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就是新的长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都可以从长征中汲取营养,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在苦难中历练出的长征精神。
这是一本反映红军长征的故事书。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长征。 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说不尽的长征故事》共由10个小故事组成。书中不仅有反映*、周恩来、朱德的故事,如“领袖情怀”;也有反映与敌人进行战斗的故事,如“雄关漫道”;还有反映我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故事,如“军民情深”;同时有反映长征中女战士的故事,如“巾帼英豪”。
1935年9月到10月间,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翻过雪山、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境内。
10月的陇东,万木凋零,秋风瑟瑟。秋风卷着黄沙,吹打着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红军官兵一个个变成了裹着黄沙的人。
队伍中走着一位身材高大的人,他就是毛泽东。红军长征初期,由于毛泽东已经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所以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红军屡遭挫折,濒临绝境。为了挽救中国共产党和红军,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此时,毛泽东的心情非常好,他对身边的警卫员陈昌奉说:“别看秋风无情,可我们再往前走,就到陕北了,那可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家’啊!”
陈昌奉笑着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们已经走了十多个省了,也该到‘家’了。”
毛泽东的情绪感染了身边的战士,他们一个个精神倍增,迎着秋风,顶着黄沙,大踏步向前行进着。
这天中午,红军到达了通渭县。
饲养员老余找到陈昌奉和林英才,对他们说:“刚接到通知,要在通渭准备10天的干粮,为通过西兰公路做准备。咱们快上街去看看,买点儿东西带上。”
他们一行三人在城里转悠。这里的房子大都用黄土垒成,墙上的黄土被风一吹,直往下掉。乍一看,这是个相当破败的县城。但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街上卖肉和卖面粉的店铺却不少,隔不多远,就能见着一家。
这三个人真是喜出望外,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自从长征以来,每天跋山涉水,主席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他们看了又着急又心痛,但沿途不是穷乡僻壤,就是荒无人烟,别说是做点儿好吃的给毛主席吃,能让毛主席不饿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他们看到这么多卖肉和卖粮的店铺,商量着多买点儿东西,给主席做点儿好吃的补补身子。
他们在一家家店铺走进走出,不一会儿,就把随身带的钱全花光了。他们背着、扛着许多采购来的好东西,兴高采烈地返回了驻地。
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毛泽东开会还没回来。
他们三人一合计,决定趁毛主席还没回来,把干粮准备好。陈昌奉说:“咱们把肉切碎,用面和了,炸点儿饼,带在路上吃,这不是挺好嘛!”
“好主意!”
于是,他们切肉的切肉,生火的生火,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了。
“好家伙,你们搞什么,这么香?”随着话音,毛主席从外边走了进来。
陈昌奉顺手拿出一个刚炸出来、还冒着热气的面饼走到毛主席跟前,说:“主席,您尝尝我们准备的干粮,味道行不行?”
毛泽东接过去闻了闻,说:“不错嘛,香得很。”说罢,他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他边吃边问:“战士们也有这么好的东西吃吗?”
“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你们早点儿休息吧!”毛主席关心地说着,走了出去。
快到深夜了,陈昌奉他们才把所有的面饼炸完。由于炸的面饼过多,平时装干粮的袋子盛不下,怎么办呢?大家急得抓耳挠腮。
“啊,有了!”陈昌奉摸着围在腰间的被单,有了主意。他把被单从腰间解下来,又取出了针线,一针一线地缝起来。不一会儿,被单就变成了一只大口袋。
“嚯!真有你的!”老余和小林笑着,急忙往口袋里装炸好的干粮。
第二天一早,红军就出发了。
毛泽东照例走在队伍的前面。陈昌奉把平时用的东西集中了一下,交给老余和林英才带着,他自己专门背着那个装干粮的大口袋。
这天,骄阳当空,走了一会儿,陈昌奉就感到很热。到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放下口袋,去给毛主席送饭。
当他转身离开的时候,毛泽东好奇地看了看他的脊背,问道:“陈昌奉,你的背上怎么啦?”
陈昌奉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便回答:“没怎么呀!”
一旁的老余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笑着说:“东西没炸多少,倒把自己油透了。”
陈昌奉急忙往背后一摸,啊呀!原来是背上的干粮经太阳一晒,油化了,浸透了口袋又弄了他一脊背。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准备脱掉衣服。
毛泽东一见,忙说:“油了就油了吧,别脱掉,不要感冒了!”
又开始行军了,陈昌奉高兴地背起大口袋,一路走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天黑下来了,部队来到一个村子里休息。
前面就要经过回族地区了,毛泽东考虑到回族群众的生活习惯,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凡是用猪肉、猪皮做的东西,一律不准带,所有这些东西必须在明天出发前处理完。
命令一下来,战士们就把用猪肉和猪皮做的东西拿出来,准备送给当地的汉族老乡。
陈昌奉一听这个命令,心里就犯了嘀咕——他真不愿意送掉这口袋东西。没了它们,毛主席就没有好吃的了。他想了想,决定与老余和林英才商量商量怎么办。三个人*后决定,等毛主席回来后再说。
不一会儿,毛泽东回来了。他一进屋就问陈昌奉:“陈昌奉,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昌奉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毛泽东,问道:“主席,咱们吃的东西也不能带吗?”
毛泽东看了他一眼,和蔼地笑了笑,说:“凡是用猪肉、猪皮做的东西都不能带。”
陈昌奉看了看那个大口袋,有点儿不高兴。毛泽东看出了陈昌奉的心思,便笑着问他:“你从江西出来带了多少粮食?”
陈昌奉指了指身旁的两个小口袋,说:“就只有那么点儿。”
毛泽东又笑着说:“你这两个口袋可是宝贝呀!”
苏若群,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著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始末》《亲历建党》《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第二作者)等,发表文章20余篇。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全新增订版] 本书特色 困境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活得出来,就算活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事后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承认、接...
《中西文化的精神分野:传统与更新》内容简介:中西文明中的上古神话有哪些异同?神话之后的世界如何展开?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生存
西塞罗全集.演说词卷(上)2 内容简介 简介这卷收有西塞罗的演说词15篇,多为辩护词。西塞罗全集.演说词卷(上)2 目录 为昆克修斯辩护为阿迈利亚的洛司基乌斯辩...
男人版-30岁时你是谁 内容简介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20岁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到了30岁,肯定已经功成名就,至少也是“五子登科”一票...
《强震动记录选取中的目标谱研究及应用》内容简介:本书从强震动记录的工程应用出发,探究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实际强震动记录的选取
《历史教你说话》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50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其中既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士能言善辩的典故,也有左右历史走向
好女人塑造成功男人-好男人成就幸福女人 本书特色 《好女人塑造成功男人好男人成就幸福女人》编辑推荐:男人要是找对女人,可以少奋斗10年。女人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她们...
《魅力金字塔》内容简介:作者基于其丰富的跨行业、跨地区、跨界别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系统的中、西、工、商教育背景,将金字塔原
坏情绪惹出大麻烦 本书特色这套丛书的素材,全部来自于孩子的来信。信中孩子们的烦恼大概归纳为五大方面:同学相处的烦恼,不会与老师沟通的烦恼,家长期望值太高的烦恼,...
全情投入当下-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2 本书特色 每天都充斥着家务、职责、应酬、任务、杂事、挑战,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压力巨大。总是心念过去、焦虑将来,关注眼下时...
《边缘计算技术与应用》内容简介: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形成有关边缘计算领域比较细致的拓扑,从边缘计算的由来与发展、软件与硬件基
《楚辞选》内容简介:《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如宋玉、景差、贾谊等人的作品集。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他
人生逆转,有时缘于转身,有时缘于转念。世界在所有人面前呈现出同一幅模样,所有人对世界有千万种感触和态度。我们抱怨的,和别
培养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的方法 本书特色 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军队官兵的手一册的书!培养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的方法 内容简...
《成长力:这样做你就成功了》内容简介:成长力是一个人持续成长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赢在职场的支点,成就事业的杠杆。不论一个人曾
悟.破.习 本书特色 由欲望牵引着追求,而*终达成的果实的一门心得。从起点到终点的全套流程,辅助个人发展的智慧之果,广播成功之道的点点滴滴。悟.破.习 内容简介...
《屈辱:鸦片战争史诗选(1840-1842)》内容简介: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辱、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肇始。重温这段屈辱的历史
《江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选编(2018)》内容简介:为在全省宣传战线进一步营造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
超值典藏书系(大全集精装)--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特色 责任,从本盾上说,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敢为的勇气,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责任心是出色工作的源动力,是做好每一...
我是裸跑弟-(全三册) 本书特色 一个6岁的孩子,5破世界纪录,3夺全国冠军,为什么他能? 一本配精美手绘图的日记自传,揭秘全国*具争议的“鹰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