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讲演录

中国文学史讲演录

作者:缪钺 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年:2019-11

ISBN:9787553112343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学宗王国维、陈寅恪,以文史兼通享誉学林。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

作品目录

序说
周代以前之诗歌
周代以前之散文
第一章《诗经》
周民族之特性
《诗经》之时代与地域
《诗经》之纂辑
《诗》之四体
周诗之体裁与韵律
诗与乐
孔子与《诗经》之关系
周代之诗教
《诗经》以外之周诗
总论《诗经》
第二章楚辞
楚民族之特性
楚人文学之源
屈原之身世
屈原之作品
屈原之精神
屈原作品之文学价值
屈原之慕效者
荀卿之赋
第三章周秦散文
周代前期散文
周代后期散文
秦代散文
第四章汉赋
《诗》《骚》、赋之递嬗
汉赋特盛之原因
汉赋之流变
汉赋之特色
汉赋对于各种文体之影响
总论汉赋
第五章两汉散文
文言在汉时奠定
初期汉文
武帝以后之文
后汉散文
第六章乐府歌辞
乐府之起源
汉代乐府
汉乐府之影响
南北朝新民族之乐府
民间流传之故事诗
第七章佛教之输入与中古期文艺思潮
佛教之传入中国
佛典之翻译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八章五言诗
五言诗之起源
东汉之五言诗
建安时五言诗之大盛
· · · · · ·

作者简介

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学宗王国维、陈寅恪,以文史兼通享誉学林。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

精彩摘录

《史记》一书,在文学上之价值,不亚于其在史学上之价值。盖司马迁乃诗人式的史家,非科学式之史家,似古希腊之Herodotus,而不似Thucydides,.其书于记述史事之中,常有抒情之成分。刘熙载谓:“太史公文…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于《诗》三百篇及《离骚》居多。”(《艺概》)即指此点而言。虽有时稍损史事之真,而能增文学之美。司马迁之文,对后世影响甚大,曾国藩称为“文章之王都”。盖后世为骈文者宗班固,为古文者宗韩愈,班韩两家之文,均出于司马迁也。文有两种美,曰雄,曰逸。毗于雄者,失之粗犷;毗于逸者,失之柔弱。司马迁能兼雄逸二者之长,故其文苍质而运以轻灵,有骨力,有风神。《史记》文之美者有两种,一为诸世家、列传纪事之简洁,写人之生动;二为诸表序、传论、传赞,议论唱叹,用意之深微,用笔之反侧荡漾,开后人无数法门。韩文中有一部分学习司马迁(如《张中丞传后序》《题李生壁》);欧阳修得力于《史记》者尤多,《新五代史》全摹《史记》,所作序跋墓志,亦多学司马迁;归有光致力于《史记》,得其描绘琐事、平淡自然之长。(109)

——引自章节:初期汉文


文学史上,每一种新体裁之建立,多由于庶民与文人之合作。新文学之来源在民间,而收功在文人。庶民能供给新形式、新风格、新生气,其长处为清新,其短处为浅薄,文人提高其境界,增加其内容,修炼其技术,渗透自己个性于其中,于清新之中,加以精美深厚,遂成伟制。及此种体裁既树立,后世模仿者多,渐渐陈腐,于是又须别觅新来源,产生新体裁。古人论文,鄙视民间,固不免于偏,今人又或过重平民,甚至以为惟平民作品为可贵,一入文人之手即将腐化,持论亦未尽当。汉乐府固出自民间,然经辛延年、宋子侯及曹氏父子之手,境界益进,风格益高;词固起于歌妓,然不朽之词有待于温庭筠、韦庄、李后主;曲固起于优伶,然不朽之曲有待于马致远、关汉卿;小说固起于闾巷中之说书讲史者,然不朽之小说有待于吴敬梓、曹雪芹。其起源在民间,其收功在文人,此实不易之原则矣。(135-136)

——引自章节:汉乐府之影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