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世纪以前,天气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这些极端天气动辄夺去数十万生命,令人心生恐惧。直到天气预报的出现,人类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一二。
那么,这些恶劣天气的成因为何?前人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讲述了一段长达70多年的天气预报开拓史。书中主角背景各异,有航海家、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工程师……他们顶着守旧思想和宗教信条的压力,利用极为简陋的技术条件观测、记录、假设、求证,一步步揭开大气的秘密,并试图窥探未来天气。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彼得•穆尔带领我们深入每位先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揭示了那些惊人发现背后的执着信念与高尚情怀。
▼媒体推荐
☆
英国气象局局长、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朱利安•哈恩特(Julian Hunt)
真知灼见。
☆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穆尔是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作家,他对晨露的描述很有诗情画意,让你仿佛和他一起置身于凉爽的夏季清晨,在一片布满白色车轴草的原野上,看着无数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穆尔的历史故事富于启发,为当今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
☆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巧妙的构思……《天气预报》通过将人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巧妙穿插,给读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例如,穆尔先生以萨缪•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的电报机为切入点,逐步引出了当时如何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幅天气运行图;又以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在1861年发表的一场有关太阳辐射吸收的演讲,指出其竟为后来的温室气体科学奠定了基础。
☆
《泰晤士报》(The Times)
一部研究深入、引人入胜的作品……不论是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还是对天气本身的宏伟壮丽(包括风暴和沉船、热浪和洪水等,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穆尔都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通过将前面几章进行巧妙的串联,以及故事场景在不同大陆之间的切换,穆尔生动地刻画出了具有豪侠气概的舰长、苛刻的官员、吝啬的政客以及疯狂的发明家等人物角色,凭借其敏锐的视角,展现一个个古怪、荒诞、悲惨和天才的故事。全书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全景式展现……它就像菲茨罗伊所指挥的“小猎犬号”一样,在惊涛骇浪的合恩角砥砺前行。
☆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对19世纪天气科学的一段引人入胜的讲述……《天气预报》并不是第一本讲述菲茨罗伊的故事的书(菲茨罗伊是近年来3本传记文学和1本小说的创作对象),穆尔的成就在于以翔实的生活叙事,加上同时代的一大群背景人物(即“菲茨罗伊的气象学群英”,其中的很多人物都值得专门记述),呈现出一个饱满、鲜活的菲茨罗伊的形象。
☆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一本洋溢着时代精神的新书……(穆尔)是一位很有天赋的作家,语言运用巧妙生动。
☆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考证严谨,内容丰富、精彩……既是一本科学史,也是一本文化史,具有获奖的潜质,通篇读之犹如海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令人着迷……《天气预报》是一本极具吸引力的著作,讲述了科学观点如何在那个时代艰难地诞生。
☆
《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我认为,通过穆尔的深入研究和精彩讲述,你将为他的豪情和文采折服。
▼作者简介
彼得•穆尔
Peter Moore
1983年生于英国斯塔福德郡,入英国达勒姆大学修读历史及社会学。2010年起在伦敦城市大学讲授创意写作课程,2017年任牛津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他还著有《恶有恶报》(Damn His Blood),获得各界广泛赞誉。
▼译者简介
张朋亮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先后在出版公司、能源企业、政府机构担任过翻译,译有《全球化与澳门》《时间大劫案》等作品。
这条联络线由一连串的山头联络站组成,每个联络站上都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等腰三角形,它可以像钟表的指针一样自由旋转,指向竖直8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三角形的旋转方式对应着一个特殊的字母表,这个字母表是由埃奇沃思发明的,每个联络站通过模仿上一级站点的旋转动作,就可以使单词和短语沿着这条联络线传递下去。
——引自章节:第1章空中传书
受到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威尔士北海岸。接下来的几周,报纸上充满了风暴造成损害的报道:暴风把沿岸的货船卷起,重重地仍在港口的岸壁上;把船帆撕成一条条布带,船员死命地抓住桅杆。萨默赛特市的迈恩黑德,所有渔船都被卷到港口的岸壁上,揉成一团。在国家的另一侧,距离诺福克郡的大雅茅斯300多公里的地方,一艘鲱式单桅帆船“詹姆斯与杰西号”被风吹着飞速穿过整洁的、新修建的不列颠码头。在这些报道中,或许最出名的故事当属德文郡海岸上位于道利什与廷茅斯之间的布鲁内尔的标志性铁路遭到损坏。在狂暴风浪的冲击下,铁路的保护墙因为堆满傻子和鹅卵石而变厚了一倍。“看起来……不久前故去的布鲁内尔先生大大低估了海浪在猛烈东风的作用下所能造成的影响,”《伦敦新闻画报》指出,“风暴期间的浪潮太过凶猛,平均重量达一吨的压顶石如同软木一样被暴风卷起。巨大的风浪将钢筋上的墙壁思成碎片,卷起在空中。人们用骇人听闻的词语描述当时的情景,建筑物被毁坏,残骸瓦力与浪花泡沫一起吹响空中,发出可怕的咆哮声。”
——引自章节:飓风抹杀“皇家宪章号”
1940年6月,法国陷落,在纳粹德国与整个欧陆之间,英国成了唯一的幸存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临危受命的温斯顿•丘吉尔必须拯救不列颠。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在他身后...
作者:贾志扬(John W. Chaffe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历史系教授,国际知名宋史专家。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天潢贵胄:宋...
作品目录史记◎本纪五帝本纪一秦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史记◎世家齐太公世家楚世家越王句践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
马茂元(1918-1989),字懋园,安徽桐城人,著名学者。193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安徽省教育厅编审、秘书。1949年后,历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教师...
《世界英语语法的语料库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长期耕耘于世界英语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两个领域,倡导运用大量真实语料研究世界英
[美] 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2009年-2012年曾任白宫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主任,是当今美国法学学术印证率...
邵云蛟,微信自媒体“旁门左道”作者,知乎万赞答主,PPT 话题相关答案收藏量超过38万,排名知乎第一。对PPT设计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追求简洁、高端的设计风格,...
孙频,1983年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目前已在各类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疼》《盐》《同体》《三人成宴》《松...
黑暗料理?用手抓饭?绝不喝水?揭开中世纪饮食文化的隐秘褶皱,沉浸式感受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内容简介】本书为探究中世纪饮食文化的新史学著作。作者在广泛介绍中世...
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刑法学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专就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打破了我国刑法学界长期以来对刑法学研...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简称LP)是全球知名的旅行内容提供者,由托尼•惠勒(Tony Wheeler)和莫琳•惠勒(Maureen Wheeler...
智能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李川、姚行艳、蔡乐才著的《智能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主要论述了智能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典型应用。内容由浅入深,涵盖智能...
"Everybody wants to be an entrepreneur. Every single day of my life I am bombard...
《天骄故里笔墨抒情(苏士澍金石书法内蒙古展共2册)》一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汇聚了苏士澍先生诸体兼备的书法作品,其篆书雄浑大气,
邢锡波医案集 本书特色 《邢锡波医案集》是邢锡波先生临床经验的总结,共载有实际临床案例500余则,每则案例后均附有详细的医案解读,或指导用药,或提供辨证...
★《破云》自上市以来,横扫各大销售榜单,连续登上青春文学畅销榜,现《破云.2》重磅来袭。★高人气畅销作家淮上口碑爆品,接连创造“破云”奇迹!自连载以来,《破云》...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国民大作家”之称,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日本作家之一。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
学生成语大词典(彩色本) 本书特色《学生成语大词典》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8000余条,其中大部分是运用广泛、为人熟知的成语,同时也酌收了少量熟语。该词典...
莲实重彦是日本的知名学者,他在法国学成回国,便在全国最著名的学府东京大学任教,一手开创了第一教养学系表象文化论组,成为东大中唯一与电影有关的学科。——汤祯兆百度...
凌岚,精通行为心理学,对人格解析也有深入研究,明确提出了“界限感”这一影响人际交往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已出版畅销书《做内心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