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思想家】从常识到推理,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家蒂莫西·威廉森40年哲学炼成之路。
【编辑推荐】
1.实用: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可以说是最无用的学科,但是无用之用最有用。从普通常识到逻辑推理,威廉森揭开了哲学方法论的神秘面纱,让你系统地理解哲学架构。这种哲学方法论不仅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你分析、解决人生难题。
2.前沿:在科学破解一切的时代,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蒂莫西·威廉森从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角度回答了哲学的前沿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哲学的未来,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哲学到底是什么,甚至建构自己的哲学。
3.权威:真正的当代顶级哲学家,有大量头衔背书,出身牛津,又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是正统的西方哲学继承者,走在行业的最前端,思考最艰深的哲学技术问题。
【内容简介】
所有的学科都是从人类最初的好奇开始的,哲学思考的种子也诞生于每个普通人的好奇。我们从常识中逐渐推理出了各学科的精密体系,也建造出了人类的哲学大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座由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学科铺展出来的设计蓝图。跟随作者的思考,我们会推翻自己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刻板印象,会认识到哲学是用什么工具让人们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兴趣走向对永恒与无尽的思考。
宇宙如此广阔,哲学与科学始终并肩而行,共同向着人类晦暗的未知与已知的混沌空间前进。那么,你是否有勇气、有野心、有好奇心进入人类最初与最终的事业?你,是否为未知而战栗?
蒂莫西·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
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威克汉姆逻辑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丹麦文理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亚里士多德学会和心灵学会现任会长,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版过多本专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表论文近200篇。他的论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等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兼职和讲学。
想象一下,一位哲学家宣称:“一切事物都是存在与生成的综合。”并且,当被问到“存在与生成的综合”意味着什么时,他就会絮叨些无意义的话。这一理论一开始可能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它的结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实在太过模糊。这类没有什么信息量的理论具有很低的解释力:它们解释的东西很少。更广泛地说,它们其实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精确的普遍性概括一般具有更强大的演绎和解释力。钟情于精确的哲学家有时候因过于谨慎而受到批判,甚至由于理智上的懦弱而受到批判。这个观念指的是,真正大胆的哲学家是那些准备投入晦暗的深处,甘冒黑暗中一切风险的人;而那些钟情于精确的人则在清澈的浅滩上玩些琐碎的游戏。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钟情于模糊的人面对危险的安全梦想。狂野和朦胧的散文诗听起来可能很激进,但它其实是容易、舒适的选择,因为它的不清晰性使得它不可辩驳,它使某人的错误不可能得到确定。而危险的选择则是说出足以被反驳的清楚和具体的东西。
——引自章节:第七章哲学方法论分析
哲学史是哲学的一部分。然而,将一个理论当作某个哲学家提出的和将一个理论当成真理,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从学术上说,哲学史学家通常很清楚这种区别:他们追问的是,这位哲学家坚持的是什么理论,而不是什么理论是真理。不幸的是,还有另种广泛存在的哲学写作方式,它模糊了这条界线。些令人高山仰止的思想家,例如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他通常都会这样撰写著作。当你读到“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时,你不清楚作者是否只是在主张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还是作者以自己的话语主张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而实际上正支持着康德的观点。混淆这两种主张在辩护上是实用的,因为它使作者能够把针对第一种主张的批评斥为没有抓住第二种主张的关键点,把针对第二种主张的批评斥为没有抓住第一种主张的关键点。如果你论证,它作为历史是错误的,回应就是要讨论事情本身。相反,如果你论证它作为哲学是错误的,回应就是要讨论康德。通常情况下,诸如此类的写作方式既不是好的历史学,也不是好的哲学。有一种观点是,哲学就是哲学的历史,因为除此之外,它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地区,不过,现在这个观点正在逐渐失去它的土壤。我的一位朋友,一位意大利的哲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次参访牛津大学。她发现这里的人们仍然在试图解决哲学问题,这是多么天真可爱。她解释说,她是在这样一种哲学文化中受到教育的,这种文化理所当然地认为根本不同的体系之间没有以之为基础从而做出决断的共同根基。根据这个观点,我们不可能富含深意地追间,它们之中的哪一种在客观上是正确的。我们只能在二种历史上给定的体系或另一种体系范围内进行思考,即使当我们试图从体系内部来颠覆它时。有时我被问到,我研究哪位晢学家,好像这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必须做的。我以牛津的风格回复:我研究哲学问题,而不...
——引自章节:1.哲学是历史学吗?
《FX_3U系列PLC技术及应用》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大量实例和实训项目,详细介绍了三菱FX3U系列 PLC的基础知识及其指令应用,内容包括
全书以“中国”及其“现代”为核心关怀,讨论的多是90年代以来社会急遽转型中经济全面市场化、消费主义盛行、社会阶层结构性重组
本卷是《涂尔干文集》的第六卷,共包括六编。第一编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主题为“存在的社会起源”,它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
《特案侦查组》内容简介:活体分解案牵连出20年前的惨案,当年真凶竟成新猎物,一场残忍恶魔和畸形怪胎的追逐猎杀正式上演。憨厚公
PatriceFlichyoffersaprofoundanalysisofthesocialshapingandimpactofthemajorcommuni...
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在2005年与罗伯特·奥曼(RobertAumann)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社会理论从19世纪至今的演变轨迹。第二编考察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像选择与决策、行动与
张智皓中正大学哲学系、经济学系双学士,现就读于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热衷哲学教育,关注社会议题。多次担任哲学讲座讲师,致力于用...
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世界知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是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巴黎学派的领军人物,代表着科学技术与社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
人类学有两大任务,一是理解什么是人,二是理解人性是如何透过多元的文化表现出来。数码科技的蓬勃发展给这两者都带来了新的作用
有多颠沛流离的青春,就有多岁月静好的中年,女人的笃定和从容,是千帆过尽后的豁然开朗。即便日子时常甩出几个巴掌,出几道难题
编辑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版权输出至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瑞士、日本、中国台湾地区、荷兰、丹麦、芬兰、波兰、
本书是日本当代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柄谷行人围绕民族主义论题的文集。作者通过美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以及地政学独特视角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系助教
丹尼尔·贝尔堪称20世纪西方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学术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学的领域。他对宏观社会走向的把握有独到之处,
《苦厄的终结》内容简介:★“全球百大思想家”潘卡吉·米什拉作品首度引进! ★读者翘首以盼的出发之作,见证重量级知识分子的顿悟
《快乐的科学》在尼采的一生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它也是尼采采用哲学的叙述方式最成功的尝试。身为哲学家的尼采与科学对立,又以哲
印度正在快速崛起,然而,这个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经济增长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依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奇怪国度: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分十六章,内容包括: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思维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