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春夜里

行走春夜里

作者:郑民钦 编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年:2019-11-1

评分:6.6

ISBN:978751437662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最短的诗,日本人的心之风景。

★“风雅俳句”系列春、夏、秋、冬全四卷,浮世绘彩插精装典藏。俳句的魅力,尽在本书。

★收录俳句开宗鼻祖荒木田守武、“俳圣”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河东碧梧桐、正冈子规、夏目漱石等数十位俳人名句。

★旅日翻译家 郑民钦 数十年精心编译、注释、赏析。中日对照,扫码可听。

★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有诗,带你领略诗歌之美、古典之美、经典之美。

★罗兰·巴特称俳句是“最精炼的小说”,博尔赫斯称其“拯救了人类”,周作人称其为“理想的小诗”。

★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源于汉诗绝句之故。——正冈子规(日本歌人、俳人)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安德烈·贝勒沙尔(法国作家)

★俳句是最精炼的小说。——罗兰·巴特(法国作家、社会学家、思想家)

★一首俳句拯救了人类。——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

★短歌大抵是长于抒情,俳句是即景寄情,……至于简洁含蓄则为一切的共同点。从这里看来,日本的歌(短歌和俳句等在内)实在可以说是理想的小诗了。——周作人(中国作家)

------------------------------------------------------------------------

《风雅俳句:行走春夜里》是翻译家郑民钦先生编著的经典俳句鉴赏文集之第一卷,收录了近代以前的传统俳句名作,所选有开宗鼻祖荒木田守武、“俳圣”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河东碧梧桐、正冈子规、夏目漱石等数十位俳人,共计二百余首俳句。本书编排方式上按照“春夏秋冬”分类,不分题材,以俳人及其年代为次序,每首俳句皆有中文、日文及赏析三部分组成。传统俳句大多抒发个人对自然、生活的体验感受,包含了日本人民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的心灵感受,具有强烈的风土性和艺术性,是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作者简介

郑民钦

翻译家,学者。1946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毕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日诗歌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等。

著有《日本俳句史》《日本民族诗歌史》《和歌美学》等,编有《风雅俳句系列》《风雅和歌系列》等,译有《源氏物语》《奥州小道》《东京人》《春琴抄》《燃烧的绿树》等百种。

陈修齐(播讲人)

日语译者。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曾公派至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进修,后工作于日资银行数年。译有《半泽直树2:逆流而上》。

精彩摘录

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古称俳谐,至近代始称俳句,一般认为产生于室町时代(1334—1600)的中期以后,其源发于连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俳谐脱胎于连歌,连歌又诞生于和歌,所以季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和歌。在“季语”这个术语产生之前,先有“季题”;在“季题”之前,先有“题目”,即“季之题”。其实,“季题”“季语”都是近代才出现的,古代称为“季之词”“季之题”,或单独一个字“季”。季题源于中国诗人的“题咏”,为和歌、连歌所继承,意为“季节的题目”。“季语”就是尤其在连歌的发句中备受重视的“季之词”,具有将发句的季题所引发的诗情具象化的作用。“季题”“季语”均产生于近代,1908年大须贺乙字首次使用“季语”一语。大须提出“季感象征”的理论,将形成季节核心的自然物象称为“季语”。俳谐、俳句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季节感,季语就是“岁时记”中收录的“季节的词汇”。

——引自第1页


撒把米也罪过呀,引来群鸡争相斗。

——引自第114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