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字集》是有名文史学者谭正璧先生的一部文史随笔集,所收作品主要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在这近四十篇文章中,作者对曹操、李煜、苏东坡、陆游、李香君、金圣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以及清代的文字狱、古代的间谍等历史事件都有梳理和评述,对诸如西王母、二郎神故事演变以及旧小说作者“双包案”也有考证。作者笔耕一生,“著作三身”,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和学术研究,遍读史书,写作历史小品游刃有余,史料信手拈来,并且常能发人之所未发,给历史以一种全新的解读。读他的文章,犹如倾听一位阅历深广、思维敏捷的长者谈天说地,叙古论今,对古今人文,都讲得明白流畅。
谭正璧先生遍读群书,“著作三身”,他的著作以大部头为主。写作历史小品,犹如大厨炒小菜,信手拈来,一挥而就,毫无滞碍。读他的文章,就像倾听一位阅历深广、思维敏捷的长者谈天说地,叙古论今,对古今人文,都讲得明白流畅。
论曹操的死
记得幼时在私塾里读书,曾经在一本石印的《绘图三字经》上看到一幅“王季弑兄图”。一个古衣冠的人手持宝剑,正在一所大殿上追杀另外一个穿着同样衣冠,而正在仓皇逃避的人。这印象至今还深留在我的脑子里。后来又在史籍里读到《太甲弑父》《王季弑兄》等传说,便以为荒古时代,即有其事,亦何足怪。可是后来又读到许多学者的议论,以为这种事,离经叛道,有害世道人心,所以力辟为异端邪说,荒诞不经,劝人万万不可置信。那时的我,便也深信不疑,以为学者们的话一定很有道理的。
后来又多读史籍,在它们之后,又发现了两件相同的事:一件是东汉末年的曹丕“以子弑父”,一件是宋初赵匡义的“以弟弑兄”;后者为各种史籍所明载,前者却是我在细看《三国志》注后发现的。我曾经把这发现写入我的剧本《洛神赋》第五幕里。(这剧本曾经给某号称前进女伶领导的某剧团改为越剧的形式演出,而我却在她们演出后一年多才知道。我并不吝惜我的上演权,我所惜的是我这个重大的发现却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我知道了这两件事后,便以为时代比较前进的汉宋既可有之,那么在荒古时代的商周为什么反而不会有?于是重又把我从前盲从的相信完全推翻,以为那些都不是什么荒诞不经的事。
为了要使大家都知道我这个“曹丕弑父”的新发现,而且共同来充实我这个新发现的证据,所以我把我所依据的一些不很充实的证据引述出来,供爱好探讨这种问题的人共同研究。
要知道曹丕为什么要弑父,必须先要明白他和他父亲曹操、弟弟曹植之间的三角关系。历史告诉我们,曹操有着许多的儿子:大儿子曹昂死于宛城张绣之变,二儿曹丕是个诗人,三儿曹彰是位猛将,四儿曹植也是一位诗人,其余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事迹可见。可是同样是诗人,曹植为人忠厚,曹丕为人奸猾,所以做父亲的却是欢喜曹植的。而且在征邺之役,曹操的目的物甄氏被曹丕捷足夺去后,他对曹丕的反感更深;所以等到他进位丞相,封了魏公之后,便有立曹植为世子的意思。可是奸猾的曹丕,却深谋积虑,竭力破坏他的弟弟,终于使曹植失欢于曹操,而立他做了世子。所以当曹操死之前,他已一跃而做到了副丞相。曹操出征时,他留守都城,权高一切,便连自己父亲也不在眼里了。
不知是不是曹操洞悉了曹丕的别有政治阴谋,那次他从长安回来,回到洛阳后,忽然决意欲改立曹植为世子。因为恐怕自己的势力不敌曹丕,所以急召本来叫他留守长安的曹彰带了大兵回来。关于这些,《三国志》和注里都有文为证。《任城威王彰传》云: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注引《魏略》云:
彰至,谓临淄侯植曰:“先王召我,欲立汝也?”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
在这两段文字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出曹丕果然有着别的政治阴谋,而且连曹操的突然得疾,曹操的突然死亡,也着实可以怀疑。他得疾后,何以不还至根据地邺城?(因为在那里,铜雀台上有许多他的爱姬可以服侍他。)而要留在洛阳?立曹丕为世子已很久了,何以突然要在这个时候改立曹植?而要改立就改立好了,何以必欲召回曹彰,至后改立?我们一思索上列诸问题,便知道这时的曹操已处于曹丕的罗网之中,自由全失,只有召回带兵的曹彰,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实行他废立的大计。但是,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些,不但废立的事不能实现,反而因此送掉了性命。
……
谭正璧(1901—1991),上海嘉定人。幼时因家贫几度辍学。青年时曾受业于著名学者朱香晚先生。历任上海女校教师,上海美专、复旦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和棠棣出版社总编辑,后受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约编辑。一生中教读三十多年,写作则几乎一生未曾中断,生前已出版著作近百种,包括学术著作、文学创作等,字数总计超过1000万。他的好友、著名学者赵景深称他“著作三身”,虽为戏言,亦可见谭正璧笔耕之勤。
《远航》内容简介:很快就要靠岸了,欢迎的人群中,会有送行时挥手的那个少女吗? ★作者将自己历年来创作的古体诗词、现代诗文、短
中国最美散文 本书特色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散文之美,更为了不让那些牵动人心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前行被遗忘,《中国*美散文》在现当代散文中挑选了数十篇散文集结而...
我的清迈我的城 本书特色 “可能谁心里都有这样一座城:与世无争,没有压力;只闻花香,不谈悲喜;美食丰富,丰俭由人;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内容简介:本书把人性的特点作为探讨的主题,如真诚、羞愧、自尊、虚伪等,经过系统的分析,层层的推
轻阅读:孩儿塔·革命军·晓珠词 本书特色由殷夫、邹容和吕碧城合*的本辑“轻阅读”《孩儿塔革命军晓珠词/轻阅读书系》一书收诗人殷夫 1924年到1929年创作的诗...
张园记忆 本书特色 张园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无锡富商张叔和用重金构筑,称得上晚清上海*有名而时髦的园林。它不同于传统的园林,甚至已经**园林概念,可以...
精彩摘录她们在栏杆前面站住了,默默地看着两边地景色。在这短时间里外面世界的一切烦扰似乎都远去了。她们的心在这一刻是自由的
我想要始终不渝地生活 本书特色 少年时都想要或者相信自己成为内心稳重、从容不迫的出色的大人,然而跨入成年人的年龄界限,难免发觉现实和想象的情形大不一样。无论有多...
爱如禅 你如佛-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 本书特色 在35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一直都在出发,都在寻觅,却从来也没有找到归宿。他在情与禅、僧与俗、现实与理想、铭记与忘却...
新鲜猫屎 本书特色 过去有和尚问:如何是佛?有高僧回答:干屎橛。如果有人问:如何是徐德亮?现在我来回答:新鲜猫屎侯耀华,孔庆东,黄健翔,纪连海,画眉同谋力荐。当...
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卷 本书特色 《壮岁旌旗拥万夫》探讨了辛弃疾作为南宋**流的词人,能诗能文,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生活和生命感受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本书涉及面广...
艺文类聚-心香寄远 书信 本书特色 书信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它不仅是人类情感*真实的倾诉,也是人们交往、沟通的重要手段,许多书信本身就是很有文学价值、颇具艺术...
《人工智能时代的超思考法》内容简介:在AI时代,各种各样的工作正逐渐被“AI”所替代,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抢走。日本经济
冰心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冰心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诗歌代表作集结成书。其中既有其经典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充满温情关爱的暖心文...
草堂:2017.09 总第13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
不上流.不下流 本书特色 个人个范,自有说法 各门各圈,犀利评断通透娱乐圈“高光群体” 讥诮时尚界“名流假象”全方位贴身采访报告 非虚构写作试验样本这是...
民国大师美文录 本书特色 著名作家郑振铎曾对民国以来的作家做出过高度评价:“假如我们说,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什么成就,无疑的,我们应该说,他们是颠扑不破的巨石重...
《孤岛狂欢》内容简介:“流量为王”的时代造就了如今规模化、组织化、制度化、功能化的饭圈群体,其中一些还带有攻击性和偏激性。
名家名译--茵梦湖(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菌梦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施托姆*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德语语言魁力的典范之作,是世界...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修订本)--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内容简介 本书为曹聚仁先生晚年之作,缘起于报章连载《听涛人随笔》,成书为《国学十二讲——中国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