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作者:卢详之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9-08-01

评分:5分

ISBN:978750468250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内容简介

王冰《素问注序》说:“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扶桑”不仅指“东瀛、日本”,《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亦即谓,“扶桑”是生长于东方海外名叫“汤谷”的一片水域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即谓中医之学成也。 学医需有“径”,抵达需有“舟”。祥之先生此书,即学医者的“径”与“舟”。——沈宝藩(85岁国医大师)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阐释了近代中医名家,如张山雷、郑寿全、张锡纯等多位对中医学做出的重大贡献。书中内容多为作者的学习所悟,涉书较多,对前哲、先贤著述做了相当摘录、梳理和分析、论述。本书内容非富,而且紧密结合临床应用,语言生动,可读性强,相信能给广大青年中医师临床思路与重要启迪。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研习参考。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目录

**部分随悟
1. 张山雷: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此皆中风也
2. 郑寿金: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3. 张锡纯:临证调方,必细心斟酌,详审病机,而后百用不至一失
4. 曹颖甫:中医从源寻流,不舍本逐末,就在于仲景“经方”
5. 张生甫:拘守成法,何能治病
6. 章次公:有是证用是药,其失在有偏有颇
7. 章次公: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
8. 施今墨:八纲辨证气血、表里、虚实、寒热,而阴阳实为总纲
9. 吴佩衡:临证宜注重表证,宜在变中求治
10. 吴佩衡:老于临床者,睿辨真假寒热,当为首要
11. 吴佩衡:阴盛格阳,临证不可不细审其因
12. 袁鹤侪: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三方之有同有异
13. 孔伯华:施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14. 陆渊雷:《伤寒论》是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
15. 张镜人:治热病,宜“表”“透”一统
16. 魏长春:学贵于疑,重证不惊,轻征不怠,用药务精,切当忌庞
17. 张镜人:慢性肾炎有内、外两因
18. 张镜人:红斑狼疮当责其风热邪毒,气阴已伤
19. 聂咏丰:肝病之治,重其濯断无所,宜保肝胃而顾四脏
20. 金寿山: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21. 程门雪:施治宜细析治法,方药宜细化活用
22. 秦伯未:比证活用,酌脏腑而择药,为立方之道
23. 张赞臣:高手治咽之道,在肺在胃
24. 陆南山:临诊治眼病,合参四诊,不尚分型
25. 徐丽洲:治幼儿诸病,务求一透
26. 刘渡舟:抓主征,用经方;重六病,尚简精
27. 汪逢春:治之王道者何?盖轻可去实,温脾益气
28. 岳美中:临床诊治之正途,就在于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结合
29. 黄竹斋:三阳三阴,本钤百病
30. 赵心波:儿科证难在辨因,只要有“准”,治易也
31. 张伯臾:论治杂病,诀在平调阴阳,培补脾肾
32. 张伯臾:心梗之根,多在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33. 丁甘仁:风温之疾,利在速战,勿拘温邪不投温剂
34. 丁甘仁:湿温治在三阳三阴,变在从阳入阴
35. 严苍山:治温病,切要在“三护”
36. 陈道隆:上控经,下承诸,悉推善策,是治疑难病之大旨
37. 路志正:治病求本。凡施治之初,宜深思,又宜持重
38. 祝味菊:八纲论杂病,五段论伤寒
39. 秦伯未:疑难杂病,治兼标本
40. 秦伯未:成方固可贵,临证宜活不宜拘
41. 刘树农:久泻不忌通下
42. 张赞臣:泻而防弊,务护正气
43. 沈自尹:中医精华之所在,在乎证也
44. 程门雪:“化”字为先,治法、方药化而用之
45. 张骧云:“表”“透”两法,是伤寒证治的中心
46. 陈苏生:凡病多郁,治郁当以调气为要
47. 金明渊:临证辨宜谨守病机,治宜崇醇尚缓
48. 徐荣斋:妇科之辨,素有十问
第二部分杂札
49. 胡希恕:六经辨证有“三辨”
50. 蒲辅周:方有“王道”“霸道”
51. 蒲辅周: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52. 蒲辅周:中、西医结合,只求“神”合,不求“形”合
53. 邹云翔:不讲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不了解祖国医学
54. 何承志:无论内伤外感,贵在守法脾肾
55. 严世芸:调气活血,百病乃安
56. 王辉萍:袪邪扶正,法在调中
57. 王辉萍:妇科之治,首重肝肾
58. 严苍山:道之一端,各有短长,为医须兼取百家,推陈致新
59. 陈道隆:理法者,不拘一格;方药者,以简驭繁;辨证者,去芜存菁
60. 胡建华:临证治脑神经诸病,重在治肝
61. 夏应堂:用药难,识病知理更难,而临证总宜举重若轻,药用轻灵
62. 夏墨农:痈疽疮疔,形诸外而本诸内,正气为御邪之本
63. 庞泮池:异病虽同治,本源自仲景
64. 顾伯华:疔疮走黄,必以通下
65. 蔡小荪:彰古参今,辨证辨病,衷中参西
66. 杨永璇:真正辨证而施治,秘而不传者,在经在络
67. 杨依方:药物取归经,执简而驭繁,大扬阐医理
68. 施杞:经隧不通,气机逆乱,瘀阻经络,从肝而治
69. 张重华:五官之病,多涉肝肺
70. 李济仁:调理五脏可养生
71. 邓铁涛:博而不失其精,实而不失其高,近而不失其远
72. 苏荣扎布:以八戒安心,以四法调身
73. 金明渊:老于临床者,辨在义理之得当,不在药物之新奇
74. 王翘楚:脑属脏器,而非奇恒
75. 邵长荣:中医内涵的扩展,就在于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76. 王灵台:子母戚戚,肝肾息息,阴阳互根,乙癸同源
77. 叶景华:临证有五要:主证、主次、共性、阶段、整体
78. 奚九一:无因不成瘀,因邪而致瘀
79. 陆德铭:识病是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要
80. 陈筱宝:治妇人以元气为本,调血为主,调肝为本
81. 蔡柏春:治女科之经候,从气从血而辨寒热虚实
82. 陆瘦燕:五行气法是针术取效之关键
83. 朱瑞群:小儿顾护纯阳,滋补稚阴,温阳而抑阴
84. 王子平:擒拿与点穴,正骨理筋于一炉;手法与药物,练功相合于一体
85. 姚和清:眼科之治,分辨在阴在阳,证辨在脏在腑
86. 钱伯文:积聚之成乃气滞之故,疏达理气乃治本之法
87. 刘嘉湘:扶正求本,尤重脾肾,辨病祛邪,着眼局部,立足整体
88. 谢利恒:六淫重在于湿,治湿之法,惟辛惟燥
89. 王正公:辛透以疏风,清轻以泄热
90. 夏少农:益气养阴法为外科基本之法
91. 黄文东:久病不愈,与脾胃关系为密切
92. 费绳甫:步东垣,宗丹溪,从补阳,重补阴,治虚劳,长调理
93. 王慰伯:外感论治,六门三法宜;新感、伏邪,只在辨证,识分六气
94. 姜春华:截断扭转,开一代温病新法门
95. 王大增:女病重在治肝
96. 陈大年:承先人,继素庵,明病理,调肝血
97. 黄鸿舫:先议病,后议穴
98. 董廷瑶:检谱对弈弈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
99. 时毓民:治小儿病,重在健脾助运
100. 赵炳南:皮肤湿疡为病,起于湿热,主在心肝,惟以龙胆泻肝
101. 陈健民:医哲本相通,参合宜求索
102. 彭培初: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惟求于通
103. 裘沛然:疑难病证因有五因,治有八法
104. 王左:解排热毒散,气血贵畅和
105. 徐仲才:人若失其阳,则折寿不彰
106. 姚培发:人衰之本,肾精竭矣
107. 朱南孙:乙癸一源,肝肾相系
108. 唐吉父:治学宜“熟”“博”“活”
109. 顾筱岩:疮疡形之于外,病源必根于内
110. 奚伯初:小儿之治,尤重滋阴
111. 徐蔚霖:儿科之治,重在调肺、脾、肾
112. 孟仲法:何为整体谓?阴阳平衡
113. 朱子云:喉疾之辨,源为脏腑经络
114. 王仲奇:辨病证,溯经络,酌盈虚,济升降
115. 夏翔:脾肾为本,气血为治,益气活血为要
116. 徐小圃:小儿以阳气为本
117. 陈作霖: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118. 秦亮甫:和调五脏,辨识经络,尤崇督脉
119. 哈荔田:临床调经者有“五要”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作者简介

卢祥之,男,1953年出生,安徽阜阳人。知名中医药文化学者。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后在山西大学读研,毕业后留校教授中文。1984年创办《中医药研究杂志》,1995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编审。著有《中国药酒谱》《中国药汤谱》《中国药粥谱》《医海拾贝》《医坛百影》《医溪絮语》《医苑散记》《医窗夜语》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