导人们珍惜粮食,呼吁人们关注当前的粮食、食品安全问题。
本书在篇章结构上,首先是介绍了什么是“五谷”,其后探讨了“五谷”的起源,再是介绍了古代五谷相互之间的比重和古今粮食作物及其比重的变化。*后分别是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和其他粮食作物的历史、传入与推广等情况。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易引起读者思考。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五谷”通常是指粮食作物,而在古代,“五谷”指的又是什么呢?“五谷”一词,*早见于《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于“五谷”*早解释的记载是《汉书·食货志》,指出五谷是稻、黍、粟(稷)、麦、菽。汉代以后,人们还有一种解释,指出五谷是麻、黍、粟(稷)、麦、菽。这两种解释的差别在于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综合上述两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古代“五谷”函括稻、黍、粟(稷)、麦、菽、麻六种主要作物(附“五谷表”,见文末)。
中国是世界上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地之一,又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是粟、黍、稻、菽的家乡,中国农业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粟(稷,谷子)原产于中国,在原始农业时期,因其适应黄土高原的地理生态环境而优先得到驯化。粟有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随着农业技术改进,到商周时期,粟便逐渐取代了黍,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相当普遍,一直到隋唐时期,其首要地位才被稻所取代。
黍也原产于我国,与粟一样,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驯化栽培,因其生产期短、耐旱,竞争力*强,种植*早,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到商周时期,黍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黍的地位已经下降,“黍稷”的首席地位已被“菽粟”所代替,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位有所回升后,便不再是主粮。
麦,包括了大麦、小麦,考古发掘迄今没有发现黄河流域原始时代的麦作遗存,所以,麦类在黄河中下游的种植比粟、黍和水稻晚,很可能是后来引进的。麦在商周时期播种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地位不高。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较快,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推广。魏晋南北朝时期,麦在北方未显著发展,在南方获得了推广。隋唐时期,麦的地位上升,与粟处于等同地位。中唐以后,荞麦就经常见于记载了。稻麦复种一年两熟的明确记载,首见于唐代。宋元时期,小麦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促使了稻麦两熟制在长江流域的形成。小麦在明代成为仅次于稻的粮食作物。
稻也是我国原产,原始农业时期长江流域以种植稻为主。考古发现,水稻在新石器时代已普遍种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了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并且已经区分了籼、粳。可以说,中国古代长时期内农作物分布南稻北粟的格局,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就已形成。到商周时期,稻开始逐渐传入北方地区。隋唐时期,稻的地位上升,中唐以后,稻逐渐代替了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首要地位。宋元时期,水稻品种发展很快,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稻麦两熟制在长江流域正式形成。明清时期,水稻有了明显发展,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
菽(大豆)原产于中国,现今世界各国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去的,它是由野生大豆通过不断的人工选择,才逐渐驯化为栽培种。商周时期,因播种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地位不高。在春秋战国时期,菽地位迅速上升,且已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作物。
麻,一般指大麻,是新石器时代极为重要的纤维作物兼粮食作物。商周时期,人们主要利用麻的纤维做衣服,仅少量作为粮食。秦汉时期,麻在粮食作物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了。隋唐时期,麻籽作为油料而不作粮食了。
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他主持汇集和整理、分类辑成的中国农史资料共613册,4000余万字,并创办我国最早的农史刊物《农业遗产研究集刊》、《农史研究集刊》,在国内外农史和科技史学界颇具影响。
《日读古诗词》内容简介:诗赋不产生思想,却对应一天天具体的日子,吟诵具体的天时地利人情。一代代的诗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
出土文献探赜 本书特色 本书荟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文献研究所陈蔚松多位研究者的成果。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多种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进行文字考...
《Linux开源网络全栈详解》内容简介:本书基于Linux基金会划分的开源网络技术层次框架,对处于主导地位的、较为流行的开源网络项目
家国春秋 本书特色 从近代史开始,相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由此中国历史图像“生成”的历程远非理想。图像作为更直观、更感性、更具实证色彩的文本,应...
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 内容简介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一传入中国就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佛教”。敦煌石窟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它的营建历史和所反映...
《月子膳食营养餐》内容简介:本书为月子膳食食谱,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营养和色、香、味俱全的月子餐搭配。全书分为六部分。
中国的历史-第四卷:隋唐的兴亡.宋朝及其周边 本书特色 ?柏杨*为推崇的历史作家——“中国的历史*久,中国的历史书册*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
历史的谜题1:探寻历史背后的君王智慧 本书特色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那些千古明君、霸主枭雄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的道理与我们今天的事业成功也息息相通。本书从...
《边城》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有一条小溪和一座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这人家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两个人,还
洛阳伽蓝记:白话彩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文学版之《清明上河图》佛教文化传世名著之一。以现代游记笔法讲述洛阳城里的佛事及皇宫秘闻逸事。洛阳伽蓝记:白话彩图珍藏本 内...
回望一甲子-近代史研究所老专家访谈及回忆 本书特色 现在的这部口述史,是由在近代史所工作过的同志们,特别是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在研究所工作的老专家们口述或撰写的,...
1911-2012:图说百年中国 本书特色 1911-2012年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从衰弱到复兴,从传统到现代。其变动之激烈,牵涉之广泛,进行...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套装共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2017年7月出版★ 浪漫主义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完全...
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内容简介 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亦友亦敌、忽离忽合的奇特关系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全面展示他们从握手到分手乃...
《人际关系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图书。心理策略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术,人际关系中的强者可以借助各种情绪
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
国旗飘飘-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册) 本书特色 洞悉世事沧桑,揭示成败之道,点评风云人物,体味人情冷暖。 本书从孙中山创建共和民国开始讲起,一直到中国十三大...
《小学生同步作文(四年级)》内容简介:“名师教你写作文·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是一套集思维导图、形象记忆图、趣味漫画为一体的新
于谦 本书特色 本文论述于谦的生命历程,有四种境界: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受过千锤万击的锻炼,...
步云轩史学集录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吉奎长期致力于孙中山、梁士诒、宋美龄等重要政治人物的研究,皆有专著行世,并整理文献多种,包括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