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作者:卢详之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9-08-01

评分:5分

ISBN:978750468249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内容简介

王冰《素问注序》说:“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扶桑”不仅指“东瀛、日本”,《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亦即谓,“扶桑”是生长于东方海外名叫“汤谷”的一片水域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即谓中医之学成也。 学医需有“径”,抵达需有“舟”。祥之先生此书,即学医者的“径”与“舟”。 ——沈宝藩(85岁国医大师)

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介绍了近现代103位知名中医学家临床遣方用药特色及部分医案,举述了如开启“火神派”“扶阳派”宗师郑钦安的辨分阴阳二十五法;“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的张锡纯诸法;四大名医之首孔伯华用“玉液而金丹”生石膏的精辟经验等,结合经典,理法、方药、医论、医案一体予与阐述。

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目录

上 篇 郑钦安 “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在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 亦不能出其范围矣。” 严鸿志 “邪正进退,因势而导。若治新凉袭肺,药用轻苦,轻扬疏达;春温夺血,方取清热宣肺; 温热痰热,则用涤痰熄风;温邪化火,方用气营两清。” 王季寅 “盖仲景之《伤寒》者,临证之百科,辨方之肇始,含弘之光大也。” 费绳甫 “诊断有四要,一曰明辨见证,二曰探讨病,三曰省察气候,四曰考核体质。” 张骧云 “除了里结阳明的府证可下夺而外,新感与伏气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与透,实为伤寒 临证治疗的中心。” 张锡纯 “学医的**层功夫在识药性。” 陈伯坛 “仲景学说是教人从没字句之空白处寻出字句来,还向病人身上寻出有字句之书。” 丁甘仁 “临证有两大法门,《伤寒论》之六经病,《金匮要略》之杂病,二者不可缺一。” 曹颖甫 “仲师之法,今古咸宜。” 金子久 “喻氏尚论,慨仲景伤寒,天苞地符,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但究金匮之遗,分门析类, 覃思九载,以通玄奥。故观者爽然心目,为济川之舟楫,烹鱼之釜。” 范文甫 “医之用药,与将之用兵,文人操觚无异也,随机应变,自出机抒而已。” 杨伯雅 “凡诊病,必先辨阴阳。只要阴阳分清,病无遁形。” 萧龙友 “余于医道并无发明,仍用四诊之法以治群病,无论男妇老幼皆然。” 夏应堂 “用药难,识病理难;单从表面或片面去辨证,定然容易发生错误,深入细致的寻找重点, 探得骊龙领下珠,则胸有成竹,病无遁形。” 朱南山 “夫治妇科者,大纲有四,一调气血,二疏肝气,三健脾气,四补肾气。” 赵文魁 “凡病皆根于内而形诸外。症或有假不可凭者,而脉必无假而诊知其本。” 韩一斋 “夫治病者,应首重视肝郁,无治虚损、血证或呕或吐,治必重升降补泻。总以稳妥、 轻灵为要务,切不可急速求功,用药过猛,顾此失彼,反而有害。” 包识生 “伤寒用药,虽取材于本经,然间亦有为所未录者,且其性格又自成一家,治病效能, 往往与本经药性不符,个药经配成方剂,施之于病,效捷如影响,其分量更神妙不可 思议。” 陈鼎三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杨鹤龄 “病有经络,药亦有经络,某药专入某经,或兼入某经,果识之真而用之当,自尔百发百中; 尚辨之不明,焉能凿柄相投 ?” 卢朋著 “凡医:不求有利,先求无弊;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弊与过甚多,而偏之为害实甚。” 赵熙 “上古疗疾,始而祈祷,而祝由,而针砭,至神农尝百草,乃有药物,故《内经》以针灸一道, 治疾较捷,非深明十二经脉之流注标本经络,何能知气之升降出入,合天地之化育, 运行不息哉?” 冉雪峰 “名不可假,名之不正,言何以顺,事何以成?余读《伤寒论》,当先求其所以命名伤寒之意, 不审其论之何以名伤寒,无怪人之不善用伤寒方也。” 恽铁樵 “察外形以知内变,从现象以求本质。从病形测病能,即达形能,即《内经》精义所在。” 张简斋 “人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胃以通和为贵,病治必明升降开阖, 方为上工。” 谢利恒 “脾胃为后天之本。盖饮食入胃,运化水谷之精华而输布于五脏六腑、皮毛经脉,为正 气之主,脾胃之气伤,诸病之所由生。故醒脾、开胃、理气、宣化是尚。” 王仲奇 “阴阳五行,参伍错综,迭相为用。气有偏胜,故理有扶抑。” 施今墨 “治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因循应付,非医德也。” 汪逢春 “诊疾论病,宜循规前哲,而应乎气候方土体质,诚所谓法古而不泥于古者也。每有奇 变百出之病,他医束手,临之自若,手挥目送,条理井然。” 祝味菊 “人之病,病理不出五阶段;治人病,气足则抗能旺盛,阳和则抗力滋生。” 孔伯华 “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隋翰英 “夫治小儿,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脾理胃,医中王道。” 吴佩衡 “中药有十大主帅:附子、于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黄竹斋 “仲景本论三阳三阴之定义,三阳标识其部位,三阴标识其质体。” 谭次仲 “中医有三类:玄理、经验与药物。玄理为冥想哲学,自与科学实验不相容,唯药物则 实物也,经验则实象也,二者自古施诸治病而有验,故必有科学之理致存。” 张栋樑 “学医读书如汗牛,捷径有用是王书。” 徐小圃 “药不论寒温,要在审辨证情,正确掌握辦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桂、麻、附等虽性温力猛, 易以化热助火,亡阴劫液,但使用确当,能收奇效。不然,即桑、菊、荆、防亦足债事。” 严苍山 “唐宋医学朴质尚实,方多法众,应是继承发扬的主要对象,金元以后诸子学术,以及 后世大量所谓秘方,大抵亦渊源于此。” 单养和 “小儿之疾,能不药,则不药;能少药,则少药。能取推拿者,不取药;能取乳母者, 不取病儿。” 夏墨农 “医理通天,一举手、一投足,性命攸关,不可不精;病家痛楚,一皱眉,一呻吟,皆言所苦, 事在必察。” 方伯屏 “《内经》是根,《伤寒》是次,根是根本之经,次是次第之仑。” 瞿文楼 “今之医家,不审标本,不论八纲,用补药为病家之所喜,每每错补误温,病者无怨。 马二琴 “十年读书,十年临证;存心济世,存心对天。” 吴棹仙 “针灸之道,登堂入室,非尽解《灵枢》则无以成就。” 陆渊雷 “《伤寒杂病论》乃经方之冠首,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也。” 王慰伯 “风温虽系感受春令之邪而发,但四季皆有。风温之治,辛凉解表,清肃上焦。其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并非所易。” 夏仲方 “临诊首辨证之虚实,活用仲景,宜集中药力打优势战。处方时堆砌药物,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失去重点。” 时逸人 “伤寒以辛温发散,温病以辛凉发散,暑温以清暑宣达,伏暑以清透伏热,秋燥以润燥宣肺化痰,冬温以利咽通便。” 邹云翔 “治病必求其本。病情万变,医应善变,治病如量体裁衣,必须辨证救治。” 张梦侬 “用药要骠猛与轻灵并重,经方名方与单方验方并施。” 下 篇 刘赤选 “伏气者,乃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乃人所固有之正气也,无时不假道于毛窍,以 宣洩于外。” 顾兆农 “临证用药宜以培养灵气为宗。制方用药关键不在药味新、怪。平淡之法,平淡之味, 方能致神奇之效”。 胡希恕 “六经辨证不是脏腑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陈慎吾 “从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有药无方只能治症,而不能治病;有方无药,不会随证化裁, 则不能适应临床变化的需要,所以治病必须有方有药。” 赵炳南 “善治湿疹者,当可谓善治皮肤病之半。” 闫德润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盖伤寒者,其证在乎明理,其治在乎明理, 其治在乎辨证也。” 余无言 “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 岳美中 “对于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抓住特点,迎头痛击,因势利导;对于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用方要准、使用要稳。” 刘惠民 “中医的临床辨证方法虽多,然都应以六经辨证为基础。” 秦伯未 “辨证论治所以成为中医的诊疗规律,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和诊断不可分割, 根据不同的发病过程,随时辨随时论,不是经过一次辨论就不须再辨论,这是中医治 病的精神。” 沈仲圭 “读书是掌握理论,临证是运用理论。没有基本理论作为实践的根本,辄尔悬壶,以人 命为尝试,必然为误。” 张伯臾 “读历代医家之书,不能盲从,不能不加思索地兼收并蓄,重要的在于认真地进行临床 验证,方能学到真谛。” 黄一峰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不及、太过及反作,俱为伤人之因。知其型而定治则,可达到 事半功倍之效。” 陆石如 “小儿阴阳未充,卫外力弱,易受六淫外邪,且病变亦速。六淫致病,又以温热之邪为多。 然病情轻重不一,病变阶段不同,病理表现各异,故临诊须四诊合参,八纲归纳。” 黄文东 “不能一见热象,就轻易用黄芩、黄连、大黄等大剂苦寒克伐”。 赵锡武 “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后方可施治,辨证与辨病是二者不可分割之统一体。” 程门雪 “要审慎评学《伤寒论》,从诸家入,而复从诸家出,取其精华,融一炉冶。” 陈道隆 “人身阴阳相为用,人有阳气,阴之使也;人有阴气,阳之守也,故阳气常开,水吸之而下行, 阳气无炎上之忧;阴气常降,火蒸腾而上升,阴津无涸竭之虞。” 章次公 “医者临床要拿来主义,双重诊断,一重治疗。” 董廷瑶 “用古法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谓检谱对弈弈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 张赞臣 “正气为人之根本。尤其治喉,要特别强调维护正气。喉病多热,必选清解,但应时时 顾及脾胃。” 夏理彬 “夫治病者,务以轻灵精简为要,平稳无疵,看似寻常,然恰到好处。” 刘绍武 “学术无古今、无中外、无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姜春华 “医者必须动态地观察病人,灵活地采取措施,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病辨证的源泉。” 姚正平 “肾病之表在肿,斯病之根在命门之火式微。” 李重人 “吾中医之精华,在于三才一体,人的认识世界同认识人自身得统一,主体与客体的认 识必须辨证。” 陈苏生 “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故内在环境,当以气血和谐为根本, 若气血和畅则百病不生,如有拂郁,则诸病蜂起。” 崔萃贤 “正骨之治是以手代替针药。法施骤然人不觉,患者知时骨已拢。” 濮青宇 “临证参伍错综,气有偏胜,故治有扶抑。补偏救弊,酌盈济虚,审察在毫厘,法活机 圆在窥中。” 王鹏飞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故脾常不足,本虚标实。治应扶正 治本为主,祛邪为次。” 刘奉五 “肝脾肾三脏为妇人之z重,而冲任不能独行经。” 魏龙骧 “辨证辨病宜相结合,辨证必须识病,识病当要辨证。” 董德懋 “中医的重要特色是能融会古今,重在脾胃,调理气机,治养结合,外疏通,内畅遂,里气通, 表自和。” 王正公 “风温之邪,由肺表而入,治用宣透不宜过于辛散,用清热不可过于凉润。偏辛则温易化热, 偏凉则邪不得透。” 裘沛然 “为医者必须充分熟谙药性,欲知甘苦要亲尝。” 孙砚孚 “经方是经典之方,不是固化之方。运用经方,要活泼泼地,切忌胶柱鼓瑟。” 关幼波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 任应秋 “不管学习任何科学,z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吴怀棠 “医不在病多,而病方少。辨证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主因,明确病机。按因、机布局组方。” 金明渊 “读书务求四要,要勤、要精、要博、要贯通,需博览与精读相辅,背诵与理解合参。” 傅宗翰 “治学要寻本溯源,《内经》、《伤寒杂病论》是基础,但又须结合临床,广览众长, 如此才能增进学识,提高医术。” 董建华 “胃病在滞,水谷之腑在传化物而不藏,只有保持舒杨通降之性,方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 应由胃及脾,层层分析”。 颜德馨 “人以气血为纲,气血通畅,生命为本。气又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气血病变是 临床辨证的基础,亦是疑难病的辨证基础。故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姚培发 “一个临床医生一定要在广泛接触门诊病人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才能达到一专多能 的技术要求。” 谢海洲 “学医必须学两条,一是经典,二是本草。经典是理论源泉,也是临床经验结晶。本草 是方剂基础,了解了药性,才能谈善用。” 金寿山 “选药是辨证施治过程中z后一个环节,极为重要。选药如弈棋,一着得当,满盘皆活; 一味药用得好,方子就灵。选药不但要辨证,还要辨病。” 焦树德 “中医是医学艺术而非医学技术。” 张镜人 “读书当厚古而不薄今,要融汇诸说,务明真谛。治病应师法而不拘方,宜变化在我, 唯求实效。” 印会河 “辨证施治就是要分而辨,分而治,尤其沉疴重病,往往虚实错杂,辨应分层次,治应 分阶段。” 任继学 “不能只搞研究中医,而要进行中医研究;研究那些高级的一二类药物为什么没有疗效, 为什么不受广大患者认可,反而那些古代名方、经方经久不衰,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门纯德 “我们在临证时,能用小方治病,就不要开大方;能用经方,就不要开杂烩汤,也就是 要尽量做到方精药简。”

医坛百影:名中医医论阐挥 作者简介

卢祥之,男,1953年出生,安徽阜阳人。知名中医药文化学者。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后在山西大学读研,毕业后留校教授中文。1984年创办《中医药研究杂志》,1995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编审。著有《中国药酒谱》《中国药汤谱》《中国药粥谱》《医海拾贝》《医坛百影》《医溪絮语》《医苑散记》《医窗夜语》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