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在摘得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中出镜和被提及,它也是该电影的创作蓝本。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与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互为印证。
★掌故大家高伯雨译注,从多方角度辩证性地评述原文。
★两百多条译注,近百张插图,生动还原历史。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1919年—1924年,他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在这本“目击身经”的实录里,庄士敦不仅书写了末代皇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身世,也借此勾连起从义和团运动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等诸多重大事件的中国近代史。
译注者高伯雨对书中提及的各个人物生平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道出历史的诸多隐秘细节,为我们还原了真实而生动的时代面貌。
——————————
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仪
就全书“戏肉”,夹叙夹议,精彩非凡;查证引据,颇具功夫,令人佩服。——李敖
译注简直可以独立当成一篇篇短小的随笔来读。我相信这是任何一种紫禁城的黄昏的中译本所无可比拟的——藏书家姜德明
【作者】: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
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898年被派往中国。1919年被聘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后,不再担任该职。著有《儒学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译者】:
高伯雨(1906—1992)
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抗战期间回港,为多家报社写专栏,并创办《大华》杂志。集结出版的作品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译注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紫禁城的黄昏》。
我的一项职责是处理皇上的外文信函。在北京邮局的安排下,皇上的一切西方来函都送到了我这里。坦白说,大部分信件的旅程到我这里就结束了。信函内容林林总总,并非全都有益。有的是一些无名女士想入后宫,成为皇妃;有的是一些无害的请求,比如想要皇帝的亲笔签名。有一封信中,他自称是正在美国流亡的合法俄国沙皇,他想建立一个退位君主协会,以协调复辟行动。他劝皇上加入协会,成为终身成员。我把这封信转交给了皇上。皇上觉得建立一个由退位君主组成的协会这一想法非常有趣。他幽默地说,如果每个退位皇帝都会一项乐器,就可以组成一支管弦乐队,其成员全部是曾戴过皇冠的首领,这肯定能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少乐趣。我们一致认为,用紫禁城中御花园里相当有名的牡丹来代替失去的皇位非常恰当。而皇上用在乾清宫大典使用的乐器——锣、钟、鼓和编磬中选择一件乐器。他们奏出的“韶乐”可能并不那么好听,但也不会比我教过他历史上的管弦乐队的演奏差到哪里去。我还提议,那个由退位君主组成的协会可隐居到一个荒岛上,在那里建立一个政权。如果采用共和制,选举一位总统,那简直是太有趣了。皇上当场就批准了我的这个提议。
——引自第1页
从理论上讲,慈禧太后拥有更高的等级,但她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等级,不是因为能力出众,而因为她是长辈;从现实方面看,她的地位使她凝聚了帝国中所有的保守派,共同反对维新。保守派围着她转,不是因为她治国有方或者充满智慧,只是因为她可以成为一个好斗的保守派领袖。中国缺少真正的男子汉,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慷慨大度地对光绪表示尊敬和怀念。
——引自第1页
轻阅读: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根据希腊悲剧编译而成,网罗全部的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将...
人類的身分及未來命運目前面臨危急關頭。如今的科技企業巨擘有更邪惡的目標。它們想掌握使用者身分的每個面向,影響我們做決定的每個環節。直到現在,能看清這項威脅規模有...
云南上古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稿是王懿之多年致力于研究云南上古文化史的学术理论专著。书稿共计17章、57节、28万余字,对云南的古人类起源、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
客家与华夏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文明的宿命”;承前继后的海洋文明;人才群落的形成;民居建筑与家庭形态等内容。客家与华夏文明 目录 第—章...
文化杂交 本书特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从禅宗犹太教,到尼日利亚功夫,从宝莱坞电影,到萨尔萨和雷鬼音乐,杂...
四合院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扬民...
《近思录(精)》内容简介:《近思录》是由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分类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编辑而
古代汉语(读本 . 纲要)(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多年来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一个总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用。本书以一家之说贯穿全文,同时又把现在流行的...
《仪礼.丧服》考论 内容简介 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仪礼·丧服》本身以及我国古代丧服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考察,深化了我国古代血缘宗法关系的研究。本书包括...
三十年文坛沧桑录 本书特色 《三十年文坛沧桑录》作者以个人的见闻、经历为叙述的出发点,沿着历史的轨迹,根据他所知、他所见、他所闻的形形色色,对20世纪10年代至...
经济,是公共政策的母语。经济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决策,左右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影响着我们对气候变化、不公平现象、以及当代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反应。遗憾的是,或者说,...
文化研究-第12辑 本书特色 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经验,在塑造国民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陶东风编著的《文化研...
汉字字型文化论稿 本书特色 韩伟的这本《汉字字形文化论稿》共分八章,主要探讨了字形文化研究的内涵与对象,法天则地的自然模仿文化,富含睿智的社会生产文化,色彩斑斓...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特色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一座宝库。宝物琳琅满目,绚丽...
唐宋词与域外文化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研究域外文化对唐宋词的影响及其在唐宋词中的表现形态,唐宋词人对待域外文化的心态,以及宋与周边政权对立时期词所发生的新...
《突围》内容简介:《突围》主人公陈池龙,是一个出生在福建农村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从小随父亲学做木工活,然而,一场父母为之定
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 本书特色 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动漫、汽车、电子产品、料理……,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实,在多数国人借助媒...
木基元纳西学论集 内容简介 简介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西。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
美国文化概论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期以来,一场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欧洲悄然兴起;进入后冷战时期以后,文化研究再掀高潮并扩大到更多的学科领域,跨学科研究成为人们研究文...
风物正闲美:风土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四时风物,皆有可观,八方山水,形胜各具。看古人穿衣吃饭,而知岁时迁变;观市井日常琐屑,而识人情往来。本书从历代文人笔记中,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