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鸣谷应

山鸣谷应

作者:石守谦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年:2019-11

评分:9.2

ISBN:978754792033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

作品目录

前言
图版目录
第一章 序论 :山水画前史
一、山水画意与观众
二、10 世纪以前的山水形象
第二章 山水画意与士大夫观众
一、荆浩与 10 世纪山水画的初变
二、行旅山水与宋初士大夫之参与
三、林泉之志与北宋中叶的山水画
第三章 帝国和江湖意象 :
1100 年前后山水画的双峰
一、11 世纪后期的帝国意象 :郭熙的《早春图》
二、徽宗朝画院的山水画
三、潇湘烟云与贵游士夫的江湖山水
四、米家山水的登场
五、苏轼的崇拜者
第四章 宫苑山水与南渡皇室观众
一、南宋宫苑文化中的诗情
二、宫中游赏与宫苑山水画
三、宫廷中的诗意山水
四、宫廷画家与皇室观众
五、余绪
第五章 赵孟頫乙未自燕回的前后 :元初文人山水画与金代士人文化
一、赵孟頫自燕回后所作的《鹊华秋色》
二、《鹊华秋色》中怀古空间表达与书法性用笔
三、金代士人山水画与怀古
四、瓷枕上的山水画及庶民观众的出现
五、蒙元初期北籍官员支持下的山水画
六、赵孟頫返家后的古意山水画
七、余绪
第六章 赵孟頫的继承者 :元末隐居山水图及观众的分化
一、水村图的衍变 :渔隐图与吴镇
二、倪瓒隐居山水中的个人抒情
三、黄公望的道法山水
四、马琬与元末江南的文化庇护者
五、动荡中的观望式隐居 :王蒙与他的朋友
第七章 明朝宫廷中的山水画
一、来自皇室的新观众
二、皇帝与西藏僧侣
三、皇帝观众的改变
四、宦官的参与
五、宗室亲藩的需求
六、成化皇帝与狂肆风格
七、道教教徒的偏好
第八章 明代江南文人社群与山水画
一、文人绘画在 15 世纪苏州的新局
二、苏州文人的雅集山水图
三、苏州文人的纪游图与茶事图
四、别号图与 16 世纪文化新贵的参与
五、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六、董其昌与知音的追寻
七、文化新贵的另种观看 :苏州画师的山水世界
八、仇英的重要性
九、仇英的闺情山水与女性观众
十、居士作为山水画的观众
第九章 17 世纪的奇观山水 :从《海内奇观》到石涛的奇观造境
一、从“实景山水”到“奇观山水”
二、石涛的奇观山水图
三、石涛奇观山水的新观众
四、使节与奇观山水画的朝鲜观众
五、金刚山旅游与郑敾的奇观图绘
六、奇观山水的竞争
七、余绪
第十章 以笔墨合天地 :对 18 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新理解
一、1700 年前山水画与自然的对立
二、18 世纪初宫廷对实景之兴趣
三、18 世纪中期的层峦积翠山水
四、余绪
第十一章 变观众为作者 :18 世纪以后宫廷外的山水画
一、《芥子园画传》的突破
二、逸出画谱之外的庭园山水画
三、幕友的山水画与伟大的文化志业 :访碑图的作者与观众
四、19 世纪对地理新景观的探索
第十二章 迎向现代观众 :名山奇胜与 20 世纪前期中国山水画的转化
一、面对真实感的需求
二、山水画借助摄影照片
三、从“写生”到“古法写生”
四、行万里路新解与山水画的宣传
五、余绪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

精彩摘录

经过这些人物、山水形象的细致而精心的安排,《早春图》既是一幅春景图像也是具有天命之理想圣君统治之下帝国形象的完美呈现。它的完美性,辅之以对自然景观的丰富描绘,让它显得既极为真实,却也“只合天上有”。像这样的郭山水画确实极为符合神宗朝锐意革新的政治氛围,亦很能说明文献上记载当时朝内外殿堂尽是郭熙山水的现象。

——引自章节:一、11世纪后期的帝国意象:郭熙的《早春图》


在一般的状况下,特定地景图绘会被认为不具有“画意”而被排除在正式的山水画之外,而较适于作为一种地理描述的图像说明,属于“图经”的范畴。

——引自章节:一、从“实景山水”到“奇观山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