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行思录》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行思录》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少年时代,向往北大这座象牙塔,有关北大的一切都想了解。高考结束那年,偶然逛书店,《北大才女》赫然出现在书架上,翻看几页,果断收入囊中,具体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作者名为张曼菱。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本想深入了解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昆明办学育人,书买来后,发现作者是张曼菱,北大中文系毕业,很熟悉的名字,查阅后才知果真是当年那本书的作者,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毕竟当年那位青涩的少年曾向往过她书中的象牙塔。
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了命运。
西南联大时期,中国*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
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
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
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
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
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后一次演讲。
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
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摘自网友山茶读后感)
张曼菱,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员,天津作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 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0岁前不害怕,30岁后不后悔》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非常深刻的人生读物,通过许多深刻的例子,以及金言玉语介绍成功的法宝、幸福
中日战争第十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内容简介 日本外交文书选译(下)陆秉钧孙克复孙秀鸣译校第二十八卷事项十日清战争关系杂件四、占领地施政(501)关于日...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共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选材涉及政治、经济、...
(函套装)全民阅读经典书系:资治通鉴(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套书节选了其中有代表...
《乔伊斯评论集:名家论乔伊斯》内容简介:作为”乔伊斯文集”外一卷,正如副书名,本书是一册名家评论乔伊斯的集子。评论人包括庞
元代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 本书特色 帝王与后妃的宫廷生活,一直笼罩着神秘的色彩,难以为世人所知晓。《元朝宫廷秘史(*新经典珍藏)》根据史实和传说编写的...
死皮赖脸的斯图亚特王朝-818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斯图亚特王朝在一六○三至一七一四年间统治英国。期间还历经查理一世率保皇党与克伦威尔率圆颅党的内战,英国一度在没...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内容简介:《〈中国治水史诗〉评传》是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之后,我国部用文学表现形式所创作的治水巨
丁文江这个人 本书特色 丁文江(1887—1936),早年留学日本、英国。曾 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努力周报》与《独立评论》的创办...
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 本书特色雪岗先生作为林汉达先生《中国历史故事集》的责编,深谙林先生采用京味儿语言写作历史故事的精髓和风格。续写的历史故事,继承保持了林汉...
那年.青春期 本书特色 *痴缠纠葛的青春励志小说,人手**的青春期成长手册。根据超人气青春电影《青春期系列电影》改变,是青春伤痛文学的精品力作。那年.青春期 内...
現代中国を深く理解する手掛かりは,近代の中国にある――中国の本質に迫る学習の手引として,備えるべき研究書・工具書・史料を
此书对1979年版《公共选择》作了极大的修订和扩充。除了对重要定理用专节给予了证明之外,还新增了第11章的内容。作者把注意力集
这才是岳飞 本书特色 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配套历史书《这才是岳飞》不美化,不神化,不异化,还原一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并非完人却勇于担当的血性男儿——岳飞!酗...
《人生真相》内容简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散文精选集 写给不愿对现实投降的人 有些距离,可能
白话史记 本书特色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3000...
大秦七百年王道盛衰 本书特色 “实用历史”的基本概念,就是想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或无数个)大个案来看等。历史经验有什么用?可不可用? 在这里,我们把历史当作人间...
事典:德川十五代 本书特色 暗流涌动的继嗣抗争剧。换来三百年幕政稳定的无情内幕。事典:德川十五代 内容简介 日本自古就有以史为镜进行学习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江产时...
全球帝国史-帖木儿之后帝国的兴与衰(1400-2000) 本书特色从1405年帖木儿之死到欧洲帝国的兴与衰,从美国成长中的帝国势力到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
《社群商业》内容简介:《社群商业:社群经济时代的掘金法则》首先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出发,提出了互联网社群这一新型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